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甘南“南木特”藏戏探索多路径传承
作者:宋子昕 李亚龙
来源:中国新闻网
时间:2021-11-25 09:59:45
点击数:
“藏戏告诉人们,要做善良的人,不能做坏事,正如藏传佛教对人有积极的教育意义。”50岁的藏族村民完代才让说,他希望年轻人能多了解藏戏文化,保护并发扬“南木特”藏戏这一珍贵的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图为外木村“南木特”藏戏演出队成员出演智美更登。宋子昕 摄
秋冬交替时节,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王格尔塘镇外木村中,完代才让正换上藏戏服饰,拿着道具在舞台上踱步高歌“南木特”藏戏《阿拉达姆》。完代才让是外木村“南木特”藏戏演出队的主演和负责人,他的藏戏老师是同村一位80多岁的老人,其年轻时在拉卜楞寺跟着僧人学习的南木特藏戏。
“南木特”藏戏,18世纪始于拉卜楞寺。“南木特”系藏语音译,是传记、故事之意。顾名思义,“南木特”藏戏是以历史人物的传记,或者以民间故事中的传奇人物、民族英雄为素材,具有生动情节、完整结构的一种戏曲艺术表演形式。
“我们一般会聚在一起准备排练好几天,村民们一起布置戏台,然后连着两天在戏院演出。”完代才让介绍说,像《阿拉达姆》这样的一出藏戏需要歌舞演员50余名,全程3小时左右。平时大家都忙着耕地或务工,学生们也都在外上学,只有过年的时候才有机会一起排练学习。
“南木特藏戏通过宗教性的阐释,传播和繁荣藏族传统民族文化,极大地丰富了广大农牧民的文化生活。”夏河县文化馆工作人员加羊尼玛介绍说,以前藏族人大多过着游牧生活,草原大地做背景,人们席地而唱,无需灯光和幕布,只要一鼓一钹的伴奏。如今人们定居在村庄,长年外出劳作,在时间和空间上限制了藏戏的发展。
“由于要外出务工,只有返乡过年时才有时间在村里指导大家演出,还没有教会几个学生……”对南木特藏戏传承感到喜忧参半的完代才让坦言道,值得高兴的是,每年过年排练演出时,每家每户都会派人来参演,有不少年轻人喜欢听、也愿意学。不过他认为,年轻人还是要去剧院接受专业系统的藏戏学习。
图为完代才让在外木村戏台出演。宋子昕 摄
今年7月,完代才让带领外木村“南木特”演出队参加了2021年第三届中国藏戏艺术展演周。“这样的活动对藏戏表演者来说是很珍贵的机会,让各地不同风格的藏戏表演汇聚一堂、交流学习,一起发扬藏戏文化。”他说。
为保护“南木特”藏戏这一珍贵的民族文化,甘南州创排了大型“南木特”藏戏《唐东杰布》,并在多地巡演。同时,不定期在剧院、广场等地举办“南木特”藏戏展演。如夏河县即现有8个像外木村这样的藏戏村,他们都有自己的演出队。
除此之外,甘南州还相继出版发行了《甘南藏族民歌》、《甘南州藏戏剧本集》等书籍,加强了南木特藏戏等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秋冬交替时节,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王格尔塘镇外木村中,完代才让正换上藏戏服饰,拿着道具在舞台上踱步高歌“南木特”藏戏《阿拉达姆》。完代才让是外木村“南木特”藏戏演出队的主演和负责人,他的藏戏老师是同村一位80多岁的老人,其年轻时在拉卜楞寺跟着僧人学习的南木特藏戏。
“南木特”藏戏,18世纪始于拉卜楞寺。“南木特”系藏语音译,是传记、故事之意。顾名思义,“南木特”藏戏是以历史人物的传记,或者以民间故事中的传奇人物、民族英雄为素材,具有生动情节、完整结构的一种戏曲艺术表演形式。
“我们一般会聚在一起准备排练好几天,村民们一起布置戏台,然后连着两天在戏院演出。”完代才让介绍说,像《阿拉达姆》这样的一出藏戏需要歌舞演员50余名,全程3小时左右。平时大家都忙着耕地或务工,学生们也都在外上学,只有过年的时候才有机会一起排练学习。
“南木特藏戏通过宗教性的阐释,传播和繁荣藏族传统民族文化,极大地丰富了广大农牧民的文化生活。”夏河县文化馆工作人员加羊尼玛介绍说,以前藏族人大多过着游牧生活,草原大地做背景,人们席地而唱,无需灯光和幕布,只要一鼓一钹的伴奏。如今人们定居在村庄,长年外出劳作,在时间和空间上限制了藏戏的发展。
“由于要外出务工,只有返乡过年时才有时间在村里指导大家演出,还没有教会几个学生……”对南木特藏戏传承感到喜忧参半的完代才让坦言道,值得高兴的是,每年过年排练演出时,每家每户都会派人来参演,有不少年轻人喜欢听、也愿意学。不过他认为,年轻人还是要去剧院接受专业系统的藏戏学习。

今年7月,完代才让带领外木村“南木特”演出队参加了2021年第三届中国藏戏艺术展演周。“这样的活动对藏戏表演者来说是很珍贵的机会,让各地不同风格的藏戏表演汇聚一堂、交流学习,一起发扬藏戏文化。”他说。
为保护“南木特”藏戏这一珍贵的民族文化,甘南州创排了大型“南木特”藏戏《唐东杰布》,并在多地巡演。同时,不定期在剧院、广场等地举办“南木特”藏戏展演。如夏河县即现有8个像外木村这样的藏戏村,他们都有自己的演出队。
除此之外,甘南州还相继出版发行了《甘南藏族民歌》、《甘南州藏戏剧本集》等书籍,加强了南木特藏戏等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相关推荐
青海加大考古研究工作力度文化旅游深度融合
今年,青海省将加大考古研究工作力度,充分发挥文物资源优势,找准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对接点、着力点,更好地促进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弘扬与发展,在文化旅游深度融合中讲好青海故事。这是记者从青海省文物局长会议上了解到的消息。 2018年,青海省稳步推进考古勘探工...
2019-03-25 编辑:admin 6434第十四届“群星奖”西藏《果谐的春天》等获表演奖
11月19日,全国第十四届“群星奖”颁奖晚会在湖北省荆门市举行。“群星奖”是我国群众文化艺术最高奖,本届“群星奖”与中国第八届艺术节联合进行,设立了创作、表演等36个单项奖。全国500多件群众文艺作品在湖北省展开了12场决赛,经过决赛,36个作品获得“群星奖”大奖,86个作...
2007-11-21 编辑:admin 9256海南特警成功制止群众围堵救援车辆事件
连日来,海南州公安局特警支队一如既往地认真执行玉树抗灾总指挥部下达的巡逻任务,全支队分为四个中队,轮流不间断24小时执勤巡逻。从4月15日晚20:00各中队以徒步巡逻的方式,从扎龙北巷至州委党校背后,单程约12公里,昼夜不间断巡逻,有效防止了盗窃案件和哄抢事件的发生。 海...
2010-04-17 编辑:admin 4975西北民大暑假调研之玛咖多糖提纯产业化项目
经过近三个月来的积极工作,由西北民大“纽带计划”暑假实践课题调研组提出、海南州布绣嘎玛民族工艺品有限责任公司参与并联手计划开发的“玛咖多糖提纯产业化工程项目”己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此次西北民大组织大学生参与社会项目实践活动,...
2014-08-21 编辑:admin 5972联系电话:0974-8512858
投稿邮箱:amdotibet@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