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吟高原,追求大美
作者:阿霞
来源:青海湖网
时间:2009-04-15 16:05:47
点击数:
行吟高原,追求大美
——格桑多杰诗歌研讨会上的发言
——格桑多杰诗歌研讨会上的发言
在藏族当代诗坛,老一代的诗人们所建构的藏族诗歌王国,具有磅礴恢宏的气势,热烈奔放的激情和思辨深沉的哲理。格桑多杰的诗歌创作无疑是上述风格的集中体现。格桑多杰是在新中国进入如火如荼的社会主义建设热潮时期走上工作岗位、步入文坛的藏族诗人。从写作身份上看,他首先是一个满腔热情的建设者,同时又是一个激情飞扬的民族歌者,以至于在走上重要的领导岗位时,还在以诗的深情讴歌时代,亲近土地、赞美人民。保持了对诗歌终极意义的追求和对人生价值的诠释。阅读格桑多杰既是一次次青藏高原自然景观的圣洁之旅,又是对有着优秀文化传统的民族精神的神圣拜谒,同时也是对民族诗歌美学的一场盛大巡礼、一种精神漫游。
一、高原意象与主旋律
意象在表现诗人主观情感、负载着客观物象的同时,是诗人情感的形式化符号,每一个诗人在进入诗的状态时,总有体现其情感意向的客观物象来复原诗人思接千载的思绪。格桑多杰的诗歌在寻找这种艺术形式时,自然而然的以具有高原品质的意象来承载真诚的情感,诗歌犹如一幅幅高原生活画卷的意义正是来自这些丰富生动的意象。事隔多年我们再读老诗人邵燕祥给格桑多杰的第一部诗集写的序时,首先也是诗歌所表现的独具魅力的高原自然景观吸引了诗人,说“我读着这一束诗稿,正是这位没有见过面但似曾相识的果洛州兄弟,以他时而雄浑、时而幽婉的歌声,引我走到了昆仑山下,江河源头。这是又壮丽又旖旎的山、河、草原。这是一个彪悍、朴实、勤劳的民族的家乡。”自古以来,诗歌美学和绘画美学都追求“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境界,格桑多杰在生养他的雪域高原走过的每一步,都会生发出对自然景观的由衷赞美,青藏高原在他笔下是如此美丽“丰美的牧草滴翠,春雨剪裁的绒毯,赛庆花芳香,赛马的轻尘飞扬。是石羊每晨第一个迎接地球的万道金光,在峭壁和雪海之间,大头盘羊在繁衍后代。”这是一幅多么优美和谐的自然状态,只有贴近生活、贴近土地才会有如此生动的发现。格桑多杰在诗中倾注的正是对这片土地的深情与热爱。在他行走高原,为民谋事的人生经历中,充满在他的视野中的就是雪山、草原、帐篷、牛羊。诗人在仰望神山,俯瞰神水的行吟过程中,他始终以自己肩负的职责为己任,关注民众、关心百姓,并把这种责任感和诗的感召力交织在一起,深入民间的过程也使他对高原民族的审美心理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他歌唱玛卿雪山:“依恋你的美丽,珍禽愿从您身边飞翔,爱慕您的雄伟,牧人愿为您献出歌声。”这样的表达使诗歌逐渐超越了对如画景观的自然描绘,上升到诗人情感的高处并和诗人所生活的时代精神结合在一起,成为歌唱生活、反映时代的强音。代表作《喳曲的传说》、《黎明分娩的新城》等表现的就是这种高扬的主旋律。代表着一代民族诗人和一个时代的完美结合,这种结合不是简单的回归,而是站在高原山水令人仰视的自然高度和藏民族文化所达到的精神高度来思索伟大时代到来时民族情感的依归问题,以热诚的主旋律和藏文化特有的表达方式的融合作为其作品的基调,具有了探寻终极意义的价值。
二、民族风骨与壮美气质
民族风骨是艺术家独有的情怀,风骨这一概念在中国文艺理论中论人也评作品,从刘勰到钟嵘都以风骨评画论诗,在重读格桑多杰的诗作时,风骨这个词就出现在我的脑海中,古人所谓:“诗以风骨为要,何以不论?曰:风含于神,骨备于气,知神气即风骨在其中。”(《清诗话》)格桑多杰的诗在气韵上体现出藏民族性格中耿直爽朗的气势,诗歌对物象的形神契合有准确的感悟和表现,在把握和展示藏民族独特的精神气质上可以说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在充分展示高原地域特色的同时,通过热烈奔放的激情的宣泄和含蓄蕴藉的语言的锤炼,在诗的情绪上形成了一种荡气回肠的豪迈感,形成了壮美的艺术风格。“我的肺腑是雪谷炽烈的热情,我的翅膀是故乡形象的生命;不掀开碧波群山要抱怨,不矫健高旋小雀也会怨恨。” “秋野的篝火似七彩霓虹,夜幕罩不住欢迎的翅翼,村村奏起邀请的舞曲,青稞酒在人们的手中传递。”这样的诗篇中,热诚的民族性格和隽永的抒情方式再造出民族诗人写作中特有的精神气质,外化为一种与生俱来的写作智慧。在格桑多杰的诗中有一首写给旅印藏胞的诗,民族性格中豪放壮美的气质又转换为一种忧伤的深情:“故乡的牛粪火比异地的炉灶温暖,巴塘的苹果比异国的奇花香甜;依山的乡音渗透阿妈思念的心声,傍水的笑语传送阿爸诚挚的目光。…禾苗绿了,不是长在祖先开垦的土地;青稞熟了,金色的果实流进他人的谷仓;收获的季节到了,你难道会忘记雅鲁藏布江的麦浪?”这种深情的诘问,既有同胞的情意也有手足的呼喊,爱之深痛之切,悯惜之情溢于言表。格桑多杰的诗歌在刚正严谨的风骨中贯穿了大气壮美的气韵,使诗歌具有了厚重的历史沧桑感。
三、诗性精神与诗意探索
格桑多杰是用完全诗化的目光抚摸家乡,触摸民族琴弦的,同时他的诗又以特有的激情和哲理感召着读者。雪域高原雄浑壮丽的自然和藏民族浸润了神性意识的诗性精神提升了格桑多杰诗歌的境界,赋予这些优美的诗歌挖掘不尽的诗意。同时藏民族文化尤其是民间口头传承艺术的优秀传统,象基因一样渗透在格桑多杰的诗歌中,增添了耐人寻味的艺术魅力。格桑多杰的人生是在十分忙碌的工作状态中度过的,难能可贵的是他在这种复杂繁琐的工作过程中,在解决和处理许多行政事务的过程中,始终保持着凡人的操守和诗人的敏感与良知,尽管没有诗意的栖居,却一直在诗性精神的光芒中探索诗意,追寻诗情,表达一个民族诗化的精神世界和审美理想。这种生存和写作的状态,对我们的启示意义也是深远的。
一、高原意象与主旋律
意象在表现诗人主观情感、负载着客观物象的同时,是诗人情感的形式化符号,每一个诗人在进入诗的状态时,总有体现其情感意向的客观物象来复原诗人思接千载的思绪。格桑多杰的诗歌在寻找这种艺术形式时,自然而然的以具有高原品质的意象来承载真诚的情感,诗歌犹如一幅幅高原生活画卷的意义正是来自这些丰富生动的意象。事隔多年我们再读老诗人邵燕祥给格桑多杰的第一部诗集写的序时,首先也是诗歌所表现的独具魅力的高原自然景观吸引了诗人,说“我读着这一束诗稿,正是这位没有见过面但似曾相识的果洛州兄弟,以他时而雄浑、时而幽婉的歌声,引我走到了昆仑山下,江河源头。这是又壮丽又旖旎的山、河、草原。这是一个彪悍、朴实、勤劳的民族的家乡。”自古以来,诗歌美学和绘画美学都追求“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境界,格桑多杰在生养他的雪域高原走过的每一步,都会生发出对自然景观的由衷赞美,青藏高原在他笔下是如此美丽“丰美的牧草滴翠,春雨剪裁的绒毯,赛庆花芳香,赛马的轻尘飞扬。是石羊每晨第一个迎接地球的万道金光,在峭壁和雪海之间,大头盘羊在繁衍后代。”这是一幅多么优美和谐的自然状态,只有贴近生活、贴近土地才会有如此生动的发现。格桑多杰在诗中倾注的正是对这片土地的深情与热爱。在他行走高原,为民谋事的人生经历中,充满在他的视野中的就是雪山、草原、帐篷、牛羊。诗人在仰望神山,俯瞰神水的行吟过程中,他始终以自己肩负的职责为己任,关注民众、关心百姓,并把这种责任感和诗的感召力交织在一起,深入民间的过程也使他对高原民族的审美心理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他歌唱玛卿雪山:“依恋你的美丽,珍禽愿从您身边飞翔,爱慕您的雄伟,牧人愿为您献出歌声。”这样的表达使诗歌逐渐超越了对如画景观的自然描绘,上升到诗人情感的高处并和诗人所生活的时代精神结合在一起,成为歌唱生活、反映时代的强音。代表作《喳曲的传说》、《黎明分娩的新城》等表现的就是这种高扬的主旋律。代表着一代民族诗人和一个时代的完美结合,这种结合不是简单的回归,而是站在高原山水令人仰视的自然高度和藏民族文化所达到的精神高度来思索伟大时代到来时民族情感的依归问题,以热诚的主旋律和藏文化特有的表达方式的融合作为其作品的基调,具有了探寻终极意义的价值。
二、民族风骨与壮美气质
民族风骨是艺术家独有的情怀,风骨这一概念在中国文艺理论中论人也评作品,从刘勰到钟嵘都以风骨评画论诗,在重读格桑多杰的诗作时,风骨这个词就出现在我的脑海中,古人所谓:“诗以风骨为要,何以不论?曰:风含于神,骨备于气,知神气即风骨在其中。”(《清诗话》)格桑多杰的诗在气韵上体现出藏民族性格中耿直爽朗的气势,诗歌对物象的形神契合有准确的感悟和表现,在把握和展示藏民族独特的精神气质上可以说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在充分展示高原地域特色的同时,通过热烈奔放的激情的宣泄和含蓄蕴藉的语言的锤炼,在诗的情绪上形成了一种荡气回肠的豪迈感,形成了壮美的艺术风格。“我的肺腑是雪谷炽烈的热情,我的翅膀是故乡形象的生命;不掀开碧波群山要抱怨,不矫健高旋小雀也会怨恨。” “秋野的篝火似七彩霓虹,夜幕罩不住欢迎的翅翼,村村奏起邀请的舞曲,青稞酒在人们的手中传递。”这样的诗篇中,热诚的民族性格和隽永的抒情方式再造出民族诗人写作中特有的精神气质,外化为一种与生俱来的写作智慧。在格桑多杰的诗中有一首写给旅印藏胞的诗,民族性格中豪放壮美的气质又转换为一种忧伤的深情:“故乡的牛粪火比异地的炉灶温暖,巴塘的苹果比异国的奇花香甜;依山的乡音渗透阿妈思念的心声,傍水的笑语传送阿爸诚挚的目光。…禾苗绿了,不是长在祖先开垦的土地;青稞熟了,金色的果实流进他人的谷仓;收获的季节到了,你难道会忘记雅鲁藏布江的麦浪?”这种深情的诘问,既有同胞的情意也有手足的呼喊,爱之深痛之切,悯惜之情溢于言表。格桑多杰的诗歌在刚正严谨的风骨中贯穿了大气壮美的气韵,使诗歌具有了厚重的历史沧桑感。
三、诗性精神与诗意探索
格桑多杰是用完全诗化的目光抚摸家乡,触摸民族琴弦的,同时他的诗又以特有的激情和哲理感召着读者。雪域高原雄浑壮丽的自然和藏民族浸润了神性意识的诗性精神提升了格桑多杰诗歌的境界,赋予这些优美的诗歌挖掘不尽的诗意。同时藏民族文化尤其是民间口头传承艺术的优秀传统,象基因一样渗透在格桑多杰的诗歌中,增添了耐人寻味的艺术魅力。格桑多杰的人生是在十分忙碌的工作状态中度过的,难能可贵的是他在这种复杂繁琐的工作过程中,在解决和处理许多行政事务的过程中,始终保持着凡人的操守和诗人的敏感与良知,尽管没有诗意的栖居,却一直在诗性精神的光芒中探索诗意,追寻诗情,表达一个民族诗化的精神世界和审美理想。这种生存和写作的状态,对我们的启示意义也是深远的。
相关推荐
藏历新年带动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旅游市场升温
今年的藏历新年恰逢农历春节,西藏自治区各地洋溢着节日气氛。在拉萨街头,除了转经朝佛的人群,游客的身影也较前两月多了起来。 广州游客梁发杰利用春节假期与朋友一起来到西藏。在酒店,藏族朋友向梁发杰献上哈达,奔放的藏族音乐、醇香的青稞酒、热情的藏族人,让第一...
2015-02-22 编辑:admin 6631藏族华热服饰上了“非遗”名单
近日,文化部公示了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藏族华热服饰榜上有名。 门源华热藏族的衣着,保留着游牧者袒露一臂、长宽大的特点,追求精美、华贵的古风。高级藏袍用的是锦缎挂面的白羊羔皮衣,贴身的内衣叫“晚裘”,使用金、银、铜等金属纽扣;袖子往往...
2008-04-02 编辑:admin 4860柴达木有色金属综合利用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月11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柴达木铅锌多金属资源高效利用及节能减排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成果获得200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柴达木铅锌多金属资源高效利用及节能减排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项目由西部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有色金...
2010-01-27 编辑:admin 7076“罗萨美朵”——冬季里最美的花
“罗萨美朵”也就是藏年花,在藏语里,“罗萨”是藏历新年,“美朵”是鲜花的意思。
2021-12-09 编辑:格日加 8892联系电话:0974-8512858
投稿邮箱:amdotibet@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