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州珊瑚堆绣唐卡打破世界纪录
作者:肖宵 白马郎加
来源:甘孜日报
时间:2020-09-01 10:21:05
点击数:
四万五千颗红珊瑚珠熠熠生辉,面目慈善的阿弥陀佛坐列正中,大大小小一众佛教人物围绕在旁,红、白、绿、蓝、黄各色叠加交织,长7.1米、宽5.68米的巨幅堆绣唐卡呈现出祈愿和谐安宁的美丽图景……
8月28日上午,“世界最大珊瑚堆绣唐卡”世界纪录认证仪式暨“堆绣唐卡”艺术展览交流会在成都市郫都区三道堰镇的“雪域唐卡”创作基地和三道堰镇古城村“榟苑”分别举行。这幅唐卡被吉尼斯世界纪录官方认证为“世界最大珊瑚堆绣唐卡”,世界纪录(WRCA) 英国官方代表向我州籍画家五金多吉颁发了世界纪录认证书。
这是我州文化艺术界创造出的又一个世界纪录。
这幅堪称巨作的“世界最大珊瑚堆绣唐卡”由五金多吉和7位学生历时两年共同完成。该作品总面积达到43.736平方米,创作过程中使用48500颗红珊瑚珠制作,最终该作品以“人物元素最多”“珊瑚宝石用料最多”两个之最而被世界纪录认证机构(WRCA)收入了世界纪录名录。
该唐卡主要创作者五金多吉是我州德格县人,为噶玛嘎孜画派非遗传承人,曾被评定为国家一级美术大师、“大国非遗工匠”。他主要以创作独树一帜的“堆绣唐卡”而远近闻名。
“其初衷是向甘孜州建州70周年献礼!”五金多吉表示,随着国家对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力度的不断加大,加上外界对唐卡文化关注度的不断升温,堆绣唐卡这门古老的艺术已经焕发出新时代的光亮,成为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这幅画意在表达对康巴文化发祥地——甘孜州的美好祝福,用特殊的艺术形式体现新中国第一州生机勃勃的面貌。”
据悉,堆绣是从我国古代流传至今的一种民间手工艺制品,起源于唐代,发展于清代,藏语称之为“格直卜”或“规唐”,是藏族所特有的艺术品种之一,包括刺绣和剪堆,是用绸缎制作的一种唐卡。其具体制作方法是用各色棉布、绸、缎剪成所设计的各种图案形状,精心堆贴成一个完整的画面,然后用彩线绣制而成。堆绣唐卡在康巴文化中,可谓独树一帜。
“在我州,康巴文化历经千年洗礼而生机勃发,既有丰富多样的文化形态,又是宝贵的文化资源,这就为推动文化产业化和市场化提供了基础。”到场参加活动的康巴文化研究院院长牛麦青云表示,希望涌现更多优秀的文化艺术工作者,从康巴文化资源宝库中,提炼题材、获取灵感,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
湛蓝的天空下,这幅珊瑚和丝绸的彩色“浮雕”,正焕发出夺彩的光芒。
据悉,近年来,我州深入挖掘、传承、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目前全州已有国家级重点文物单位18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1处、州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8处,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53处、省级重点古籍保护单位3处。通过深入挖掘整理和评价申报,我州已拥有格萨尔、藏戏、德格印经院雕版印刷技艺、藏医药浴法共4项世界级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同时,我州还成功申报公布国家级非遗项目24项、省级非遗项目61项、州级非遗项目129项、县级非遗项目109项,公布国家级非遗传承人11人,省级非遗传承人60人,州级非遗传承人293人。目前,全州世界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数量及各级各类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总量均位列四川省第一。
8月28日上午,“世界最大珊瑚堆绣唐卡”世界纪录认证仪式暨“堆绣唐卡”艺术展览交流会在成都市郫都区三道堰镇的“雪域唐卡”创作基地和三道堰镇古城村“榟苑”分别举行。这幅唐卡被吉尼斯世界纪录官方认证为“世界最大珊瑚堆绣唐卡”,世界纪录(WRCA) 英国官方代表向我州籍画家五金多吉颁发了世界纪录认证书。
这是我州文化艺术界创造出的又一个世界纪录。
这幅堪称巨作的“世界最大珊瑚堆绣唐卡”由五金多吉和7位学生历时两年共同完成。该作品总面积达到43.736平方米,创作过程中使用48500颗红珊瑚珠制作,最终该作品以“人物元素最多”“珊瑚宝石用料最多”两个之最而被世界纪录认证机构(WRCA)收入了世界纪录名录。
该唐卡主要创作者五金多吉是我州德格县人,为噶玛嘎孜画派非遗传承人,曾被评定为国家一级美术大师、“大国非遗工匠”。他主要以创作独树一帜的“堆绣唐卡”而远近闻名。
“其初衷是向甘孜州建州70周年献礼!”五金多吉表示,随着国家对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力度的不断加大,加上外界对唐卡文化关注度的不断升温,堆绣唐卡这门古老的艺术已经焕发出新时代的光亮,成为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这幅画意在表达对康巴文化发祥地——甘孜州的美好祝福,用特殊的艺术形式体现新中国第一州生机勃勃的面貌。”
据悉,堆绣是从我国古代流传至今的一种民间手工艺制品,起源于唐代,发展于清代,藏语称之为“格直卜”或“规唐”,是藏族所特有的艺术品种之一,包括刺绣和剪堆,是用绸缎制作的一种唐卡。其具体制作方法是用各色棉布、绸、缎剪成所设计的各种图案形状,精心堆贴成一个完整的画面,然后用彩线绣制而成。堆绣唐卡在康巴文化中,可谓独树一帜。
“在我州,康巴文化历经千年洗礼而生机勃发,既有丰富多样的文化形态,又是宝贵的文化资源,这就为推动文化产业化和市场化提供了基础。”到场参加活动的康巴文化研究院院长牛麦青云表示,希望涌现更多优秀的文化艺术工作者,从康巴文化资源宝库中,提炼题材、获取灵感,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
湛蓝的天空下,这幅珊瑚和丝绸的彩色“浮雕”,正焕发出夺彩的光芒。
据悉,近年来,我州深入挖掘、传承、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目前全州已有国家级重点文物单位18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1处、州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8处,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53处、省级重点古籍保护单位3处。通过深入挖掘整理和评价申报,我州已拥有格萨尔、藏戏、德格印经院雕版印刷技艺、藏医药浴法共4项世界级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同时,我州还成功申报公布国家级非遗项目24项、省级非遗项目61项、州级非遗项目129项、县级非遗项目109项,公布国家级非遗传承人11人,省级非遗传承人60人,州级非遗传承人293人。目前,全州世界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数量及各级各类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总量均位列四川省第一。
相关推荐
西藏-尼泊尔贸洽会在日喀则举办
二00九•中国西藏-尼泊尔经贸洽谈会在西藏边城日喀则举办,此次贸洽会由中国西藏自治区政府与尼泊尔商务供应部共同举办,是一次融经贸洽谈、经济技术合作、文化交流于一体的展会,其规模之大、参展企业之多、档次之高、综合性之强,均创中尼经贸史上新高。 近年来,两...
2009-09-10 编辑:admin 6408中科院研究报告:西藏地区生态环境堪称最佳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近日发布的西藏高原环境变化评估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指出,西藏仍然是生态环境最良好的地方之一。报告从气候、水体、生态系统、陆表环境、人类活动影响等六个方面,综合评估了从过去2000年到未来100年高原环境的变化。 2010年中央第五次西...
2015-01-09 编辑:admin 6287全国青少年民族乐器演奏比赛在西南民大开赛
由文化部主办,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西南民族大学、四川音乐学院和沈阳音乐学院联合承办的“文华艺术院校奖——第四届全国青少年民族乐器演奏比赛”于4月9日起相继在四川省成都市和辽宁省沈阳市举行。 曼陀铃弹唱 本届全国青少年民...
2012-04-12 编辑:admin 4928《乡音悠长》尽展云南迪庆藏区德钦民歌风采
《乡音悠长》封面 《乡音悠长》一书,日前由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发行。 本书为云南迪庆藏区德钦民歌集萃,书中收录的民歌均由热心于民族文化传承和民族教育的普利藏文学校校长阿牛先生历经九年时间在德钦境内收集而得。为将这些民族文化瑰宝推介给更广泛的读者,本书...
2014-05-06 编辑:admin 6557联系电话:0974-8512858
投稿邮箱:amdotibet@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