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缤纷高地》之序——才旦

作者:才旦 来源:青海湖网 时间:2009-09-16 09:51:38 点击数:

《缤纷高地》封面
检察官出身的藏族作家仓生荣要出自己的文学作品集子,这实在是件可喜可贺的事情。农人春播,必有秋收,仓生荣在文学这片沃土上辛勤耕耘了多个春秋,也该到了丰收的季节。
    因了对仓生荣创作情况的了解和熟知,他要我为他的作品集写序,这使我感到有点惶恐。但最终无以推脱,只好勉为其难。
    对于仓生荣的文学创作情况,我是了熟于胸的,也起过“师”的指导作用,这一切源自于我们既是故乡人又是亲戚。
    大概是20世纪80年代,在果洛民师职教的我,突然收到仓生荣的一封信,其实,从青海民院毕业后分配至海南州贵南县工作的仓生荣,已是乡委副书记了。仓生荣在信中说,他选择并已走上了文学创作之路,问我走仕途与文学创作是否矛盾,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处理。在此之前,我们虽是同乡和亲戚,但我们接触似乎并不多,加上我从青海民院毕业时,他刚入学,所以我并不了解仓生荣爱好文学的情况。接到仓生荣的信,我对他的选择感到高兴,这是一种冥冥之中的殊途同归。我们是远房的甥舅关系,文学使我们走上了一条相同之路。作为外甥的仓生荣之所以给我写这封信,一来因为我们是同乡和亲戚,原先熟知;二来其时我已经在文学创作上小有成就,仓生荣是奔着我在文学创作上的这点“小有成就”求教而来的。
    对于仓生荣信中所提到的问题,我做了这样的回答:想走仕途就专心致志走仕途,别搞文学;想搞文学,就一门心思搞文学,别想仕途问题。我之所以做如此偏激的回答,是出于当时对文学的执着和狂热。上世纪80年代,正是文学的春天,千百万文学青年成浩荡之势狂热地拥挤在文学的羊肠小道上,文学成了时代的共同追求。我这里所说的搞文学,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兴之所致写写而已,而是成功,成名成家。我认为一个人做一件事不应一心二用,一心二用的结果是什么事也做不好。就当时而言,文学成了我等同仁的一种神圣的精神追求,在搞文学的同时又兼顾别样,一心二用,那是对文学的一种大不敬,是对文学的亵渎。
    对于我的这种由宗教式的狂热所演绎的有失偏颇的观点,同样对文学有着执著之情的仓生荣表示了接受。以后我们便有了更多的关于文学话题的通信。
    1990年初,我因工作变动调到了地处海南州的青海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而后不久,仓生荣也由贵商调到海南州检察院工作。我们终于相处到了一起,我对于仓生荣文学创作的指导由过去的通信变成了直接的面对面。说老实话,由于起步较晚,起点不高,仓生荣这期间写的东西并不怎么成熟,文学感觉并不怎么好。我对自己文学创作的感受是,除了写还是写,只有不停地写,才能提高自己,才能写出成功的作品。我将自己的“经验”传授给了仓生荣,叫他不停地写,这种写就是一种练。除此之外,要多读书,以充实自己的知识,从别人的作品中汲取营养,学到对自己的创作有用的东西。
    经过艰苦的自我训练,仓生荣的创作终于有了长足的长进,写出了后来刊发于《民族作家》的短篇小说《择莹》。如果说仓生荣过去所写的东西总是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缺点和不足而不尽如人意的话,那么这篇《择莹》在仓生荣来说是篇成功之作,无论是故事的构想,结构的布局,语言的叙述,情节的发展都是少有挑剔的,可以说,这是一篇一气呵成的作品。当我看完这篇小说,一种感觉油然而生:仓生荣终于写出了难以挑剔的作品了,这标志着他的创作已经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我在向仓生荣表示祝贺的同时,将他的这篇小说推荐给了在当时较有影响的新疆《民族作家》杂志,{民族作家》很快刊出了这篇小说,这也是仓生荣第一次在正规刊物上发表作品。
    这以后,仓生[荣陆续写出了一些作品,虽然有些作品还不那么尽善尽美,但整体质量趋于稳定,不少作品相继见诸报刊,有的还获得了文学奖。
    由于仓生荣在文学创作上的孜孜追求和所取得的成就,1999年经我(时任海南州文联主管文学的副主席)签字推荐,仓生荣被青海省作家协会批准纳为会员。加入省作家协会,这标志着仓生荣的文学创作得到了专业部门的认可,用文学界的行话说这是入“行”了,成了名符其实的作家。
    仓生荣这次结集出版的个人作品集《缤纷高地》,汇集了作者自从事文学创作以来的大部分作品,有小说,有诗歌,有散文,有剧本,有民间文学,涉猎了文学体裁的方方面面。由此可以看出,仓生荣是个多面手,尝试了各种文体的写法,体验了不同文体在写作中的感受,这是一种最好的自我训练和提高。
    小说是仓生荣这部十数万字作品集的重头戏,其份量占整个作品集的一半以上,这也是作者出版这本集子以检视自己创作成就的最主要目的所在;其次是诗歌,收录了作者自从事文学创作以来的主要篇什,代表了在诗歌创作方面的成就;再其次是散文,虽然作品集中收入的散文数量不多,但这些散文都是作者感情的真实流露,抒写和唱赞了自然的美,生活的美,人性的美;至于剧本、民间文学只分别代表性地收入了一篇作品,这也许是体现了作品集的“缤纷"特色吧。
    作品集的小说部分,共选了19篇小说。从体式上说,有中短篇小说,也有小小说;从题材内容上说,有反映家乡卓仓地区生活的《天头》、《财神》、《择莹》、《佛瓜》、《神碗》等;有反映法制生活的《采访记事》、《入狱前后》、《火火燕》、《啄木鸟二则》、《欢送会》、《苦练》 等;有反映牧区草原生活的《虫草》、《爷爷的故事》、《黑嘎》、《香猿 子》等。
    作者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工作在海南牧区,但从他的小说作品中可以看出,更多的篇什是写家乡卓仓地区生活的。文学是反映现实生活的,而现实生活包含的内涵是广泛的,既有对当下社会生活的总结,也有对过去旧生活的记写,而后一种更多的是回顾童年 生活和对家乡的忆恋,因为这种感情对一个喜欢用文学的手段反 映生活的作家来说几乎是刻骨铭心的。
    《佛瓜》可以说是作者小说中的精品,我曾为这篇小说写过一篇题为《宗教意识与文学主张的依存关系》的评论,我在评论中就这篇小说所表现的宗教意识和作者的文学主张之间的依赖和并存关系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在藏族文学创作中,离不开对宗教的反映,这是一种客观的文化现象,<佛瓜》正是这样一篇小说。小说通过讲述一个关于“佛瓜”的故事,揭示了现实生活中宗教与利欲的冲突一一有人借用人们对"佛"的崇拜心理和善良心愿骗取钱财。
    《佛瓜》的故事始终与宗教贯穿在一起,小说的题目很醒目地带上了一个“佛”字,使读者很容易联想到这个故事与“佛”一一宗教有关系。宗教本是个很神圣的精神现象,信仰者对其顶礼膜拜,视为信条,但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利欲熏心者不惜借用人们对佛的崇拜骗取钱财,这在宗教信仰者来说,实在是件“罪莫大焉”的事情。
    《天头》是一篇反映卓仓藏区婚嫁习俗的小说。小说以浓郁的地域特色,着力表现了卓仓藏区的婚俗风貌;《择莹》和《神碗》同样是两篇以不同风格表现卓仓藏域特色的小说,前者写的是在土地紧缺、提倡“火葬”的今天,实行土葬的人们如何对待葬人这件事的观念角逐以及利益冲突;后者写的是围绕一只祖传的“神碗”,发生在兄弟两个家庭之间的感情纠葛。
   《火火燕》、《啄木鸟二则》等几篇小小说,反映的全是法制题材的生活,作者工作在政法机关,写法制题材的生活,应该是他的强项。从这几篇作品所表现的内容,我们自然会看到作者在这方面的优势,正因为对这种生活的熟悉,所以小说写得得心应手。《啄木鸟》等两篇小说获得了最高人民检察院颁发的金鼎文学奖,这是作者在文学创作上获得的最高殊荣。
    作为一个作家来说,形成个人的创作风格,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作者多年来,一直遵循的是现实主义的传统创作手法,而这种传统风格,说到底就是如何写好“故事”。作者在延续这种创作手法的同时,却也对创作风格进行了别样的尝试,如《黑嘎》就是这样 一篇小说。如果我们在阅读时作较为细心的比较分析,就会发现这篇小说不同于作者以往的作品,无论是立意布局,结构谋篇,叙述方式,语言风格,都显出作品的“另类”性。
    就文学样式的特点来讲,诗歌是最能张扬个性、凸现情感的一种表现形式。按说,一个文学创作者,适合于把握哪种体裁,做小说家,还是做散文家或诗人,应由个人的情感个性、文学素养来决定。 而仓生荣在这方面似乎是个“全才”,小说、诗歌、散文都能来一手, 这对一个文学创作者来说是很可贵的。仓生荣的诗歌和他的小说一样,向样写得不拘一格,情感的泻露,激情的张扬,充满在字里行间,也使仓生荣把自己的思想通过诗的表现形式,流露在我们心灵的纸页上。写乡情,依旧是仓生荣诗歌表现的主题,而浓浓的乡情则更多的是立意于对家乡山水风情的唱赞上“我喜欢山坡上坚硬的灌术,我喜欢山川里碧绿的小草,我喜欢山谷中叮咚的泉水,我 喜欢山野间散布的花朵。”(《我喜欢》)“黄狗的吠声打不破夜的寂静,田野酣睡在白雪的植根之中,我是骏马寻找你丰美的槽栏,你是缰绳拴住我难羁的春心。”(《田野情歌》)无限的乡思化为诗人对家乡的浓浓深情:“我爱家乡的林荫小道,我舒畅的呼吸在那儿飘荡,白云欣赏着鸟语花香,暖风吹动着金色的麦浪。”(《乡思》)“三句话不离本行”,是现实生活中人们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的挚爱之情的总结,作为检察官的仓生荣,在用诗的手段表现情感和思想时,自然也忘不了对自己“本行”的唱赞和描述:“你选择了孤独和苍凉,也远离了名利的缠绕,在海拔三千多米的冰山雪岭上迎风怒放。你是日之灼光春之柔风从母腹催生,所以才有了绰约的身姿,以及让太阳和草原感动的容颜;你是秀山灵气大河风骨铸就,所以才有了冲破坚冰的意志,狂风恶雨因你的威严而颤抖。”(《冰山雪莲一一颂牧区检察官》)
    相比小说和诗歌创作,仓生荣的散文写得相对较少,但和他一贯的风格一样,他的散文依然写得精致而透着灵气,从内容而言,依然离不开唱赞家乡的山水人情这个主题。《青沙山,愿你常绿》等,用深情赞美了家乡的山和水。而《泪洒检察事业的欣慰}》。写一个藏族女检察官从事检察工作的不凡经历。
    综观仓生荣的作品集《缤纷高地》,给人以纯朴自然的感觉,收入集子的作品,大部分是公开发表的,也有的未能来得及发表,但其质量可以说都在同一水平线上。作家出作品集意在检视和总结自己的创作成果,在文学不景气的今天,除了名家之作,普通作家出书,其出版费用得自掏腰包,且很难找到销路。但仓生荣出书,并不是为了找销路赚钱,他是以平和的心态,将自己的创作成果展示给喜欢他的文学作品的朋友们,也以此了却自己期待已久的一种心愿。
    抛开文学的话题,现实生活中的仓生荣也是个性情中人,有时也喜欢跟朋友品酌两杯。而每当酒酣之时,既能歌又能舞,家族的歌舞传统强项,在他的身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婉转动听的家乡酒曲,在酒桌上博得阵阵喝彩,粗矿豪放的家乡藏舞,在酒场上奔腾飞扬。
    作为检察官的仓生荣,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在文学的田野里勤奋劳作了二十余载,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他奉献给大家的作品集《缤纷高地》,就是对所有关心他的人的丰厚回报,也是对自己创作的一次集中检视。愿年富力强的仓生荣,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来。
                                                        2009年3月20日于西宁 
相关推荐
  • 黄南州作家协会热贡艺术保护和发展论坛召开

    论坛会现场  日前,由黄南州文艺家协会和北京喜马拉雅影视译制公司联合主办的黄南州作家协会&ldquo;热贡艺术保护和发展&rdquo;论坛召开,来自黄南地区的30多位作家和民俗学家参加了此次论坛。 正在制作中的千米唐卡  会上,各作家学者以热贡文化艺术为主线就藏族唐卡艺...

    2011-10-14 编辑:admin 8406
  • 特色种植拓宽群众增收路

    来到位于贵南县塔秀乡巴塘农场的青稞种植基地,眺望无垠的绿野,16667公顷的青稞基地蔚为壮观。

    2022-05-11 编辑:索南多杰 5400
  • 海西天峻举办藏族民间传统手工艺品制作比赛

    海西天峻举办藏族民间传统手工艺品制作比赛  近日,天峻县龙门乡一社村委会举办了一次&ldquo;共产党好、总书记好,听党话、跟党走&rdquo;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暨藏族传统手工艺制作比赛。  相关领导围绕&ldquo;共产党好、总书记好,听党话,跟党走&rdquo;的主题进行了发...

    2018-05-22 编辑:admin 7320
  • 藏族青年歌手才文仁增首张母语单曲即将发行

    歌手才文仁增   藏族青年歌手才文仁增来自青海省黄南州尖扎县一个美丽的村庄,从小故乡的山造就了他质朴而豪爽的性格;故乡的水酿造了他动听而独特的嗓音。凭着对音乐的狂热和对梦想的执着,放弃一切用生命去歌唱。在他追寻梦想的过程中曾参加省内各种晚会的演出,同时2007...

    2013-08-06 编辑:admin 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