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着的诗人 勤劳的公仆
作者:角巴东主
来源:青海湖网
时间:2009-04-15 16:14:35
点击数:
执着的诗人 勤劳的公仆
——格桑多杰诗歌研讨会上的发言
——格桑多杰诗歌研讨会上的发言
青海长云散,春阳照雪山。在这春风拂面的季节,“格桑多杰诗歌作品研讨会”在美丽的高原古城西宁隆重召开了,我谨代表“青海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出席会议的各位领导、专家、诗人以及各界朋友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青海是中国诗和歌的摇篮之一,在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发源地,在苍茫的雪域高原,诗的圣灵之光,召唤着许多文人以诗歌的形式来表现青海的文化历史积淀,表现青海各族人民在传统文化疆域和现代文明世界的精神漫游,书写这片土地上神奇的山川河流和高原人宽广深邃的心灵世界,使诗的精神普及并渗透到我们的社会和生活之中。于是,青海出了很多优秀的诗歌作品,也出现了许多优秀诗人,格桑多杰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
文学创作是一项苦而又苦的差事。“文革”期间,多少作家、诗人曾为此吃尽苦头。可是格桑多杰却始终把文学创作当作自己一生的爱好和追求。他说,“面对时代,面对人生,面对自己民族文化的沃土,我没有理由袖手旁观。我愿做雪域高原上的一棵小草,用诗去传递信息,报告春天的到来,为大地返青,增添一点一棵小草的色彩。”因此,他十分珍惜点滴的时间和人生的年华,执着地坚持诗歌创作,即使在超负荷的领导工作和繁忙的行政事务中,也都勤耕不息,从未辍笔。几十年来,他创作了大量的诗歌作品,诗集《牧笛悠悠》、《云界的雨滴》等先后荣获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奖、文学创作一等奖及五省区藏族文学创作优秀奖等多项大奖。作品被编入《中国新文艺大系1976--1982(少数民族文学集)》等多部书中。
格桑多杰同志不仅是优秀的诗人,还是我们尊敬的领导和温良亲近的老大哥。他先后担任果洛州委宣传部长、州长、州委书记、省文联主席、省出版局长、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中共十二届和十三届中央候补委员、中央委员等要职。
在担任省文联领导期间,他把青海文学艺术的繁荣和发展,当作一项神圣的使命去加以实践。在工作中,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文艺工作方针政策,认真发挥文联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文艺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推进文艺体制改革,制定了一系列文艺发展规划和具体措施,优化文艺工作机制,大力扶持文艺创新和精品生产,突出特色,抓好重点。同时他还注重尊重文艺规律,尊重和保护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创造性劳动,紧密团结广大文艺工作者,采取多种形式,积极组织作家艺术家面向基层、深入生活、服务群众,在实践中汲取创作营养,开展文艺活动,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他还把竭诚为文艺家服务,坚持在服务中推动创作、凝聚人心、树立形象,依法维护文艺工作者的权益作为工作重点加以强化,自己虚心向文艺家学习,与文艺工作者交朋友,在政治上充分信任他们,创作上热情支持他们,生活上真诚关怀他们,努力做他们的知音和贴心人,从而形成了我省各艺术门类竞相发展、异彩纷呈的可喜局面,为繁荣青海文艺和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此,我要特别一提的是他为保护传承《格萨尔》史诗做出的巨大贡献,在他担任全省《格萨尔》工作领导小组组长23年间,他不仅发表了一批很有分量的研究论文,更重要的是在对史诗的抢救、说唱艺人的普查和保护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青海《格萨尔》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格桑多杰有一颗诚挚之心,怀着对文学的虔诚心理和对民族的深厚感情,不约而同地把探询的目光投向民族的沧桑历史和复杂的社会现实,通过对本民族苦难历程的追溯和对现实生存状况的描绘,传达出她们关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民族历史与未来,以及人类共同命运等多方面问题的深沉思考,充满着深厚的民族历史文化内涵,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共同构筑出中国文坛上的一道独特的文学风景。
他的诗歌之所以富于激情,充满魅力,历经几十年而不衰,是因为他将自己深深地、长久地扎根于人民的生活中,抒发群众的情感,唱出人民的心声,用高超的艺术表现力表达了自己和人民的思想追求,从而见证了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
同志们,诗歌是人类话语领域最古老的艺术形式,因而也是最具有生命力和感染力的艺术。无论过去还是现在,诗歌都是不可或缺的。它是滋润生命的雨露和照耀人性的光芒,只有它能用纯粹的语言,把一切所及之物升华为美。诗歌站在人类精神世界的前沿并且永远与人类精神生活中一切永恒的主题紧密相连。
少数民族文学是中国文学的主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作家、诗人在文学队伍中更是弥足珍贵,希望格桑多杰同志更上层楼,创作出更多更好的既保持民族性、又体现出时代性的精品力作,为推动青海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做出新的贡献。同时我们也衷心希望参加本次活动的各位诗人、专家多多为推动和繁荣青海的文艺创作出谋划策,为青海文学发展注入现代的精神和文化的动力。
最后,预祝本次会议圆满成功,祝大家身体健康、生活愉快、万事如意!
青海是中国诗和歌的摇篮之一,在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发源地,在苍茫的雪域高原,诗的圣灵之光,召唤着许多文人以诗歌的形式来表现青海的文化历史积淀,表现青海各族人民在传统文化疆域和现代文明世界的精神漫游,书写这片土地上神奇的山川河流和高原人宽广深邃的心灵世界,使诗的精神普及并渗透到我们的社会和生活之中。于是,青海出了很多优秀的诗歌作品,也出现了许多优秀诗人,格桑多杰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
文学创作是一项苦而又苦的差事。“文革”期间,多少作家、诗人曾为此吃尽苦头。可是格桑多杰却始终把文学创作当作自己一生的爱好和追求。他说,“面对时代,面对人生,面对自己民族文化的沃土,我没有理由袖手旁观。我愿做雪域高原上的一棵小草,用诗去传递信息,报告春天的到来,为大地返青,增添一点一棵小草的色彩。”因此,他十分珍惜点滴的时间和人生的年华,执着地坚持诗歌创作,即使在超负荷的领导工作和繁忙的行政事务中,也都勤耕不息,从未辍笔。几十年来,他创作了大量的诗歌作品,诗集《牧笛悠悠》、《云界的雨滴》等先后荣获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奖、文学创作一等奖及五省区藏族文学创作优秀奖等多项大奖。作品被编入《中国新文艺大系1976--1982(少数民族文学集)》等多部书中。
格桑多杰同志不仅是优秀的诗人,还是我们尊敬的领导和温良亲近的老大哥。他先后担任果洛州委宣传部长、州长、州委书记、省文联主席、省出版局长、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中共十二届和十三届中央候补委员、中央委员等要职。
在担任省文联领导期间,他把青海文学艺术的繁荣和发展,当作一项神圣的使命去加以实践。在工作中,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文艺工作方针政策,认真发挥文联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文艺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推进文艺体制改革,制定了一系列文艺发展规划和具体措施,优化文艺工作机制,大力扶持文艺创新和精品生产,突出特色,抓好重点。同时他还注重尊重文艺规律,尊重和保护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创造性劳动,紧密团结广大文艺工作者,采取多种形式,积极组织作家艺术家面向基层、深入生活、服务群众,在实践中汲取创作营养,开展文艺活动,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他还把竭诚为文艺家服务,坚持在服务中推动创作、凝聚人心、树立形象,依法维护文艺工作者的权益作为工作重点加以强化,自己虚心向文艺家学习,与文艺工作者交朋友,在政治上充分信任他们,创作上热情支持他们,生活上真诚关怀他们,努力做他们的知音和贴心人,从而形成了我省各艺术门类竞相发展、异彩纷呈的可喜局面,为繁荣青海文艺和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此,我要特别一提的是他为保护传承《格萨尔》史诗做出的巨大贡献,在他担任全省《格萨尔》工作领导小组组长23年间,他不仅发表了一批很有分量的研究论文,更重要的是在对史诗的抢救、说唱艺人的普查和保护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青海《格萨尔》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格桑多杰有一颗诚挚之心,怀着对文学的虔诚心理和对民族的深厚感情,不约而同地把探询的目光投向民族的沧桑历史和复杂的社会现实,通过对本民族苦难历程的追溯和对现实生存状况的描绘,传达出她们关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民族历史与未来,以及人类共同命运等多方面问题的深沉思考,充满着深厚的民族历史文化内涵,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共同构筑出中国文坛上的一道独特的文学风景。
他的诗歌之所以富于激情,充满魅力,历经几十年而不衰,是因为他将自己深深地、长久地扎根于人民的生活中,抒发群众的情感,唱出人民的心声,用高超的艺术表现力表达了自己和人民的思想追求,从而见证了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
同志们,诗歌是人类话语领域最古老的艺术形式,因而也是最具有生命力和感染力的艺术。无论过去还是现在,诗歌都是不可或缺的。它是滋润生命的雨露和照耀人性的光芒,只有它能用纯粹的语言,把一切所及之物升华为美。诗歌站在人类精神世界的前沿并且永远与人类精神生活中一切永恒的主题紧密相连。
少数民族文学是中国文学的主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作家、诗人在文学队伍中更是弥足珍贵,希望格桑多杰同志更上层楼,创作出更多更好的既保持民族性、又体现出时代性的精品力作,为推动青海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做出新的贡献。同时我们也衷心希望参加本次活动的各位诗人、专家多多为推动和繁荣青海的文艺创作出谋划策,为青海文学发展注入现代的精神和文化的动力。
最后,预祝本次会议圆满成功,祝大家身体健康、生活愉快、万事如意!
相关推荐
青海省大规模调整教育布局
为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促进教育均等化,青海省在西宁市和农牧区进行大规模教育布局调整。 近日,据青海省教育厅厅长王予波介绍,青海省农牧区教育布局调整试点在海南藏族自治州进行。目前,海南州已经统筹各类资金4.26亿元,集中新建和扩建了17所寄宿制学校。海南州中小学...
2009-12-07 编辑:admin 5549西藏各族各界群众庆祝奥运会胜利开幕
拉萨市城关区拉鲁居委会居民聚集在社区会议室收看北京奥运会开幕盛况8日晚上西藏各族各界干部群众用歌声和美酒来庆祝2008北京奥运会的胜利开幕。 8月8日下午5时,位于布达拉宫广场的西藏首个大型户外LED全彩电子显示屏正式启用后,群众就纷纷前往布宫广场一起收看...
2008-08-09 编辑:admin 4156《镶嵌在黄河臂弯里的巴域》一书已出版发行
作家道帏多吉编著的《镶嵌在黄河臂弯里的巴域》(藏羌彝文化走廊丛书)日前由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共分文化地标、地域概念、寻梦黄河、人文印迹、神话漫游、走笔清凉巴域六个章节。 该书作者以文化人类学的视野,对巴域大地进行田野作业式的调查,对其环境、...
2014-11-18 编辑:admin 3794感受藏家风情 天津首家青藏文化体验馆开馆
近日,位于北辰区宜兴埠镇六街文化中心的青藏文化特色体验馆开门迎客。这是天津市首家以青藏地区农副产品为主题的特色体验店,游客在这里既能体验青藏文化的独特魅力,又可品尝藏族特色美食。 这个青藏文化体验馆分为文化区和美食区。文化区的摄影墙记录青藏高原美...
2017-06-07 编辑:admin 3835联系电话:0974-8512858
投稿邮箱:amdotibet@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