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央散文:还俗尼姑

作者:格央 来源:网络 时间:2009-02-13 16:16:48 点击数:

好多年以前,我写过一篇文章,题目叫《一个老尼的自述》,虽然那时候的想法很幼稚,但现在再翻一翻,我依旧觉得那个以第一人称自述的“我”是一个自己喜欢的人物,我喜欢她在生命中遇到的一切:包括做尼姑的经历、没有浪漫邂逅的婚姻、生活中积累的爱和感激、很多的孩子、以及能在小庙里侍佛颂经的晚年。
    我住在八角街的时候,家的附近就有一个尼姑庙,每天上学放学,上班下班总是能和很多尼姑打个照面,时间长了,彼此也点头微笑,算是打了招呼。我特别喜欢她们用青石板铺成的小院,在拉萨这个干燥级了的地方,那里总是水润润的,不论什么季节,都有灿烂盛开的花朵,当然不是什么名贵的花木,但让人感到舒适和安逸。
    当然,我很清楚其实小庙里的生活是很清苦和枯燥的。除了日复一日的颂经拜佛之外,她们中修行好的,还要去人烟罕至的野外山洞里进行为期不等的闭关,这种在外人看来很神秘的修行方式,实际上是对心理和身体极大的考验,没有任何的舒适可言,但对一个真正的修行者来说是很必要的,经过几个月、几年、甚至十几年、几十年的闭关之后,我想他们对这个世界的看法一定有一个很大的改变,这种改变只要一个字就可以很好地表达出来:悟。
    可是,并不是每一个在寺庙里生活的尼姑都有闭关修行的机会,这还要看你是否真的达到了可以进行高级修行的程度。事实上,只有为数不多的尼姑才有进行较长时间闭关的资格,也只有她们能够克服所有已知和未知的障碍,坚持不懈,最终到达“解脱”的彼岸。
    而大多数的尼姑,其实和我们俗人是一样的,她们也有小脾气,也喜欢舒适的生活,有时候也自私,只不过她们受到的教育和心中的理想让她们比常人更能克服这些弱点,而且,在长久的坚持中,她们也可能确实体会到了克服和战胜的快乐,渐渐习惯了那种简单而高尚的生活方式。因此,我常想,任何一个人在皈依佛门的前十年里主要要经历的大概就是学习和改善自己,而改善之后,才能开始真正的修行。
    有了这样的想法之后,我觉得一个还俗的尼姑也是可以让人理解的,也许她真的不适合那种简单而高尚的生活方式,她的“资质”不高,只能过和我们俗人一样的生活了。
    写到这里,我的脑海里就总是浮现出仓的影子,有十年以前的,也有昨天偶然看到的。
    十年前,仓是小庙里的尼姑,我大学毕业,晚上就去八中的岗旋语言学校里学英语,每天一下班我就往学校里赶,上完课之后,天也已经黑了,母亲不放心我,就总是在哈达旅馆旁边的小巷口等我,那个巷口离我的家和小庙都很近,最多走2分钟就到了。有一天,我到了巷口,母亲还没有到,我就下了自行车等,突然,我看到不远处黑黑的角落里有两个人,一男一女,女的还发出低低的抽泣声,这样的情形在恋爱的男女中是很常见的,我并没有感觉到稀奇,没过一会,女的抽身就离开了,在路灯很不明朗的光下,我认出那个女的就是小庙里的尼姑——仓,再回头看那个沮丧的男人,很面熟,细细一想,原来他就住在小庙旁边的大院子里,好象在居委会工作。
    他们为什么会在一起?仓为什么会哭呢?我以一个女性的直觉,感到他们之间一定发生了什么特别的事情,是爱情吗?这个想法让我自己都大吃了一惊。
    我的想法很快得到了证实。仓离开了尼姑庙,和那个男人生活在了一起。很多人都在指责他们的行为,居委会甚至还以组织的名义进行了劝阻,但一切方法都无济于事,他们似乎铁了心在一起。大概觉得很失面子,居委会就将男的开除了,很多人都替他惋惜,因为据说他本来很快就可以转为正式工了。
    听到这[FS:PAGE]些情况,我当时真的有些佩服他们,毕竟他们为了爱情可以不要工作,可以重新寻找一种生存的方式,可以不被指责和刁难压倒,可以勇敢地面对满街的流言蜚语。而这些是很多人做不到的。
    出于一种佩服和感动,我很同情他们的处境,因此总是多走些路,在他们新开的小店里买东西,时间长了,也坐在那里和他们聊天,当然主要还是和仓聊,她的话比我想象中的要多很多,也许这是因为她很少有聊天的对象吧!
    几个月之后,仓的头发已经可以扎在一起了,这时候我才注意到她的头发是自来卷,加上她皮肤白净,因此显得很漂亮,这种漂亮是她以前做尼姑时从来没有过的。经常有人说,女性要有爱情的滋润才会水灵灵,难道真有这样的道理?
    又过了一年,她生了第一个孩子,是个男孩。我想孩子的出生一定给他们增加了很大的经济压力。因为他们可以为生的就是一个小的杂货店,而因为他们曾经破格的举动,附近有些人不愿在他们的小店里买东西。有一天黄昏,我们在小店里聊天,她几乎是含着泪水对我说:“我不后悔离开寺庙,真的,并不是那种生活不好,而是我不适合那里的生活,是我没有福气,可是,我很伤心自己没有能力给孩子好一点的生活,其他孩子可以有的,我都没有办法给他,一想到这一点,我的心都在流泪。”很多年以后,当我自己有了孩子之后,我才真正理解了她的痛苦。
    生活是很现实的,爱情再浪漫,可它不是面包。
    仓终于离开生活了很久的小巷,没有人知道她到底去了哪里,我想她是不想让人知道,在被别人戳了很长时间脊梁骨之后,她终于可以挺直了腰干做人了。
    其实,在我看来,一个尼姑还俗和一个女人出家之间并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信仰佛教,希望终身侍奉佛祖,就出家了,而后发现自己最初决定的错误,发现自己的心被别的东西所打动,比如感情,或者仅仅是穿上色彩缤纷的衣服的冲动,所以就脱下了褚红色的衣裙,离开了寺庙,回到了充满苦难的、复杂而精彩的世俗生活。
    那么,为什么人们会对一个出家的女人充满赞誉,而却对一个要离开寺庙的女人大有微词?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自由,甚至有选择要不要生命的自由,更何况只不过是要不要在寺庙生活,要不要做一个尼姑。
    当然,那些一辈子在寺庙里生活的老尼是受到大家尊敬和爱戴的,这种爱戴并不仅仅是因为她们在寺庙里过了一辈子,更重要的她们苦读经书,修行有道,造福众生。
    时间像风车一样飞快地转动,转眼间将近10年的时间就过去了,我也早就离开了八角街的大院,几乎没有再想起过仓,可是就在昨天,我和同事出去办事,耽搁了很长时间,就随便进了一个藏餐馆,这是一个装修很讲究的餐厅,楼上是包间,主要消费的人都是来打麻将的,看上去生意很不错。我们在大厅里点了咖喱饭和茶,还没有动筷子,我突然看到一个打扮的很富贵的女人从楼上下来了,她戴着让人眼花缭乱的首饰,穿着很时髦的藏装,发型也很洋气,大概因为穿着很高的高跟鞋,所以很小心翼翼地扶着木栏下楼,没有注意到我正很仔细地看着她。刚开始我只是觉得很眼熟,想了一会,我突然反应过来,她就是仓,那个曾经因为生活拮据而掉眼泪的仓。
    仓去了楼下的卫生间,然后又小心翼翼地上楼了,一个正好站在我身边的服务员告诉我,仓是这里的常客,打很大的麻将,据说丈夫做很大的生意,还经常到这里来接她回家,大家都说她很有福气。
    看上去,仓确实是一个有福气的人,我不知道他们做了什么生意能够让生活有这么大的改变,但这个摆在眼前的事实,让我相信了一句老话:还俗[FS:PAGE]的和尚和尼姑更容易发财致富。一起吃饭的同事听我说了仓的故事,边嚼着土豆边说:“我家隔壁就住着一个还俗的和尚,很有钱的,做什么生意都赚,听我奶奶说如果一个还俗的和尚和一个还俗的尼姑结了婚,那就更了不得了,想不发都不行。”
    “为什么会这样?”
    “很简单,他们都是有罪孽的人,罪孽越大越容易发财,不过,最后可是要去地狱的。我们没有罪孽,所以发不了财,只好在这里吃土豆。”
    听了同事的话,我突然觉得土豆特别香,那种人性本能的嫉妒、那种莫名其妙的虚荣心都突然消失了。
    人真是一种很有趣的动物!

相关推荐
  • 西藏原创动漫《洛桑和卓玛》系列绘本已出版

      近日,记者从相关部门了解到,全国第一套以雪域高原为背景、融合西藏地区特有文化符号的系列绘本《洛桑和卓玛》已于近期正式出版亮相,对推动我区原创民族绘本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据了解,《洛桑和卓玛》系列绘本已入选2016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原动力&rdqu...

    2018-01-03 编辑:admin 6639
  • 阿佳娜姆跨界 中国首位藏族设计师的博巴秀

      日前,歌手阿佳娜姆携手拉木娜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在中国国际时装T台上走了一场惊艳的“博巴秀”,‘博巴’汉语译为“藏人”之意。本次AJ-NAMO品牌专场发布会以“来自太阳部落灵感与跨界”为主题,品牌方共展出三大系列四十余套...

    2017-04-06 编辑:admin 4836
  • 西藏将举办第六届雅鲁藏布大峡谷旅游节

      9月2日,记者从第六届雅鲁藏布大峡谷文化旅游节新闻发布会上获悉,10月12日至18日这一文化节将在风景如画的尼洋河畔举行。   西藏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刘建云介绍,雅鲁藏布大峡谷文化旅游节的主题是"游世界最大峡谷·观中国最美山峰",将是一次推介林芝旅游资源...

    2010-09-05 编辑:admin 4822
  • 邓小平论党的群众工作——关于始终站稳群众立场

      四、关于始终站稳群众立场   有两种努力,一种是执行了政策,联系了群众,做好了工作,完成了任务;另一种是工作看起来忙得很,但是实行的是命令主义,违反了政策,脱离了群众,完成不了任务,损害了党的信誉。……究竟是官僚主义、命令主义好,还是依靠群众、说服群众好?...

    2014-03-06 编辑:admin 6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