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纪录!最大规模的安多则柔表演在青海共和成功认证

作者: 来源:共和融媒 时间:2024-09-29 10:06:03 点击数:
  9月27日,在共和县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活动中,由2554名演员在青海湖广场表演的安多则柔被世界纪录认证机构(WRCA)认证为最大规模的安多则柔表演。
  安多则柔作为一种群众性的歌舞艺术,其表演艺术特征以舒展见长,具有春天般的活力,流传于共和地区的则柔,剽悍豪放、气质豪迈。表演形式多以两人及两人以上为一组,围成一圈或面对面表演,以合唱形式呈现,男女分组,边舞边歌,歌则必舞,舞中有歌。男子则柔,多以模仿飞禽走兽,特别是雄鹰姿态居多,如鹰展翅、鹰跳跃、鹰盘旋等;女子则柔,多半轻柔优雅,动作幅度较小,双手平展,一手高一手低,时则以顺时针舞唱,时则逆时针舞唱。
  在表演现场,人头攒动、热闹非凡,伴随着悠扬的音乐,身着传统民族服饰的两千五百余名演员同台展示“则柔”艺术,精湛的舞蹈技能,充分展现出则柔节奏明快,高亢有力的特点,场面气氛热烈,叹为观止,整个青海湖广场仿佛是一片艺术的海洋,周边围观的群众陶醉其中。
  演员周毛措说:“我今天特别荣幸能成为安多则柔表演团队的一名成员,把我们共和广为流传的安多则柔美妙的文化艺术展现给观众,并能通过世界记录认证展现给全世界,我感到很自豪,也很骄傲,希望有更多的人来了解安多则柔,来认识和宣传我的家乡,欢迎大家来和美共和打卡旅游。”
  “共和县地处青藏高原东北缘,素有‘青藏咽喉’之称,位于著名的青海湖之南,历史上的‘羌中道’‘丝绸之路’‘唐蕃古道’跨越境内,文化积淀深厚,源远流长。非物质文化遗产表演——‘安多则柔’,在共和地区流传有四百年的历史,两千五百多人的安多则柔表演能成功荣获世界纪录认证,不仅见证了共和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卓越价值,还向世界展示了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多年来,共和县坚持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作为弘扬和谐文化的重要载体,建设文化大县的重要内容来抓,精心研究挖掘,用心用力保护,积极在中小学校开展教育培训,促使则柔文化源远流传,推动了共和县成为继承发展非遗则柔文化最为丰富的民族地区之一。”县政府副县长元旦才让说。
  共和县文化馆馆长久买三智加表示,“安多则柔”源于藏族的民间舞蹈,代表着藏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的崇敬。近年来,县文化馆积极挖掘安多则柔艺术,不仅整理了大量珍贵的历史资料,还推出了众多令人瞩目的“安多则柔”作品,全方位展示了“安多则柔”艺术的独特魅力,而且把传统理念与现代元素结合起来,为观众带来了全新的艺术体验。与此同时,我们还通过培养“安多则柔”优秀民间艺人,鼓励老艺人带徒授艺,邀请省内外专家举办培训班、在中小学校开展安多则柔兴趣教育等形式,促进更多青少年了解掌握“安多则柔”文化的艺术内涵、演唱要领和舞蹈技巧,从而推动了共和安多则柔在传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发展。
相关推荐
  • 州级四大班子领导深入恰卜恰镇检查指导环境卫生整治工作

      为进一步深入推进城乡环境卫生整治专项行动,6月20日,海南州委组织州四大班子领导和州整治城乡环境卫生工作领导小组有关成员单位负责同志,先后深入恰卜恰镇儿童公园、香巴拉广场、次汗素超限站、百佳市场、城北新区等环境卫生整治重点区域,实地检查指导城乡环境卫生整...

    2014-06-25 编辑:admin 9648
  • 解析苯教在吐蕃的初传

    苯教祖师顿巴辛饶唐卡  在藏族历史上,越往早期追朔,苯教的存在及其发挥的作用就越加明显,因而它对藏族文化产生的影响也就越大。苯教从象雄传到吐蕃以及后来与佛教产生的关系是学术界较少涉及的一个问题,本文就此进行一些探讨。 一、苯教的产生及其初传吐蕃   与所有...

    2011-08-22 编辑:admin 12865
  • 文化遗产日 让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活

      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传统文化根源在社会生活本身,是思想观念、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情感样式的集中表达,文化遗产是优秀传统文化最实在、最具体、最直接、最现实的载体。  6月11日,第十一个非遗日,海南州群艺馆在香巴拉广场...

    2016-06-12 编辑:admin 10929
  • 康巴高原植物园鲜花盛开

    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道孚县的康巴高原植物园开园,鲜花盛开。

    2021-07-30 编辑:青阳卓玛 9882
    • 小视频

      世界纪录!最大规模的安多则柔表演在青海共和成功认证

      最大规模的安多则柔表演在青海共和成功认证

      2024-09-27 青海湖网 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