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育团结花 共享幸福果 ——党的十八以来海南州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发展综述

作者:才让本 来源:青海湖网 时间:2022-08-23 10:20:58 点击数:
       在海南州4.4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着藏族、汉族、回族、蒙古族、土族等28个民族,长期的交往、交流、交融,使各族群众结下了“谁也离不开谁”的兄弟情谊。
       伴随着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州、示范州、模范州的强劲风潮,人们惊奇地发现,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给这片热土带来了由内而外的巨变,一条富有海南特色的民族团结进步之路,伴着团结之花吐露芬芳。
       尤其是十八大以来,海南州牢牢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举全州之力、聚全州之智,高标准、多层次、全领域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工作,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央要求、时代发展和涉藏地区实际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之路,在青海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省中体现了海南担当、展现了海南特色、作出了海南示范。
       ——生态文明与民族团结互融
       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列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五位一体”布局,表达出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培元固本的主体自觉意识。
       作为国家三江源自然保护区范围内,且生态复杂、民族众多的海南州,保护好生态环境,不仅要扛起政治责任,还要有各地、各民族文化的能动参与。
       在共和县沙珠玉乡达连海村,几百亩林地绵延起伏,很难想象,这里曾经是防沙治沙的“硬骨头”。
过去的几十年里,在防沙治沙工程实施过程中,达连海各族群众用初心、恒心和决心,以“硬作风”决胜“硬骨头”。
  “这是一代又一代治沙人努力的结果。过去大家一起种树,现在我们一起致富。”村民辛子勇说,生态环境变好了,这让大家更加团结,一起奔向安居乐业的小康生活。
       “十三五”末,全州草原植被盖度和森林覆盖率比“十二五”末分别提高3.7和2.3个百分点,完成防沙治沙343.65万亩,比“十二五”增长143%,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绿色细胞”创建走在全省前列……
       十年来,海南州把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作为自治州发展和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依托和保障,通过把握省情、制定意见和方案、推进生态重大工程和国土绿化行动一系列措施,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确保了生态文明与民族团结进步齐推共进。
       ——各族群众获得感明显增强
       家住同德县城北新区游牧民定居点的久多过去是贫困户,如今他用领到的精准扶贫资金买了一辆农用三轮车跑起了运输。
       说起今日的生活,久多充满希望:“一年按出工200天、每日按一趟活100元算,我家就可增收2万元呢。
       在距离贵德县城数公里的陆切清真寺,阿訇白占祥说,新街回族乡陆切村与其它乡镇相比不算富裕,越是这样越要走“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道路。
       陆切村有回、藏等5个民族,有的信佛教,有的信伊斯兰教,但有共同的一点,就是坚信共产党的领导。
       66岁的原村支书尕才旦的一番话让记者充满感慨:“我们陆切村没啥值得炫耀,但团结和睦是咱最大的本钱,陆切人多少年亲如一家,以前这样,现在这样,将来也这样。” 
       一直以来,海南州始终把发展经济作为民族团结进步的总支撑,团结带领全州各族人民抢抓机遇、攻坚克难、创新作为、奋力争先,着力推动具有海南特色的现代生态农牧业、新型清洁能源产业、文化旅游及服务业、大数据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取得重大成果。
       通过加快发展,使全州各族群众充分享受到了改革发展成果,自治州多年在全省年度目标绩效考核中获得“优秀地区”佳绩。
       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年初,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是“十二五”末的1.4倍、1.5倍,实现较2010年“翻一番”目标,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构建现代基层治理格局
       如果没有一个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脱贫致富、实现小康就是一句空话。
       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海南州对民族团结工作的重要性有了新的认识:加强民族团结,宣传学习各民族文化是逐步消除民族隔阂、解决民族矛盾和民族纠纷的基础,是促进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重要条件。
       今年68岁的贵德县常牧镇曲丹峪村老党员还公开说,过去,常牧镇群众的精力都放在了怎么处理矛盾纠纷上,而如今矛盾纠纷没有了,大家就一心想着脱贫致富,过上好日子。
       经过五年的集中综合治理,常牧镇社会治安混乱问题有了质的变化,广大群众也迎来了脱贫攻坚的大好机遇,感恩奋进投身美丽乡村建设。
       具体工作中,海南州以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为载体,全面深化新时代农牧区社会治理方式,颁布实施海南州自治条例、民族团结进步条例、示范单位动态管理办法等地方法规,为常态化推进创建工作提供法治保障。
       当下,“一核多元共治”宗教治理的同德模式成为全省经验,贵南县乡村治理在全国试点中走在前列。人民政协在涉藏地区率先建立“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平台并有效发挥作用,自治州连续8年实现“三无”目标。
       ——共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如果说海南州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是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一面旗帜,那么民族文化活动则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海南州文化广播电视旅游局副局长才桑太说:“深入开展民族文化活动,对于促进民族团结,夯实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实现稳定和安全的良好人文环境具有特殊意义。”
  《千里和缘》可以说是海南州民族文化的“金名片”,这部以唐蕃古道和文成公主进藏历史故事为题材的剧本,充分展现了藏汉和亲、民族团结及优秀的民族文化艺术、自然风光,剧目也是由当地创作团队首次自编、自导的。
  说起自己参演的经历,女主演旦智措说,不论是去江苏、上海等地进行感恩巡演或是在本地展演,48场演出足以彰显出海南丰富而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民族文化内涵,展现了汉藏一家亲的民族团结重要性。
       目前,海南州被认定国家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有24项、传承人17人,海南锅庄、海南服饰、贵南藏绣、阿则等特色民族文化品牌,厚植了各民族团结融合、多元一体的精神内涵。编排制作《千里和缘》《白牦牛》等精品剧目和舞蹈80台,拍摄制作《塔洛》《勒雪》等87部微电影微视频和电视栏目,这些文艺作品唱响了国家富强好、民族团结好的时代主旋律。
       回首过往,踏歌前行。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州各民族人民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决胜全面小康、书写和谐美丽新海南的道路上,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携手奋进,共同谱写新时代海南州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篇章。
 
相关推荐
  • 江河源头的歌者居格桑

    居•格桑  万仞群峰簇拥的青藏高原,在亿万年以前还是一片蔚蓝色的海洋。地壳运动巨大的冲撞裂变后,海面低沉,海浪进溅,地球上一个新的高度容纳了周围的一切生长的机缘,诞生了一个令人永远仰视的新地段。这里,冰雪晶莹,雪峰蜿蜒;这里,松柏参天,花朵溢香;这里,风雪扑面,苍茫荒...

    2013-05-09 编辑:admin 6846
  • 青年电影盛典在青海大学隆重举行

      9月28日下午,西宁·FIRST青年电影展最受瞩目的星光大道、青年电影盛典在青海大学举行。校园也一改往日的宁静,在四十多位明星踏上红地毯的瞬间,影迷的尖叫声、欢呼声连成一片,现场顿时成了青年影迷最欢乐的海洋,而章子怡的出现无疑将气氛推向了高潮…&helli...

    2011-09-30 编辑:admin 4757
  • 天祝藏语办举办华锐藏族民歌艺人师生联谊会

      华锐藏族民歌自2008年6月被国务院批准例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以来,我办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指导方针,按照“长远规划、分步实施、点面结合、讲求实效”的工作原则,着力于华锐藏族民歌的搜集整理和保护挖掘工作,以华锐藏...

    2016-09-23 编辑:admin 10418
  • 杨秀措:一生感谢青海

      “要是时间允许,我真的想一直留在青海,留在生我养我的地方,在这里歌唱、行走,寻找更美的风景。”在青海新闻网记者采访时,2010“花儿朵朵”四强杨秀措说。 杨秀措在台上亲情演唱 音乐是从小的梦想   6月11日,应青海藏语广播电视台的邀请,青海省著...

    2013-06-27 编辑:admin 9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