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畴沃野尽欢歌——海南州十八大以来农牧业发展综述

作者:才让本 来源:青海湖网 时间:2022-10-24 09:18:44 点击数:
       这是农牧业现代化步伐不断加快的十年。
       农牧业增加值由2012年的24.73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52.27亿元,年均增长7.1%;
       这是农牧产业大步迈进的十年。
       培育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牧场1050家,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4家,牦牛、藏羊原产地可追溯体系实现全覆盖,高原“天路飘香”品牌正式发布;
       这是粮食生产连丰、畜牧业生产连稳的十年。
       2013年至2021年,全州粮食产量共计128.41万吨,油料产量共计30.45万吨,年均分别达14.3万吨、3.38万吨;
       沃野迸发新活力,牧场风光无限好。党的十八大以来,海南州积极调整农牧业产业结构,着力改善农牧业生产条件,加快转变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促进了全州农牧业转型提质增效。
       培育新型合作组织,促进农业转型
       金秋时节,在贵德县常牧镇,蓝天白云下一方方麦田错落有致,犹如金色的地毯在田野间铺开,一辆辆收割机在麦田中欢快地驰骋,交织出一片丰收的希望。       伴随着轰鸣声,收割机穿梭于层层麦浪间,机手驾驶农机忙收割。面对“群众对农业机械化和解放劳动力、增加务工收入”的两个最强烈需求,常牧镇19个村购置了104台农机具,打造起红兴农机服务队党建品牌,成立了联合党支部和贵德红兴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助推乡村振兴战略落地见效。
       仁青东主是农机服务队联合党支部的书记,同时也是红兴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他记得,10多年前,每逢秋收大忙,家家户户天不亮就来到田间割麦,靠着一把镰刀,在大热天里晒得满头大汗、累得腰酸背痛。
       “现在不一样喽,全是联合收割机等现代农业化设备,能一次性完成收割、压缩、打包三道工序,省时省力不遭罪。”仁青东主说。
       贵德县应用科学技术春耕秋收,只是海南州培育新型合作组织,促进农业转型发展的一个缩影。
       十年来,海南州探索建立“村级股份制经济合作社+农牧民专业合作+农牧户”的联农代农机制,将先进适用的品种、投入品、技术、装备引入小农户,促进农牧业生产由家庭分散经营向组织化、规模化、集约化转变,实现小农户与生态农牧业的有机衔接。
       以2021年为例,全州新建各类合作经济组织136家,其中合作社41家、家庭农牧场95家;申报认定省级示范社31家、省级家庭农牧场22家。
       “重点围绕品种培优,大力实施种业振兴计划。”这十年,海南州加快转变农牧业发展方式,深化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效应对农牧业发展面临的风险挑战,释放出农牧业发展新活力。
       “产业联盟”推动畜牧业迈入了新“牧”道
       在生态资源丰富的这片沃土上,海南州承载着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梦想和希望。
              蓝天碧水、高原净土是海南州生产绿色、优质、安全、健康农畜产品的优势所在;依托特殊的自然禀赋,海南州牛羊肉、奶制品、青稞油菜等系列绿色有机产品在市场上可谓独树一帜。
       同德县河北乡格什格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才旦祖辈以放牧为生,这些年通过集中发展牦牛产业已经实现了致富。尤其合作社划入有机(良种)牦牛繁育示范园区后,为合作社转型升级带来历史性机遇。
       以有机(良种)牦牛繁育示范园区为契机,这些年同德县在坚持中探索变化,在变化中创造新生活,目前全县共有181个合作社、141个家庭牧场,走出了一条绿色发展之路,成了青海省重要的牦牛主产区之一。
       处一隅而观全局。
       在着力构建环湖现代生态农牧业经济带、沿黄现代生态循环农牧业经济带、南部高寒牧区生态畜牧业经济带“三大产业经济带”的路上,海南州以藏羊、牦牛、青稞、油菜“四大产业”联盟为依托的现代生态农牧业打造出了海南州生态畜牧业发展升级版,有力地推动草地生态有机畜牧业迈入了新“牧”道。
              依托全国草地生态畜牧业试验区建设,目前,海南州已完成23家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股份制改造,31家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股份制改造工作正在有序推进,打造牦牛藏羊标准化养殖基地15个、生态牧场13个。
       围绕养殖业调整种植业结构,积极探索建立种养结合、草畜联动和草畜肥循环利用发展新模式,利用以“三增三适”为核心的养殖模式,集中力量打造了牦牛、藏羊产业科研基地2个、优质高效养殖技术示范点10个。
       持续推进牦牛藏羊高效养殖技术,推行暖季放牧冷季补饲+高效养殖的舍饲半舍饲养殖模式,全州高效养殖比例达78%,逐步实现农牧业由数量型发展向质量型发展转变。
       坚持绿色兴农、品牌强农
       位于贵德县河西镇工业园区的青海青藏部落农牧开发有限公司,是专门从事青稞深加工、致力于青稞产品研发的公司。公司生产各类的青稞为主要原料的绿色食品,受到了省内外市场的欢迎。
       一直以来,公司致力于打造独具特色的“青字号”品牌,为青海省“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建设和海南州打造“天路飘香”品牌战略助力添彩。
  青海,被公认为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的“摇篮”。作为青海省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先行示范区的海南州,“天路飘香”品牌建设无疑是助力输出地打造的具体行动。
       十年来,海南州坚持绿色兴农、品牌强农,围绕藏羊、牦牛、青稞、油菜、饲草等优势资源,培育了高原“天路飘香”农畜产品品牌1个,“可可西里”“香三江”“雪峰乳业”等一批企业知名品牌逐步树立。
       “两品一标”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先后认证“二品一标”农畜产品101个、绿色食品44个、绿色食品企业8家,核准产量0.36万吨;认证有机产品生产经营主体19家、有机农畜产品54个。
       走上“升级路”,擦亮“青字号”。从有身份到有身价,品牌建设的背后是知名度、美誉度、市场占有率和产品附加值等方面的有力提升。
       农牧业强不强,决定着农牧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如今,海南州正在推进生态优先、种业振兴、标准化生产、特色产业培育“四大”计划,实施乡村振兴推进、生态农牧业装备、草产业发展、农畜产品加工、产业融合促进“五大”行动路上阔步前行,举全州之力推进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先行示范区建设落地见效。
 
相关推荐
  • 近观香格里拉三大神山

       闪耀着金色光芒的智慧之剑直插云宵  传说在青藏高原雪山深处有一个隐秘地方,它沉睡在岁月的冰河,方圆732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留存着大自然最古老的记忆和大自然最纯粹的心灵,它不仅荟萃了世界上最令人震撼的山脉、湖泊、冰川、草原等壮丽景观,也由于多民族文化与宗教...

    2010-11-30 编辑:admin 10893
  • 巴登尼玛教授在海南州第一民族高级中学讲学

      为适应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发展需要,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不断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稳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特邀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巴登尼玛先生于12月19日至21日在海南州第一民族高级中学进行系列讲学活动。在4场...

    2014-12-26 编辑:admin 5086
  • 四川甘孜建州60周年影片《新康定情歌》开机

      5月11日下午,献礼影片《新康定情歌》在四川省泸定县泸定广场举行了开机仪式。   该影片是为迎接新中国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成立60周年大庆拍摄的一部彩色宽银幕立体声故事片,通过两代人的爱情来反映甘孜州成立以来的社会变迁,在一个延...

    2010-05-13 编辑:admin 7583
  • 经专家论证评审青海湖被确定为省级地质公园

      日前,经青海省国土资源厅专家组论证评审,确定青海湖为省级地质公园。同时,青海湖景区管理局增挂“青海省青海湖省级地质公园管理局”牌子,具体承担地质公园的管理工作。   青海湖及其地质地貌具有独特的科学价值、普及教育价值和美学观赏价值。申报青海湖...

    2011-08-31 编辑:admin 4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