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德县:提升人居环境质量 擦亮乡村振兴美丽底色
作者:贵德县政府办
来源:青海湖网
时间:2024-11-12 17:22:36
点击数:
近年来,贵德县坚持从群众生产生活和居住环境入手,以净化、序化、美化为主线,立足农村实际,紧紧围绕“垃圾革命、厕所革命、污水处理、农业面源污染”等重点求突破,定向发力,打出“组合拳”,改善农村环境卫生,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质增效,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深入开展垃圾革命。选聘贵德瑞智城乡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承担县城、乡镇、村的清扫保洁、垃圾清运、公厕运营管理和垃圾无害化处理职能,行政村实现垃圾处理全覆盖、全保洁、全收集、全处理,5座填埋场日均填埋垃圾量达187吨,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5.58%。同时,积极开展垃圾源头分类减量、资源化利用,实施垃圾分类试点村建设18个,安装垃圾分类站213座,为50个村配备小型电动洒水车,配备垃圾分类桶3215个。
扎实推进“厕所革命”。坚持“因地制宜、宜改则改、适度新建”,通过规范标准、资金补助、政策引导、政府补助、企业投入、群众自筹等方式,建成并投入使用城镇公厕54座,村级公厕133座,普及率达109%,建成农村牧区户用卫生厕所19738座,无害卫生厕所8940座,普及率达85.4%。全面开展农牧区问题厕所摸排“回头看”工作。截至目前,共计摸排卫生厕所5738座,排查处各类问题厕所624座。
持续加强污水治理。按照“因地制宜、试点先行,分步实施、逐步推广”的农牧区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思路,建成全省首个农村智慧污水运维中心,污水排放达到国家一级B标准,有效解决了农牧区生活污水随意排放问题。将河湖保护与人居环境整治有机结合,加强水环境治理,强化黄河贵德段管护责任“十条措施”、黄河流域垃圾综合治理综合任务清单,充分利用现地河湖感知系统和222名三级河湖长、122名水电保障员作用,构建“线上”“线下”巡河新模式,全天候管护清清黄河,擦亮“天下黄河贵德清”金名片。
不断消除面源污染。制定印发《贵德县农田残膜回收实施方案》,持续加强农药包装、残膜等农业废弃物回收力度,推广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生物农药和有机肥,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重视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最大限度减少农业面源污染。目前,农膜利用率达到85%以上,主要农作物化肥、农药有效利用率均达到43%,农作物秸秆利用率达90%以上,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达100%,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89.5%以上。
深入开展垃圾革命。选聘贵德瑞智城乡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承担县城、乡镇、村的清扫保洁、垃圾清运、公厕运营管理和垃圾无害化处理职能,行政村实现垃圾处理全覆盖、全保洁、全收集、全处理,5座填埋场日均填埋垃圾量达187吨,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5.58%。同时,积极开展垃圾源头分类减量、资源化利用,实施垃圾分类试点村建设18个,安装垃圾分类站213座,为50个村配备小型电动洒水车,配备垃圾分类桶3215个。
扎实推进“厕所革命”。坚持“因地制宜、宜改则改、适度新建”,通过规范标准、资金补助、政策引导、政府补助、企业投入、群众自筹等方式,建成并投入使用城镇公厕54座,村级公厕133座,普及率达109%,建成农村牧区户用卫生厕所19738座,无害卫生厕所8940座,普及率达85.4%。全面开展农牧区问题厕所摸排“回头看”工作。截至目前,共计摸排卫生厕所5738座,排查处各类问题厕所624座。
持续加强污水治理。按照“因地制宜、试点先行,分步实施、逐步推广”的农牧区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思路,建成全省首个农村智慧污水运维中心,污水排放达到国家一级B标准,有效解决了农牧区生活污水随意排放问题。将河湖保护与人居环境整治有机结合,加强水环境治理,强化黄河贵德段管护责任“十条措施”、黄河流域垃圾综合治理综合任务清单,充分利用现地河湖感知系统和222名三级河湖长、122名水电保障员作用,构建“线上”“线下”巡河新模式,全天候管护清清黄河,擦亮“天下黄河贵德清”金名片。
不断消除面源污染。制定印发《贵德县农田残膜回收实施方案》,持续加强农药包装、残膜等农业废弃物回收力度,推广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生物农药和有机肥,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重视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最大限度减少农业面源污染。目前,农膜利用率达到85%以上,主要农作物化肥、农药有效利用率均达到43%,农作物秸秆利用率达90%以上,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达100%,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89.5%以上。
相关推荐
藏研中心学术月活动青年第二场16日举行
11月16日上午9时,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学术月活动青年第二场在藏研中心一楼西侧会议室举行。 第二场主要有4个学术演讲题目,分别是冯欣主讲《藏药七味铁屑丸的质量标准研究》、罗鸿主讲《关于<依缘月光疏>对勘研究的初步报告》、刘艺侠主讲《浅析传统藏医学骨折固定...
2011-11-17 编辑:admin 10450历史的演变:藏地面具
面具的产生与藏民族的生产生活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最早的面具,其实来源于民间歌舞表演。松赞干布时期面具艺术开始正式登上藏族文化的舞台,在藏王赤松德赞时期,面具艺术则开始了它的蓬勃发展之路。 从“绘面”开始的历史传承 要真正论起藏族面...
2017-06-09 编辑:admin 19964青海省民宗委古籍办来海南州调研
6月22日-24日,青海省民族宗教委员会少数民族古籍保护中心深入海南州五县重点区域进行实地调研。
2020-06-24 编辑:青阳卓玛 15741玉树将编辑出版《辉煌六十年—玉树巨变》画册
据悉,青海省玉树州为全方位、多角度、多侧面地展示建国六十年来,玉树经济社会发生的巨大变化,经州政府决定,依托中国国际图书出版社编辑和发行优势,编辑出版《辉煌六十年—玉树巨变》大型画册。画册将全面记录和宣传建国六十年来,玉树社会经济发展的辉煌成就,介绍玉树巨大的发...
2009-09-09 编辑:admin 12058联系电话:0974-8512858
投稿邮箱:amdotibet@126.com
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