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西才让:《七扇门》

作者:本站原创 来源:青海湖网 时间:2010-08-20 09:13:00 点击数:


著名诗人扎西才让散文诗选《七扇门》封面

  日前,《七扇门——扎西才让散文诗选》由大众文艺出版社出版,纯色印刷。
  该诗集收录了作者1992—2010年所创作的90首散文诗。诗集由“边缘人”、“孤寂者”、“甘南行”、“伤心人”、“双亲泪”、“生命花”、“今生事”七部分组成,故名《七扇门》。作品对民族认同、寂寞内心、故土恋情、爱情悲歌、亲人憾恨、生命体验、人生琐事等方面作了个人体验式的表白,诗风独特,情调忧伤,内容涉及面光,情感抒发婉约,确实值得一读。
  扎西才让,又名杨晓贤,藏族,1972年生,甘肃甘南人。已在《诗刊》、《民族文学》、《散文诗世界》、《星星诗刊》、《散文诗》、《诗选刊》、《西藏文学》、《飞天》等国内报刊杂志上发表文学作品近三十万字,诗作入选多种年度诗选和总结性诗集,曾获诗神杯校园诗人奖、敦煌文艺奖、飞天十年文学奖和西藏文学年度作品奖。甘肃省少数民族作家协会会员。现居甘南,从事教育工作。

序一
何来

  八年前,我见过一本地方诗人自编的诗集:《甘南青年诗选二十人》,其中所展示的,是甘南年轻一些诗人的风貌。编者在这本诗选的前言中说:“精神总是以遗产的形式呈现的。整理这本集子时。我们更深地感到了这点。它还不是时间彻底淘洗过的事物。当我们整理它的同时.我们也感到了我们是在向它告别。”从这些话就可看出他们远非弄潮儿.也不是只有翅膀而没有趾爪的鸟。
  编者之一的扎西才让,就是他们中的佼佼者。他首先脚踏实地,然后才说翱翔天空。在激荡的浪花和泡沫下,他真实,坚定,是沉在最底层的沙粒。
1994年他从西北师大中文系毕业后。回到甘南在师范学校当教师。我隐隐觉得。他在气质上和丹真贡布有不少相似的地方。在他来说,诗并不是唯一的或首要的。生存和生活才是第一位的。现在有些写诗的人给人的感觉是一团虚幻的影子,而他却是一个真实的人。实实在在的儿子、丈夫、父亲、朋友和教师,然后才是诗人。
  在我们的交往中,谈诗的时间并不多。如果有说话的机会,一定更多的是交流对人生的探讨和感悟。当然,这种探讨和感悟.也借助于各自的诗。他从来不说那些谁和谁关系好,谁比谁会来事.谁比谁发得多.谁发在谁的前面一类“务诗在诗外”的话。他不是庸碌之辈。他的精神境界是高尚的、超迈的。他有一首《河流》,就是他精神境界的象征:“我不知道河流象征着什么,/但我明白了/容忍  宽厚  寂寞  反抗/汹涌着/咆哮着。挣扎着/这都是我在青海和甘南的/想象。想象的河流,/使我显得格外渺小。”其实,河流折射出来的,正是作者精神的图象:宽厚的容忍、挣扎和抗拒,汹涌着,咆哮着。
  扎西才让上大学时就开始写诗,也涉猎散文、小说。他在作品中自然地流露着他的精神和才华,从不故弄玄虚。《甘南一带的青稞熟了》、《甘南的牡丹》、《献辞》、《初恋》和长诗《一天》等都被读者赏识。组诗《生命的乐章》尤其令人难忘。“阳光不可能催醒万物/但它运载着光明和爱/我热爱高悬于我们头顶的/人类的父亲/那给予我们以信仰的火炉/我热爱那在大痛苦里的芸芸众生/我热爱光明的另一半:黑暗/因而睁开黑黑的眼睛”(《热爱》)
  他已经发表了不少有分量的作品,出一两本诗集绰绰有余。可到现在才出了这本薄薄的一册。我窃计,道理无非是:拿钱出诗集,就应该精益求精才合算;拿钱出不象样的东西,等于把钱往垃圾堆里扔,又坏了诗的“行情”。何苦来哉?
  是为序。

序二
李城

  扎西才让是人民教师,在甘南师范学校任教。他也是一个年轻而充满激情的藏族诗人。他在西北师范大学创办文学刊物《甘南》的时候,我在甘南报的文艺副刊当编辑。那时他正青春年少,假期里我们见面的时候,他不但穿着、举止“前卫”,而且思维敏锐,见解独到,令人刮目相看。他谈到毕业会回到甘南来,记得我提醒他,可能的话应该留在省城,那样对将来的发展有利。
可是,他最终还是回到甘南,在美丽的羚城安顿下来了。也许他是对的,甘南的高天厚土,历来是培育诗人的摇篮。一代又一代的诗人在此走过,留下了或深情或豪迈的隽永诗句,如同一颗颗珍珠,装扮着草原的美丽。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他的选择是对的,所有读诗的和不读诗的甘南人,都应该感谢他。实际上他已经做到了,而且正在超越着一个个先行者,在甘南群星闪烁的诗人当中,显得璀璨夺目。
  除了诗歌已经在全国藏族诗人中赢得盛名,他的散文诗也写得非常棒,《诗刊》上隆重推出过他洋洋洒洒的大篇幅组章。此外还写随笔,评论,小说。是的,评论,这甘南文学艺术界非常薄弱的部分,他试图用自己的努力加以填补。这无疑是一种奉献的性质,如同啄木鸟的工作,是为了森林中每一棵树木的健康。
  他的作品起点高,有层次,多在大刊物亮相,比如《诗刊》、《民族文学》、《诗神》、《星星诗刊》之类。他的主要诗歌作品收在他的专集《我的另类生活》里,部分作品与阿来、唯色、才旺瑙乳等八位著名藏族诗人的一起,集结为一本厚重的集子《前定的念珠》,属“玛尼石藏地文丛”之一。他的诗歌不时被选入全国年度好诗选以及其他合集,难以一一罗列。他得到的奖项也不少,比如敦煌文艺奖以及《飞天》、《诗神》等举办的大奖之类。
  他自称“黑脸扎西”,可他的脸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黑。他满头卷发梳也梳不展,如同黑色羊羔,显然那是藏人的特征之一。他走起路来步子迈得大,左右摇晃的幅度也不小,看上去一副天马行空的独特气质。他精力充沛,才思敏捷,往往是在别人掌灯伏案的时候,他已经扔了纸笔,到灯火辉煌处享受生活去了。只有一件事情令人费解,那就是他很怕喝酒,对有酒精度的液体一概敬而远之,使我这个好酒之徒每每对他“恨铁不成钢”。
  藏族诗人索木东开玩笑说,扎西才让是“一瓶啤酒醉三天”的人。这似乎与我们观念中的诗人大不一样。其实就是这样的“不一样”,造就了既是才华横溢的诗人、又是严以律己的好老师的扎西才让。诗人不一定非得成为“流氓”,没必要刻意去放荡不羁。他是个多才多艺的人,刚分派到甘南师范的时候我常去看他,他还写得一手不错的毛笔字,而且山水花鸟画也很像回事。可惜近年来工作任务重,曾经的诸多爱好许是忍疼割舍了。
  他刚大学毕业回到甘南,去玛曲草地上参加一个的笔会,是穿着一双美国大兵式的皮靴去的,使守着传统本分的作家诗人们大吃一惊。试想,面对那么多双审视的眼睛,他用细细的两腿拖着笨重的大头皮靴,橐橐地踩过夏季开满鲜花的草地,是一副多么难得一见的景象。
  如今他的箱子里是否还保留着那双怪异的皮靴?我没有问过。但我相信,值得保留的东西他会永远保留的,不会因为世俗的好恶而轻易放弃。我们确信,他手心里捏着的,是一枚金币而非股票。

后记:永不磨灭的爱的印记
扎西才让

  我想给我十八年的诗歌之旅画上句号。这个旅程,虽然有着沿途美好的风景可以让我长久地陶醉其中,但道路上的艰难困苦也给人带来了难以言述的心理压力。幸好这一天终于以这本散文诗集的编辑和印刷而悄悄地来了。
  既然是一个为了告别的宴会,在编辑这本集子时,我暗暗地告诫自己:要选个人诗作中自己喜欢且很少有他人痕迹的作品;要选有个人的语言特色的作品;要选表达了真情实意的作品;要选适于读者阅读且有再创造性的作品;要选具有图画美、建筑美和音乐美的作品。遵循着这五个标准,我在这本诗册里,汇集了90首短章,且给它们穿上了散文诗这一儒雅且不失美丽的外衣。
  现在想想,十八年,是多长的时间段啊!从热爱诗神到准备悄然离开,我多么像一个恋爱中的男人,那么倾心,那么伤感,那么无助。在缪斯的宫殿外守候了整整十八个忧郁的秋天,而今要无言告别,要渐行渐远,我不能不怀疑自己:真的能够远离她吗?
  是啊,真的能够远离她吗?想想引领我走上诗歌之旅的回族诗人敏彦文先生和文艺评论家邵宁宁先生,想想搀扶着我决然前行的诗人何来先生、散文诗家耿林莽先生、诗人蓝野先生、小说家金志国先生、散文诗家冯明德先生、藏族著名诗人唯色女士和散文诗家宓月女士,想想前行者丹真贡布、白华英、益西卓玛、尕藏才丹、贡卜扎西、贡保甲、江乾?丹智达和海洪涛等人的寂然背影,想想旅途中的伴侣阿信、桑子、完玛央金、李城、李德全、陈拓、瘦水、阿垅、杜娟、牧风和拉木栋智等人的醇厚歌声,想想后来者王力、王小忠、嘎代才让、唐亚琼、花盛和快乐燕子等人的淳美清音……道路艰险但充满神奇,队伍庞大而倍感温情。此时此地,选择是多么艰难,告别是多么不易。诗人徐志摩说:
          轻轻地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地来
          我轻轻地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现在终于感受到了诗人对康桥难以割舍的眷恋之情。旧事已如溪流,注入你的血液;故地已如精灵,化为你的魂魄。你真的能够远离她吗?
  无论如何,我还是有了在旅途中休息的打算。前方道路迷蒙,体力亟待恢复,心情需要调整。高洁如兰的屈子,作《离骚》而抒《九歌》,不也曾有过这样的短暂的迷离吗?才华横溢的何其芳,写《过客》而成《预言》,不也是掉头东去决然不回吗?
  况且除了对自己十八年的诗歌之旅进行梳理和小结之外,还需要对个人的未了之情有个了结,对关心和支持我的写作的亲人和朋友们有个交代。本着这几重目的,这本散文诗集就非常自然诞生了。
  现在,我要将这本集子献给我的父亲杨映东先生,多年来,他始终倾情于我的成长,关心着我的生活,支持着我的写作,以我的生命中的大树的形象,给我以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同时,我也献给故去多年的慈母,她大字不识一个,却知道读书对一个人的一生是如何重要。她以最朴素最执着的母爱始终影响着她的儿女。不知道现在她以怎样的形式存在着,我愿意把吹过我脸庞大微风当成她的温馨的呼吸,把我身边潺潺流过的溪水当成她的温情的絮语,把铺满甘南大地的五彩落叶当成她永不磨灭的爱的印记:
          我生命中的那些微光
          照过童年的草莓、少年的风车
          和几个夜归的农民
          我早已习惯于在外奔波
          咬着大拇指,偶尔留下思乡的眼泪
          可我就是不敢说出
          因为母亲早就离开了这个世界
          对于苟活于尘世中的她的儿女们来说
          秘密日益重要起来
  我还要将这本集子献给我的妻子,我们相濡以沫携手至今。她以第一读者的身份关注着我的写作生活,以蓝天和白云的形象始终美化着我的理想的天空,以充满激情的爱加速了我对诗歌写作生涯的回顾:
          什么也来不及想
          那八月的激情时光
          沙子一样堆了起来
          个人的孤独液体一样被爱抽尽
          什么也来不及说
          白银打造的日子越来越珍贵
          亡者的预言已暗化为蓓蕾
          什么也来不及做
          我欲抽身离开
          就已随风飘零
                       2010年4月30日

相关推荐
  • 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植根海南各族人民思想深处

    一年来,海南州各级党委政府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青海民族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

    2022-06-17 编辑:索南多杰 4243
  • 青海省《格萨尔》史诗研究所弘扬史诗文化 推进学术发展

    2009年,《格萨尔》研究工作在千载难逢的机遇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格萨尔史诗传统”被联合国批准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举世瞩目的研究课题,并且在《格》学专家和学者们的辛勤工作下取得了丰硕的成绩。 青海省《格萨尔》史诗研...

    2010-02-02 编辑:admin 5048
  • 海南州召开全州学校安全管理工作视频会议

      3月1日,海南州召开全州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州政府副州长、州委教育工作委员会第一副书记才让太参加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州委教育工委各组成委员单位,州财政局、州审计局、州消防队、州交警支队单位负责应邀到会,州属学校中层以上领导干部、班主任和各县委教育工...

    2012-03-05 编辑:admin 4433
  • 共和县藏语办-开展促团结联谊活动

      为进一步深入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月活动,促进干部群众间的交往交流交融,9月14日,共和县藏语办购买价值3000元的奖品赴拉乙亥麻村开展了 “送政策、献爱心、手拉手、促团结”联谊活动,县藏语办全体干部及联点村农牧民共计40余人参加。   活动开始前,共和县藏...

    2017-09-15 编辑:admin 13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