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藏历历书的故事(一)

作者:索穷 来源:中国西藏杂志 时间:2009-03-18 10:25:40 点击数:
在早先的草原牧区,人们能看到的图文,除了经书和少量的《格萨尔王传》说唱本,就可能只有“罗托”——与人们生活关系密切的藏历历书了。
    在我们小时候,每年能读到的书籍,除了历书,真没有别的。那时候,我们最爱看的《春牛图》——形象地解释当年气候特点的图画——是直接用在历书封面的。图画中的主角是一位牵着黄牛的牛倌,身后有农田、房屋,天上有云团、飞龙,远处有山梁、树木。画中人物的穿着、打扮、性别、年龄和黄牛走路的姿式、颜色、形态等每年都各不相同,是按照预先得出的天文观测结果而绘就的,象征着来年的天气形势。
    被我们缠得不得清静的长辈们总会不厌其烦地向我们耐心解释:绿色的牛头,说明春天要刮大风;黄色的四肢,表示山谷、低洼地里今年的收成不错;蓝色的腹腔,预示着雨水丰盈、涝害多;牛腹下写“8”字(代表8位财神),表示土地肥沃秋来早。对着历书,他们还能朗朗上口地念出诗一样的句子来——“牛王皮毛呈红色,青稞晚熟产量减,雷电雨水冰雹来”;“(牛倌)单穿左边靴,右脚靴子挂腰间,妇女忙来男儿闲”;“牛倌走在牛王前,庄稼早熟利于畜”;“牛王张嘴往前跑,人口兴旺乳品多”等等。那时候,草原上的牧童多半是把历书当作优美的童话故事来读的,给他们的童年生活带来了知识和快乐。
    今天,当我们知道《春牛图》只是藏历历书中很小很小的一部分,当我们自己慢慢也能读懂历书的时候,不经意间,一部真正的“天书”在我们面前缓缓打开了。
西藏的天文历算
    通俗地讲,天文历算是通过加减乘除等数学运算方法,把各种天体运动的方位、时间、面积等未知的东西,用数字的方式表达出来,并进行计算的一门自然科学。西藏的天文历算,也是通过对宇宙中星体的运转以及对季节变化的各种数据进行计算,分判一岁中的年月日时,预推各种星体的位置来了解事物的善恶,帮助群众在生活中避恶扬善的一门独特的学科。它总结了上观天文,下查地理的各种经验,并不断地完善,是千百年来藏族人民与自然进行交流的智慧结晶。
    早在公元前2世纪左右的聂赤赞普时期,西藏大地上便出现了12位有智慧的苯教徒,其中就有专门从事“资益医药”的医者和“卜卦占算”的算者,说明当时便有专业从事藏医和历算的人员。
    公元6世纪前,西藏已有较粗疏的历法。史料记载:“其四时,以麦熟为岁首”。
    公元7世纪,吐蕃王朝建立后,统一了文字,确立了法典,采取了大兴佛教、振兴藏医和历算等一系列政策,从当时的唐朝、印度、大食等邻近各国吸收了先进的医学和历算学内容,充实到西藏的天文历算中来,从而使藏医学和天文历算学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特别是藏医鼻祖宇妥·云丹贡布成名以后,编写了藏医经典名著《四部医典》等诸多藏医典籍和《历算山尘论》等历算学著作,培养了众多的藏医历算人才。著名的有“藏医九圣”和“历算七贤”等人,他们在那个时期为发展西藏的医药历算事业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西藏民间流传着很多有关观察天象的故事和传说,也流传有许多天文谚语。例如,藏族有几个古老的谚语说:
观察禽鸟和植物是珞门法,
观察星与风雪是羌塘法,
观察日月运行是苯象法,
观察山湖牲畜是岗卓法。
    从上述的四句谚语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人们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下如何观测物候的情形——“珞、门”在西藏的东南脚下,气候温暖、湿润,能生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季雨林,农作物可一年两三熟,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善于观察一年中禽鸟的去来和植物的生长;“羌塘”在西藏高原的北部,是牧区,多风雪、海拔高、空气稀薄,在空旷的牧场上夜间易于用肉眼观察各种星宿,那里的牧民善于用星光和云团掌握近期的天气变化情况;“岗卓”是半牧区,那里的人们善于观察山峦江湖的变化以预测天气。例如雅鲁藏布江南的圣湖——羊卓雍湖畔的居民对于每年湖水结冰和开化的时间都做仔细的观察,发现提前或推后1周左右就能断定当年气候将出现的反常现象;“苯象”是西藏西部的阿里地区,那里的人们善于观测日月运行,远在7~8世纪的赞普时代就很著名。在此基础上,逐渐出现了专门记录观测结果的藏历历书。
    由于生产和生活的需要,除了推算重缺日、五星位置、日食月食的具体时刻外,藏历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气象预报。藏族古代就发明了许多气象预测方法,如通过观察植物、动物、河水、星体、冰床、云的颜色和形状、风的方向等来判断气象变化;通过对狐日、鸟日、正日、觜日、两至日、室壁日、白胶日等期间天气状况的观察和分析,结合狮座图、乌龟图以及五星运动值等预测来年天气状况,诸如有无雪灾、冰雹、霜露、旱涝及地震等自然灾害。又根据野鸭、杜鹃鸟、戴胜鸟、大雁、乌鸦、燕子等候鸟的季节性活动时间来安排西藏各地的早、中、晚播等农事事宜等等。这种方法至今仍然广泛使用于广大的农村牧区。(未完待续)
相关推荐
  • 安多名寺隆务大乐法轮洲

    隆务寺,在黄南藏族自治州府所在地隆务镇。隆务镇西南角山底下有数十座经堂'佛殿及数以千计僧舍组成的佛教园林建筑群,这就是赫赫有名于藏区的藏传佛教寺院隆务寺。隆务镇由该寺而得名。“隆务”系藏语,意为农业区。隆务寺,藏语全称“隆务大乐法轮洲”。在安多地区,其规模、...

    2008-01-28 编辑:admin 5400
  • 首届青海蕃莱坞民族电影节高峰论坛拉开帷幕

      8月30号,首届中国青海“蕃莱坞”民族电影节高峰论坛会在我州民族文化活动中心召开,来自省内外的著名少数民族导演和我州相关专家学者、嘉宾们相聚巴音河河畔,共话少数民族电影发展。  与会者表示,在民族团结的大环境下,民族电影的制作更需要蕃莱坞民族电影...

    2016-09-01 编辑:admin 7767
  • 海南州共和县青海湖公路杯摄影大赛开始征稿

      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根据青海省委《关于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纪念活动的通知》和海南州委的要求,结合共和县实际,县委宣传部、县文明办和青海湖公路段将联合举办“纪念建党90周年‘青海湖公路杯’摄影大赛”,旨在宣传推介共和独特的自然...

    2011-05-16 编辑:admin 6338
  • 多杰宽荣获“湖北省见义勇为先进个人”称号

         11月5日,湖北省见义勇为基金会秘书长李佳国一行来我州看望了因英勇救人而牺牲的多杰宽同学家人,为多杰宽同学颁发了湖北省见义勇为先进个人荣誉证书,并送上了10万元慰问金。州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冷本加陪同,图为李佳国向多杰宽的父亲颁发湖北省见义勇为先进个人...

    2013-11-08 编辑:admin 4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