西藏饮食“四宝”:多彩的藏家餐饮
作者:胡星
来源:新华网西藏频道
时间:2008-04-29 10:03:38
点击数:
藏族饮食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据史料记载,早在公元一世纪前后西藏就已经开发灌溉农田,并开始将牧地和农田合为一片,这些农田和牧地为王室和平民提供了丰富的糌粑和酥油。此后湖盐的发现和茶叶、瓷碗从中原的引进,更是丰富了藏族的饮食文化。
茶叶、糌粑、酥油和牛羊肉被称为西藏饮食“四宝”。茶叶自传入西藏开始就深为藏族人所喜好,这与高原的地形、气候、饮食成分密切相关。在西藏茶有各种做法,也有各种饮用规矩。酥油茶是砖茶或沱茶熬到色泽红黄时,再加酥油和盐巴搅拌打制的。如果打茶时加进核桃仁、葡萄干、鸡蛋、牛奶,茶味将更加甜润可口,芬芳扑鼻,是招待客人的上品。甜茶也是藏族人喜爱的饮品,藏语称“恰安莫”,用红茶熬煮加入牛奶、白糖制成。逛甜茶馆是藏族群众喜爱的消磨时光方式。
饮茶有茶俗。客人坐定后,主人都会恭敬地把酥油茶先斟上。倒茶时,茶壶先轻轻晃数次,壶底必须低于桌面。客人饮茶不能太急,也不能发出响声,要缓缓吹开浮油,分饮数次,饮大半,留小半,主人斟添上再喝。藏族谚语说:“一碗成仇!”所以茶饮3碗为吉利,不能喝一碗就走。
西藏人对茶具非常讲究。盛酥油茶的壶,有陶壶、铜壶、铅壶、银壶,甚至金壶,金壶唯有达赖、班禅和世家贵族才能拥有。陶壶则是大众喜欢的器皿,装满一壶酥油茶,搁在碎牛粪火灰上暖着,上盖一块棉片,随时都可以饮用。藏人珍爱茶碗,茶碗有木碗、瓷碗和玉碗等,最为普遍适用的是木碗。
酥油和糌粑在西藏食品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大麦类的青稞是西藏高原的主要农作物,常见的有白青稞和紫青稞两种。将青稞晒干炒熟,放入水磨磨成粉,便成了藏族人的主食糌粑。
糌粑的良伴是酥油。酥油是从牛奶、羊奶中提炼出来的黄油,因系土法制造,内含水分杂质较多,营养也更丰富。藏族人最爱吃的牦牛酥油,色泽金黄,味道芬芳,口感极好。
在碗里盛适量酥油茶,搁一片酥油使之溶化,再掺入糌粑搅拌而成“玛巴”。酥油加面疙瘩、奶渣、红糖炒成的食品叫“巴孜玛古”,味道酸酥甜美。酥油拌米饭、人参果、红糖称为“卓玛折松”,在喜庆或隆重的场合才食用。
西藏人普遍爱吃肉,肉以牦牛肉和绵羊肉为主。藏族人只吃偶蹄类牲畜,不吃奇蹄类牲畜。
肉有生吃、风干吃和煎、炒、烹、煮几种吃法。面对一块新鲜的牛肉或羊腿,食者拔出锋利的藏刀频频切割,并用刀尖挑肉入嘴。现在啖吃生肉已逐渐减少,而吃风干肉仍然非常盛行。西藏各地气候干燥,干肉可以经年不坏。干肉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整个保存起来,藏语叫“歇考”,意即整肉腔;一种是切成1尺长1寸宽左右的肉条,挂在风里吹干。
西藏还非常盛行酒宴,老百姓遇到节日或者喜庆事情,有举办酒宴的习俗。西藏酒宴是主客各自坐在厚垫上,前摆餐桌分开进食。藏餐菜肴有风干肉、奶渣糕、人参果糕、炸羊肉、辣牛肚、灌肠、灌肺、炖羊肉、炖羊头等;主食有糌粑、奶渣包子、藏式包子、藏式饺子、面条和油炸面果等。随着时代的发展,汉餐和西餐西点也摆上了藏家酒宴。
酒宴主要饮料是青稞酒。酒用青稞酿成,制作方法较为简单,先将青稞洗净煮熟,待温度稍降时加入酒曲,用木桶或陶罐封好,让它发酵。两三天后,兑上凉水,再过一两天便可饮用。青稞酒色泽橙黄,味道酸甜,酒精成分较低。
喝青稞酒讲究“三口一杯”,即先喝一口,斟满;再喝一口,再斟满;喝了第三口,再斟满才全部干尽。一般酒宴上,男主人和女主人都要唱着酒歌敬酒,盛大宴会上专门有敬酒的女郎,藏语称为“冲雄玛”她们身着最华贵的服饰,唱着最迷人的酒歌,轮番劝饮,直至客人醉倒为止。[FS:PAGE]
茶叶、糌粑、酥油和牛羊肉被称为西藏饮食“四宝”。茶叶自传入西藏开始就深为藏族人所喜好,这与高原的地形、气候、饮食成分密切相关。在西藏茶有各种做法,也有各种饮用规矩。酥油茶是砖茶或沱茶熬到色泽红黄时,再加酥油和盐巴搅拌打制的。如果打茶时加进核桃仁、葡萄干、鸡蛋、牛奶,茶味将更加甜润可口,芬芳扑鼻,是招待客人的上品。甜茶也是藏族人喜爱的饮品,藏语称“恰安莫”,用红茶熬煮加入牛奶、白糖制成。逛甜茶馆是藏族群众喜爱的消磨时光方式。
饮茶有茶俗。客人坐定后,主人都会恭敬地把酥油茶先斟上。倒茶时,茶壶先轻轻晃数次,壶底必须低于桌面。客人饮茶不能太急,也不能发出响声,要缓缓吹开浮油,分饮数次,饮大半,留小半,主人斟添上再喝。藏族谚语说:“一碗成仇!”所以茶饮3碗为吉利,不能喝一碗就走。
西藏人对茶具非常讲究。盛酥油茶的壶,有陶壶、铜壶、铅壶、银壶,甚至金壶,金壶唯有达赖、班禅和世家贵族才能拥有。陶壶则是大众喜欢的器皿,装满一壶酥油茶,搁在碎牛粪火灰上暖着,上盖一块棉片,随时都可以饮用。藏人珍爱茶碗,茶碗有木碗、瓷碗和玉碗等,最为普遍适用的是木碗。
酥油和糌粑在西藏食品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大麦类的青稞是西藏高原的主要农作物,常见的有白青稞和紫青稞两种。将青稞晒干炒熟,放入水磨磨成粉,便成了藏族人的主食糌粑。
糌粑的良伴是酥油。酥油是从牛奶、羊奶中提炼出来的黄油,因系土法制造,内含水分杂质较多,营养也更丰富。藏族人最爱吃的牦牛酥油,色泽金黄,味道芬芳,口感极好。
在碗里盛适量酥油茶,搁一片酥油使之溶化,再掺入糌粑搅拌而成“玛巴”。酥油加面疙瘩、奶渣、红糖炒成的食品叫“巴孜玛古”,味道酸酥甜美。酥油拌米饭、人参果、红糖称为“卓玛折松”,在喜庆或隆重的场合才食用。
西藏人普遍爱吃肉,肉以牦牛肉和绵羊肉为主。藏族人只吃偶蹄类牲畜,不吃奇蹄类牲畜。
肉有生吃、风干吃和煎、炒、烹、煮几种吃法。面对一块新鲜的牛肉或羊腿,食者拔出锋利的藏刀频频切割,并用刀尖挑肉入嘴。现在啖吃生肉已逐渐减少,而吃风干肉仍然非常盛行。西藏各地气候干燥,干肉可以经年不坏。干肉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整个保存起来,藏语叫“歇考”,意即整肉腔;一种是切成1尺长1寸宽左右的肉条,挂在风里吹干。
西藏还非常盛行酒宴,老百姓遇到节日或者喜庆事情,有举办酒宴的习俗。西藏酒宴是主客各自坐在厚垫上,前摆餐桌分开进食。藏餐菜肴有风干肉、奶渣糕、人参果糕、炸羊肉、辣牛肚、灌肠、灌肺、炖羊肉、炖羊头等;主食有糌粑、奶渣包子、藏式包子、藏式饺子、面条和油炸面果等。随着时代的发展,汉餐和西餐西点也摆上了藏家酒宴。
酒宴主要饮料是青稞酒。酒用青稞酿成,制作方法较为简单,先将青稞洗净煮熟,待温度稍降时加入酒曲,用木桶或陶罐封好,让它发酵。两三天后,兑上凉水,再过一两天便可饮用。青稞酒色泽橙黄,味道酸甜,酒精成分较低。
喝青稞酒讲究“三口一杯”,即先喝一口,斟满;再喝一口,再斟满;喝了第三口,再斟满才全部干尽。一般酒宴上,男主人和女主人都要唱着酒歌敬酒,盛大宴会上专门有敬酒的女郎,藏语称为“冲雄玛”她们身着最华贵的服饰,唱着最迷人的酒歌,轮番劝饮,直至客人醉倒为止。[FS:PAGE]
相关推荐
海南藏族自治州建州60周年成就展在共和举行
海南藏族自治州建州60周年成就展在恰卜恰镇举行 农牧业发展单元 近日,在庆祝海南藏族自治州建州60周年盛典之际,州委、州政府主办,州委宣传部承办的海南藏族自治州建州60周年成就展在恰卜恰镇香巴拉广场民俗文化博物馆展出, 此项活动是庆祝自治州建州60周年的系列活动...
2013-08-28 编辑:admin 4899海北藏族自治州精心构制十年教育蓝图
——规划投资11.5亿元将193所学校调减至39所 从今年起,海北藏族自治州规划筹资11.5亿元,用10年时间新建学校5所,改扩建34所,新建扩建校舍建筑面积56万平方米,实现"州办高中、县办初中、乡办寄宿制小学、村办学前教育"的目标,统筹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满足...
2010-05-27 编辑:admin 8303中国西藏古格王国为何离奇消亡?中科院团队最新古气候研究揭秘
历史上,中国西藏地区的古格王国曾盛极一时,但在持续长达700年的统治后灭亡。因缺乏史料明确记载,青藏高原上这个神秘古国离奇消亡的原因一直众说纷纭,长期以来备受历史、考古等学界关注和聚焦研究。...
2022-05-06 编辑:索南多杰 7573青海省第一批本科录取
7月27日,记者从青海省招办获悉,截至7月24日,为期10天的普通高考第一批本科批次录取全部结束。本批次集中了重点高校和高分考生,共有253所高校在我省投放招生计划,计划招生7491人,由于有的重点高校在我省线上生源较好,在录取过程中增加投放了预留计划,一本批次实际录取7554...
2018-07-30 编辑:admin 12583联系电话:0974-8512858
投稿邮箱:amdotibet@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