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青海——在异乡筑巢
作者:轩锡明
来源:青海湖网
时间:2007-11-25 11:41:43
点击数:
5、在异乡筑巢
河南移民迁来贵德,根据安排,本来应该很快修建起自己的家。但是,由于接踵而来的人民公社和大跃进,由于三年大饥荒,大部分移民返回了原籍,留下来的也迟迟没有筑起自己的巢穴。
而“家”不是人生要义的第一二三位吗?
我们落户河西乡贡拜村,在十多年住过房东、住过庙宇之后,直到1969年,才千般作难,万般作难,终于谢天谢地,搬进了属于自己的“庄廓”。
而有了家,就更意味着我们在异乡扎了根。
宅院在青海称作庄廓,盖房子先得把庄廓墙打起来。而打庄廓墙可以拿筑城作个比喻,工程规模有天壤之别,但大体的施工方法可能差不多,在青海各地都是土夯土垒,是不用砖的。
打庄廓墙(简称打庄廓)就是用湿土筑墙,墙板一板一板往上起,土就一板一板往上摞,摞上去的土主要是靠人用两脚踩实。墙打到顶头,踩墙的人站在上面就像站在半天。庄廓墙一般要打到3米左右高,墙板倒换着往上起20多次。有“少年”唱道:“穷日子就像打墙的板,上下翻,催老了英雄的少年。”这是唱日子难过,也唱打墙的艰辛。
我们是1968年打庄廓,1969年盖房子,打庄廓之前母亲发愁:“一板一板,一堵一堵(用墙板一次打起来的墙称一堵),啥时候能把一圈墙打起来啊!”好在帮忙的人多,到时候并没有费多少时日。只是我们庄廓地的土壤含沙量高,打的过程中倒过几处。但这也是打墙时经常发生的事情,其中也有打墙人——特别是墙把式技术的原因,看你的墙是否打得端正。墙越往上打越窄,还要看你的收缝取得好不好。
打庄廓的日子里,白天我们和帮忙的人一块干活,夜里我们还得收拾收拾场地,或者往墙基地方堆堆第二天要用的土,一干干到半夜,也真是累死累活。母亲这样鼓励我们:“别怕这墙打着难,打起来将来这家可是安全,不像咱河南,哪能有这么高的院墙。”母亲说那是因为河南雨多,土不结实,不能像青海这样打墙。她说河南也有低矮的土院墙,但是用草泥垛成的,比这里打墙更费力,并且根本就不耐用,几年就塌了。我和母亲开玩笑:“我看你是不想老家了……”
打着墙,帮忙的当地人告诉我们,如果不出意外,你们这庄廓墙陪一两辈人不成问题,贡拜村有的是百几十年的老庄廓。我相信这是实情,但也寻思着,说话人是不是有这意思:希望你们一辈辈人都住在青海?
要当青海人,就得住青海的宅院。实际上我们在十多个寄住春秋已经习惯了这里的庄廓院子,并且对它有了许多了解和认识。
中国北方民居大致都属于四合院,只是结构上会有差异。青海的庄廓都是一进院,最大特点是四周贴墙建房,院墙也是房子后墙。在庄廓里,基本上见不到把房子建在院子中央的,也不开后门通向另外什么地方。要说封闭,它确实是十分封闭的,高高四面墙,你站在外面能看见什么呢?
青海庄廓讲究大门朝南,朝东,上房——堂屋正对大门。上房是主房,一般都是3大间,东房、西房是配房。南房阴凉,一般不住人,冬天多做冷藏之所,放肉类和专要经冻的当地梨子。另有四角角房,分别用作厨房、牲口圈房和杂物间。通常会有一个角子——一般是大门右侧角子不建房,而辟为厕所。这样的格局在使用起来是非常合理的,修建时也好分主次投入。当然,院子里不一定盖满。
另外,一部分人家会在大门左侧角子的房顶建一间小小的楼房——唯有它高伸出庄廓墙外叫人看见,实际功用是人在里面可以瞭望家外,特别是瞭望庄廓外的果园,是出于防范考虑。除此,还另有占风水、显人气的意思,恐怕自己的家院比别人矮了头了。
在青海打庄廓盖房,很讲“出路”,这包括交通和门前是否开阔。除非是实在没有办法,家家都会在大门外留出一方场地,用途是停车马,拴牲口,堆放肥料和填圈用的干土,当然也临时派其它用场,要举例的话就多了。没有这样的场地,人们会说“窄褊”了,出路不好,很是一个缺点。
1968年我们开始营造移民自己的家,完全遵从的是当地规制。只可惜几年后我们的庄廓被村里削去了一部分(太大了,乡政府有意见),我们不得不改南大门为西大门(东边出路不好)。不过,这在当时人们已经可以接受了,因为主要还得从出门方便考虑。因为临着一条路,路那边又有可饮用的渠水,后来我们的好几家邻居都是安西大门,成了一条半边的街。
什么事都在变化着。为了安全,为了防邻里口舌,这里原来很忌讳连庄(即有一面墙两家共用),讲究庄廓独立,各不相干。但是为节约用地,现在人们不得不更多地把庄廓连起来,我们那条街有6家相接,从这家屋顶可以走到那家屋顶,走通所有人家。
修业乃大事中的大事,何况是移民修业,我们千辛万苦,毕其财力,但是最有必要突出一下的还是下面的两笔。
一是关于房子的前门面。
房子的前门面有门,有窗,有墙。按照传统,这门是有门轴、门窝的老式门,这窗是纸糊的花格窗,好一点的房子门窗两边都装板壁,只有窗下才是半截土坯墙。这样的前门面古朴考究,最能体现青海民居风格。但是,到我们建房的年头,人们已开始门用合页,窗装玻璃,同时取消板壁,墙面全部用土坯砌起。这样做的好处是房子敞亮,保暖。当时,当我们的上房房顶已铺压好之后,我们犯了踌躇:我们该做哪一种前门面呢?村里的人意见是叫我们赶形势,不然以后又要改造。
犹豫再三,总要做出决定呀,最后是母亲拍了板:一切都依照旧的样式。
母亲当时是深思的神态,她说我们几千里地跑到青海,还不得吃青海饭,住青海房?她说你们的爹至死没在青海盖起房子,咱这也是为他了了心愿……说到冤死的父亲我满腹酸楚,但是母亲的话一下子点亮了我的心:对呀,我们应该盖起地地道道的青海房子……
“妈,你说得对……”我抓起母亲的手说。
我们都同意了母亲的建议,因为这里母亲表现出了对父亲的深情,更表现出了她对生活的认识,那就是无论到了哪里就彻底做一个那里的人。父亲都做了青海的鬼呢……家是一个锚,没有家,人会继续漂泊,会三心二意的。
二是有关包梁的事。
“包梁”在这里是一个名词,指的是用在上房正中一间上的一根特别的桁条。
包梁是这样制做出来:在那根桁条正中凿出一个3公分左右见方的坑窝,坑窝里根据主人家情况填放金银、钱币、五谷、干果一类东西,填好后用木楔堵住坑口,再用一方画有阴阳图案的红绸包裹住这坑窝地方。
安放包梁是祝愿富裕兴旺之意。
按照规矩,我们认真对待和制做了包梁。我们哪来的金子、银子,但是我们从妹妹(已出嫁)的首饰上削了一两丝丝装进去。至于五谷之类,我们挑选出一颗颗最饱满干净的,尽可能往里装。
上包梁这一天,村里人来参观和看热闹,一些贺喜的人还往梁上披了红。阴阳先生认定的时刻到了!包梁被人抬上,被非常麻利地安放好,这时候引人瞩目的是木工掌尺(领班木工师傅),只见他一手执酒瓶,一手端酒杯,站在房梁上念念有词,大意是祝愿房主人平安幸福,家道昌盛。然后,他洒下一些酒来祭天,祭地,祭祖,自己也畅饮4杯庆贺。这时候房梁下早有一些人站着,翘首等着什么。待到令人心花怒放的鞭炮劈里啪啦响起,掌尺把怀中准备好的水果糖、核桃、红枣一类的东西哗哗一把把撒下来,梁底下的人就抢啊,抢啊,笑啊,笑啊!抢到这些东西,除了自己享用,他们还要带回去分给家里人,以图吉利和幸福。
那时刻,我们做主人的更是合不拢嘴啊!我们一一给在场的人递了烟,敬了酒。
那时刻,我突然意识到,我们是彻彻底底做了青海人了,以后再不可能,或者轻易离开。我们多少年盼望有个家,盼望的就是这吗?人哪……生活啊……
河南移民迁来贵德,根据安排,本来应该很快修建起自己的家。但是,由于接踵而来的人民公社和大跃进,由于三年大饥荒,大部分移民返回了原籍,留下来的也迟迟没有筑起自己的巢穴。
而“家”不是人生要义的第一二三位吗?
我们落户河西乡贡拜村,在十多年住过房东、住过庙宇之后,直到1969年,才千般作难,万般作难,终于谢天谢地,搬进了属于自己的“庄廓”。
而有了家,就更意味着我们在异乡扎了根。
宅院在青海称作庄廓,盖房子先得把庄廓墙打起来。而打庄廓墙可以拿筑城作个比喻,工程规模有天壤之别,但大体的施工方法可能差不多,在青海各地都是土夯土垒,是不用砖的。
打庄廓墙(简称打庄廓)就是用湿土筑墙,墙板一板一板往上起,土就一板一板往上摞,摞上去的土主要是靠人用两脚踩实。墙打到顶头,踩墙的人站在上面就像站在半天。庄廓墙一般要打到3米左右高,墙板倒换着往上起20多次。有“少年”唱道:“穷日子就像打墙的板,上下翻,催老了英雄的少年。”这是唱日子难过,也唱打墙的艰辛。
我们是1968年打庄廓,1969年盖房子,打庄廓之前母亲发愁:“一板一板,一堵一堵(用墙板一次打起来的墙称一堵),啥时候能把一圈墙打起来啊!”好在帮忙的人多,到时候并没有费多少时日。只是我们庄廓地的土壤含沙量高,打的过程中倒过几处。但这也是打墙时经常发生的事情,其中也有打墙人——特别是墙把式技术的原因,看你的墙是否打得端正。墙越往上打越窄,还要看你的收缝取得好不好。
打庄廓的日子里,白天我们和帮忙的人一块干活,夜里我们还得收拾收拾场地,或者往墙基地方堆堆第二天要用的土,一干干到半夜,也真是累死累活。母亲这样鼓励我们:“别怕这墙打着难,打起来将来这家可是安全,不像咱河南,哪能有这么高的院墙。”母亲说那是因为河南雨多,土不结实,不能像青海这样打墙。她说河南也有低矮的土院墙,但是用草泥垛成的,比这里打墙更费力,并且根本就不耐用,几年就塌了。我和母亲开玩笑:“我看你是不想老家了……”
打着墙,帮忙的当地人告诉我们,如果不出意外,你们这庄廓墙陪一两辈人不成问题,贡拜村有的是百几十年的老庄廓。我相信这是实情,但也寻思着,说话人是不是有这意思:希望你们一辈辈人都住在青海?
要当青海人,就得住青海的宅院。实际上我们在十多个寄住春秋已经习惯了这里的庄廓院子,并且对它有了许多了解和认识。
中国北方民居大致都属于四合院,只是结构上会有差异。青海的庄廓都是一进院,最大特点是四周贴墙建房,院墙也是房子后墙。在庄廓里,基本上见不到把房子建在院子中央的,也不开后门通向另外什么地方。要说封闭,它确实是十分封闭的,高高四面墙,你站在外面能看见什么呢?
青海庄廓讲究大门朝南,朝东,上房——堂屋正对大门。上房是主房,一般都是3大间,东房、西房是配房。南房阴凉,一般不住人,冬天多做冷藏之所,放肉类和专要经冻的当地梨子。另有四角角房,分别用作厨房、牲口圈房和杂物间。通常会有一个角子——一般是大门右侧角子不建房,而辟为厕所。这样的格局在使用起来是非常合理的,修建时也好分主次投入。当然,院子里不一定盖满。
另外,一部分人家会在大门左侧角子的房顶建一间小小的楼房——唯有它高伸出庄廓墙外叫人看见,实际功用是人在里面可以瞭望家外,特别是瞭望庄廓外的果园,是出于防范考虑。除此,还另有占风水、显人气的意思,恐怕自己的家院比别人矮了头了。
在青海打庄廓盖房,很讲“出路”,这包括交通和门前是否开阔。除非是实在没有办法,家家都会在大门外留出一方场地,用途是停车马,拴牲口,堆放肥料和填圈用的干土,当然也临时派其它用场,要举例的话就多了。没有这样的场地,人们会说“窄褊”了,出路不好,很是一个缺点。
1968年我们开始营造移民自己的家,完全遵从的是当地规制。只可惜几年后我们的庄廓被村里削去了一部分(太大了,乡政府有意见),我们不得不改南大门为西大门(东边出路不好)。不过,这在当时人们已经可以接受了,因为主要还得从出门方便考虑。因为临着一条路,路那边又有可饮用的渠水,后来我们的好几家邻居都是安西大门,成了一条半边的街。
什么事都在变化着。为了安全,为了防邻里口舌,这里原来很忌讳连庄(即有一面墙两家共用),讲究庄廓独立,各不相干。但是为节约用地,现在人们不得不更多地把庄廓连起来,我们那条街有6家相接,从这家屋顶可以走到那家屋顶,走通所有人家。
修业乃大事中的大事,何况是移民修业,我们千辛万苦,毕其财力,但是最有必要突出一下的还是下面的两笔。
一是关于房子的前门面。
房子的前门面有门,有窗,有墙。按照传统,这门是有门轴、门窝的老式门,这窗是纸糊的花格窗,好一点的房子门窗两边都装板壁,只有窗下才是半截土坯墙。这样的前门面古朴考究,最能体现青海民居风格。但是,到我们建房的年头,人们已开始门用合页,窗装玻璃,同时取消板壁,墙面全部用土坯砌起。这样做的好处是房子敞亮,保暖。当时,当我们的上房房顶已铺压好之后,我们犯了踌躇:我们该做哪一种前门面呢?村里的人意见是叫我们赶形势,不然以后又要改造。
犹豫再三,总要做出决定呀,最后是母亲拍了板:一切都依照旧的样式。
母亲当时是深思的神态,她说我们几千里地跑到青海,还不得吃青海饭,住青海房?她说你们的爹至死没在青海盖起房子,咱这也是为他了了心愿……说到冤死的父亲我满腹酸楚,但是母亲的话一下子点亮了我的心:对呀,我们应该盖起地地道道的青海房子……
“妈,你说得对……”我抓起母亲的手说。
我们都同意了母亲的建议,因为这里母亲表现出了对父亲的深情,更表现出了她对生活的认识,那就是无论到了哪里就彻底做一个那里的人。父亲都做了青海的鬼呢……家是一个锚,没有家,人会继续漂泊,会三心二意的。
二是有关包梁的事。
“包梁”在这里是一个名词,指的是用在上房正中一间上的一根特别的桁条。
包梁是这样制做出来:在那根桁条正中凿出一个3公分左右见方的坑窝,坑窝里根据主人家情况填放金银、钱币、五谷、干果一类东西,填好后用木楔堵住坑口,再用一方画有阴阳图案的红绸包裹住这坑窝地方。
安放包梁是祝愿富裕兴旺之意。
按照规矩,我们认真对待和制做了包梁。我们哪来的金子、银子,但是我们从妹妹(已出嫁)的首饰上削了一两丝丝装进去。至于五谷之类,我们挑选出一颗颗最饱满干净的,尽可能往里装。
上包梁这一天,村里人来参观和看热闹,一些贺喜的人还往梁上披了红。阴阳先生认定的时刻到了!包梁被人抬上,被非常麻利地安放好,这时候引人瞩目的是木工掌尺(领班木工师傅),只见他一手执酒瓶,一手端酒杯,站在房梁上念念有词,大意是祝愿房主人平安幸福,家道昌盛。然后,他洒下一些酒来祭天,祭地,祭祖,自己也畅饮4杯庆贺。这时候房梁下早有一些人站着,翘首等着什么。待到令人心花怒放的鞭炮劈里啪啦响起,掌尺把怀中准备好的水果糖、核桃、红枣一类的东西哗哗一把把撒下来,梁底下的人就抢啊,抢啊,笑啊,笑啊!抢到这些东西,除了自己享用,他们还要带回去分给家里人,以图吉利和幸福。
那时刻,我们做主人的更是合不拢嘴啊!我们一一给在场的人递了烟,敬了酒。
那时刻,我突然意识到,我们是彻彻底底做了青海人了,以后再不可能,或者轻易离开。我们多少年盼望有个家,盼望的就是这吗?人哪……生活啊……
相关推荐
首部藏族现代女性作品集出版发行
首部藏族现代女性作品集 近日,西北民族大学华毛教授主编的首部藏族现代女性作品集由中国藏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该作品集从2006年起着手搜集、审定、编辑等事项,经历出版资金短缺等种种困难,最终与广大读者见面。该作品集由小说集、散文集、诗歌集、论文...
2011-12-13 编辑:admin 5121青海财政推进海南州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试点工作
青海省财政加大投入力度,积极推进海南藏族自治州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试点工作。 为了进一步巩固“两基”成果,提高基础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统筹城乡教育资源,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教育需求。最近,省财政厅积极筹措资金支持海南州中小学布局调...
2008-12-14 编辑:admin 5647第13届央视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西藏选手于3日汇演
第13届CCTV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西藏赛区选手汇报演出昨日在西藏电视台600平米演播室上演,台上选手凝神演唱,台下评委不断鼓掌。参赛选手丹巴邓周(流行)、西藏自治区歌舞团(无伴奏合唱、乐队伴奏合唱)、加安拉姆(原生态)、格桑次仁(美声)都来到汇报演出的现场做了...
2008-03-06 编辑:admin 5056罗藏旦巴:子承父业绘《天路》
由已故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启加设计的巨幅唐卡《天路》长200米,宽1.2米,作品内容涉及青藏高原各民族的历史、政治、文化以及青藏铁路沿线的高原风光、民风民俗及百姓生活场景。2007年末,启加大师过世后,他的儿子罗藏旦巴继承父业,带领当地热贡艺人继续完成这幅巨作。《天路》于...
2008-04-04 编辑:admin 5362联系电话:0974-8512858
投稿邮箱:amdotibet@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