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德——一本厚厚的书

作者:傅玉莲 来源:青海湖网 时间:2017-06-29 11:58:00 点击数:

 

  曾经一位老人题词“天下黄河贵德清”。

  贵德以清澈的黄河水走进了国内外人们的视野,许多人慕名纷至沓来,来看清清的黄河。来了之后,看到了更加多彩、更加丰富饱满的贵德。贵德的旅游业也因此乘着东风,驶入发展快车道。

  如今,旅游业逐渐发展成为贵德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部分,发展旅游经济也成为贵德人民的共识,很大一部分民众经营旅游而收获颇丰。

  贵德在我懵懂记事起走进了我的生活。那一年感冒发烧,有点意识模糊。在学校教室的墙角下昏昏欲睡,父亲找到我后,给了我一种特别甘甜芳香的梨,吃了后舒服了很多,后来才知道,那是生长在贵德的长把梨。长大一些,母亲说,她出生在贵德,但3岁时因生活所迫离开了那里。嘴馋长把梨,很长一段时间遗憾母亲的离开。

  母亲患有严重的气管炎,冬天的小火炉上偶尔炖冬果梨,据说气管不好的人吃了病会好,虽然嘴馋得流口水,在母亲让我们姊妹们吃一点时,大家都忍住不吃。往往是母亲的咳嗽没见好,珍贵的冬果梨没了。慢慢长大了一些,贵德的大姨偶尔来家里,能带一些冬果梨、长把梨、梨片之类的吃食,但我听到的更多是大姨对不如意生活的诉说,看到的是大姨哭诉的眼泪。

  贵德,在我记忆中美好而遗憾地存在。

  在谈婚论嫁的时段,第一次走进了贵德。走进贵德人家,融入贵德人家的生活。一个全新的、陌生的、多样性的、丰富的,甚至有点繁文缛节的贵德走进我的生活。就待客来说,在贵德,家里来客人,首先要倒茶,然后把馍馍端上桌,不管客人吃与不吃(青海人家的传统待客礼节在贵德保留的比较完整)。但过年的礼节就有讲究了,大年初一,早早起床,吃过早饭,天还没亮家里的男人带着孩子去给村里的每家每户拜年,到每家都必须磕头行礼,家家户户都为孩子们准备了压岁钱或糖果之类的礼物,预祝新的一年圆圆满满、生活幸福。大年初二,才开始正式的走亲戚。初二开始的走亲戚待客大有讲究的,客人来了,首先要吃火锅,我想应该是日子红红火火的寓意吧。吃完火锅,收拾饭桌,重新摆放碗筷,上凉菜,一般都是双数,最少也是两个凉菜,然后热菜(看家境而定),上酒,最后,一定要吃长面或饺子,寓意幸福生活长久和顺心顺意吧。就这样,走亲戚在热热闹闹、红红火火中持续到正月十五,才慢慢卸下帷幕。在过年走亲戚中,深深地体验了贵德人文化素质之高,接受外面新鲜事物之快,固守传统民俗文化之坚决的人文性格。走进乡间寻常人家,其貌不扬的男女出口会说几句哲理佳句,让你猝不及防。

  我想,从此时开始,我才刚刚打开贵德这本厚厚的珍藏版书籍的第一页,小时候的故事仅仅是听说了有这么一本珍藏版的书,书名叫《贵德》而已。

  岁月在不断老去,对贵德这本书的阅读却进展很慢很慢,因为这是一本需要慢慢品读、慢慢深思、慢慢消化的佳作,草草看完,看不懂,看不清、看不明白也看不完整。

  在不断品读这本书时,翻看了贵德悠久的历史沿革。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们在这片热土上耕耘放牧,繁衍生息。从西汉(公元前60年)起,贵德已正式列入中央王朝的建制体系。以后历朝历代均在此有所建制。
[FS:PAGE]

  贵德是典型的多民族聚居地区,中原王朝、鲜卑、吐蕃等均在贵德留下了历史印记,境内“马家窑”、“卡约”文化遗址、汉唐古堡、明清楼阁记载着贵德的历史发展和文化演变。省级保护遗址17处,县级保护遗址36处。尤其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清古建筑群——玉皇阁集儒、道、佛为一体,摒弃门户之见,并存相依,是贵德多元文化、多种宗教融合相安、和谐共存的历史见证。

  2015年中央电视台《远方的家----长城内外》栏目组走进贵德,品读中央电视台摄制组拍摄的《贵德古城访古》《古城边墙》中的精彩看点——在贵德古城,发现古人筑堡戍边的智慧;在城南集市,跳一曲欢快的则柔;在古城人家,咬一口甘甜的冻梨;在城南集市,写一幅喜庆的春联;在黄河湿地,寻找自然的精灵;在古城烽燧,追寻长城的脚步。跟随摄制组的视野,再一次阅读了贵德深厚的文化底蕴,悠久的历史遗存以及历史文化的发展变迁史,多彩的民族文化和古文化的灿烂绚丽,普通人们质朴感性的日常生活。

  翻看交通篇章,从中依稀还能听到古道悠远的驼铃声、马蹄的奔跑声和古人来往迁徙的身影,以及用人们的脚步、车马蹄印沟通和串联起的中原与西域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故事。据360百科介绍,历史上的丝绸之路、唐番古道在贵德境内交错延伸。西汉时期就开通了河关县(今贵德县)至金域(兰州)道,东汉建初二年开辟了从临羌至归义(今尕让)城驿道,晋南北朝时土谷浑开辟了贵德至河州驿道,清乾隆三年开辟了贵德西宁驿道。据《后汉书•西羌传》记载,汉和帝永无五年,在今贵德河西贺尔加附近的黄河上建造了用数舟连接的浮桥。交通发展的步伐,将各族人们的生活串联在了一起,推动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

  非遗及文物史料篇章为文物爱好者提供了广阔的研究领域。据《贵德县志》记载,境内蕴藏着一批新生代的古生物化石,品种繁多,稀奇珍贵。特别是在河西乡吾路口同一地点,发掘出土了多个乳齿象化石,考古学家指出,在同一地点发现多个乳齿象化石,不仅在我国尚属首次,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

  登南海山顶,殿堂居高临下,举目远眺,俯瞰三和全景,贵德山水的壮美辽阔磅礴一览无余。红砖绿瓦的古建筑群,寻常百姓的小楼房、砖瓦房,以及现代化的高楼掩映在郁郁葱葱的林木中,处处展现人们在天然氧吧中悠然生活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绚丽画卷。贵德因植被繁茂,森林资源丰富而被誉为西宁的后花园。根据贵德县2006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结果,全县林业用地面积为78.09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14.8%。黄河清湿地公园总面积8.32万亩,这里已成为江河湖泊的不解之缘,森林草垫的丰润沃土,野生动物的栖息乐园,成为地球之肺。

  贵德,还囊括民族共融互助的发展篇、资源多样性的资源篇、古八景新八景的人文景观篇以及人民群众生活篇和社会发展篇、教育改革篇等等丰富而多样的篇章。

  在生活和工作中,常常去仔细阅读这本书,把它作为我生活和工作的一部分,从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新农村建设、扶贫、农牧业、交通、城镇建设,旅游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以及文明建设的音符中,捕捉点点滴滴,在关注普通人的普通生活中,感受贵德脉搏的跳动,血液的流向,心灵的走向。深深地感受到,自然和人文资源带给贵德人的不仅仅是收入的增加,不仅仅是县城变大,庄子变漂亮了,也不仅仅是有了对外面世界的了解和感知,更重要的是,丰富性、包容性和发展性让贵德人的观念发生了巨变。而观念的转变,让贵德迸发出了巨大的生机和无限的活力。吸引了八方游客,招来了国内外才子佳人,赋诗作画,对焦摄影、泼墨挥毫,丰富了内涵、拓展了外延。一篇篇佳作不断激起我要表达的欲望和要写一些什么的冲动,但面对硕果累累的、厚重的、发展的、创新的贵德,我明智地望而却步。

  多少次,品读刘水老师的《贵德十月》,从“贵德十月,层林尽染,丰润饱满,诗意盎然;贵德十月,在收获沉甸甸丰收果实的同时,也收获着金色的希望……”的精彩佳句中,跟随刘水老师行云流水的文笔,徜徉于贵德丰富而饱满人文历史、自然风貌和发展改变中。从贵德经济发展的一组组数字,各行各业鲜活的人物身上,跟着他们在各行业旅游、增长、变化,惊叹于贵德创造的一个又一个奇迹和贵德的壮阔之美、发展之美、创新之美……

  细细阅读王文泸老师的文章,体味老师笔下人们生活的味道,思考人生哲理,仰望老师的谦逊与品德。

  欣赏贵德书画、摄影老师们的佳作,徜徉于阿什贡七彩峰丛国家地址公园山的壮阔和秀美;涛翻浪涌,却清澈澄明的黄河以及贵德山魂水魄的大气磅礴和巨大魅力。

  贵德,在于我是一本读不完的珍藏版书,需要用一生去慢慢品读、去发现、去探索和珍藏。

相关推荐
  • 黄南州河南县光伏电站

    开工仪式现场   12月6日,黄河水电开发公司在黄南州河南县举行青海河南20兆瓦光伏电站开工仪式。中共黄南州委副书记、州人民政府州长多杰才让,黄河水电公司党组副书记、总经理谢小平,黄河水电公司副总工程师杨存龙,黄南州人民政府副州长朱小青,州政协副主席公保,州政府秘...

    2010-12-08 编辑:admin 5033
  • 今年海南州援建玉树恢复重建工作即将启动

      3月31日,海南州援建玉树恢复重建现场指挥部动员会在海南州会议中心召开。重建现场指挥部成员30余人参加了会议,分别由州直各部门负责人和各县水利、交通、财政等单位的干部抽调组成。 会议现场  会上首先由海南州建设局副局长更登加同志详细的介绍了自2010年7月正...

    2011-04-01 编辑:admin 4801
  • 49年后,四川甘孜州巴塘人将再拉二胡上北京

    巴塘弦子舞(摄影:卢皓)  今年国庆节期间,央视将走进巴塘,鹏城的小朋友们将与鞠萍姐姐一起放歌十月,这个活动结束后,巴塘人将再拉二胡上北京,与北京的将军合唱团登台演出,用富有特色的民间歌舞和巴塘的红色历史故事架起一道天桥,把洁白的哈达献给首都人民。   众所周知,巴塘且...

    2013-09-25 编辑:admin 5327
  • 邀您关注参与第六届极地圣音大型群星演唱会

      “第六届极地圣音大型群星演唱会”于2018年1月2日正式启动,会前的相关准备工作陆续开展。关于本次演唱会作品征集的通知也在当日发出,目前演唱会作品还在继续征集中,作品征集截止时间为2018年1月15日。请有全新藏语文艺作品的朋友们积极参与投稿,投稿作品请...

    2018-01-08 编辑:admin 5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