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背法庭”温暖玛多草原

作者:李宁 柳泽兴 来源:新华社 时间:2021-12-28 15:44:50 点击数:
       白雪皑皑,寒风呼啸,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急促的马蹄声阵阵。

       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人民法院院长钱快乾身着法官服,擎着印有“玛多法院巡回法庭”的旗子,领着一行7人的马队,停在了一户牧民家前。

       帐篷里,牧民们已经坐得满满当当。钱快乾把马背上的法律书籍拿到帐篷内,将“巡回法庭”的旗子挂好,一张简单的法律宣讲台就布置完成。
12月20日,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人民法院的“马背法庭”成员在下乡途中。新华社记者 柳泽兴 摄

       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人口居住分散,交通十分不便,这给普法宣传、审理案件、送达文书带来许多困难。

       为让群众少跑腿,玛多县人民法院的工作人员骑马下乡入村,把法庭“搬”到了牧民的帐篷前,及时受理与群众生产生活相关的赡养、抚养、婚姻家庭纠纷、财产纠纷等案件,实行就地立案、就地审理的方式,方便群众诉讼。

       “春节和藏历新年临近,主要是给大家进行一些普法宣传。”玛多县人民法院立案庭庭长才侦措说,“这几年生活好了,大家借钱的情况多了起来。大家不要像过去那样只是口头约定,还是要把借条、收据打好,免得以后产生纠纷。”

       “听说法院今天要来宣讲,我一大早就骑着摩托从‘冬窝子’赶过来了。”才让旦巴一边凑近炉子烤火,一边认真听着宣讲。
12月20日,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人民法院院长钱快乾(左一)在雪后草原上为当地牧区群众普及法律知识。新华社记者 李宁 摄
       
       才让旦巴是玛多县花石峡镇维日根村村民,家里养着上百头牦牛。一到放牧季节,才让旦巴钻进牧场几个月才出来。之前,才让旦巴在草场分配上和别人起过冲突。才让旦巴说:“当时遇到问题都是找村里有威望的老人调解,但每次结果我们都不满意。”

       在一次“马背法庭”下乡宣讲中,才让旦巴趁着纠纷双方都在场,向法官提出诉求。“法官先询问了我们两个人的想法,然后向我们普及了有关草场的法律知识,最后根据我们的牦牛数量和收入情况主持调解。”才让旦巴说,“有法院主持,我们当场达成了协议,痛痛快快在调解书上摁了手印,签了字。”

       “只要有群众的地方,法律就不会缺席。就算没有路,我们骑马,也要满足人民的司法需求。”钱快乾说,“有了‘马背法庭’,可以更好为牧区群众答疑解惑,及时化解矛盾,就地法治宣传,构建更高效的司法便民体系,切实感受到法律温度。”
相关推荐
  • 藏族的环保理念

    [摘要]:本文就藏族习俗文化中的禁忌习俗、道德信仰中的环保理念作了探讨,认为要辫证吸纳藏族习俗文化中的环保理念,用科学的观念加以认识,用先进的科技手段改造自然,保护青藏高原独特的人文地理环境,以促进西藏的可持续发展。 当全球提倡经济增长富国而又面临生态环...

    2009-04-28 编辑:admin 6683
  • 藏族气象节目主持人将“走秀”世界气象馆

      举世瞩目的上海世博会将于今年5月1日至10月31日在黄浦江两岸登场。“世界气象馆”将首次入驻世博会,并将于5月9日举行“世界气象馆日”活动。届时,西藏藏族气象节目主持人将“走秀”世界气象馆。   “世界气象馆”由世界...

    2010-04-06 编辑:admin 5500
  • 第34次全国藏语广播电视文艺节目交换会召开

      第三十四次全国藏语广播电视文艺节目交换会暨第十九届全国藏语广播电视节目评析会,于2018年9月27日至29日在西藏拉萨召开,会议由中广联少数民族节目工作委员会和西藏自治区新闻出版广电局主办,西藏人民广播电台、西藏电视台联合承办。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西藏民族语广播...

    2018-10-09 编辑:admin 9278
  • 五好文明家庭:孟丽秀家庭

    孝顺儿媳孟秀丽     孟丽秀今年37岁,是青海省兴海县曲什安镇大米滩村有口皆碑的孝顺儿媳。她几十年如一日,尽心护理卧病在床的公婆。在她的照料下,婆婆含笑去世,公公平静而幸福的安享晚年。当公公提起这个跟亲闺女一样亲的儿媳,眼里便噙满泪花,“她照顾老伴去世,现在...

    2012-03-05 编辑:admi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