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的珍贵财富:我国共有石窟寺和摩崖造像5986处
作者:刘莉
来源:中国西藏网
时间:2021-12-28 11:33:57
点击数:
12月24日,国家文物局召开“十四五”石窟寺保护与考古工作会,公布了全国石窟寺专项调查结果:全国共有石窟寺2155处,摩崖造像3831处,共计5986处。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出席会议并讲话,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出席会议。
图为精美的石窟寺造像与壁画 国家文物局供图
李群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物工作,就石窟寺保护利用发表重要论述,作出重要指示批示,深刻阐明石窟寺的重要价值和做好石窟寺工作的重大意义,为更好推进石窟寺保护利用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十四五”时期全面推进石窟寺保护利用工作,要提高认识、统一思想,聚焦问题、合理谋划、系统推进、全面提升,深刻认识石窟寺工作的重要性和政治意义,走出一条具有示范意义的石窟寺保护利用之路。
宋新潮指出,面向“十四五”新征程,各地文物部门要高度重视石窟寺保护利用,完善石窟寺工作计划、开展抢救性保护、守好安全底线、加强机构队伍建设、深化考古研究、发挥科技支撑作用、强化工程管理、提高展示水平,全力推动石窟寺保护利用高质量发展。
图为西藏自治区开展石窟寺调查 国家文物局供图
据介绍,此次全国石窟寺专项调查,是一次史无前例的大调查,历时9个多月,由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320支调查队伍,500余家文博单位、高校和企业,2440余名专业人员共同参与,共复查“三普”石窟寺及石刻10845处,核定全国石窟寺及摩崖造像5986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共288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17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285处,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3361处,另有新发现635处。不仅对全国石窟寺摸清了家底,也是对石窟寺健康状况的大体检,更是石窟寺大保护的新开始。
图为甘肃省开展石窟寺调查 国家文物局供图
在我国,石窟寺分布广泛、规模宏大、体系完整,是我国极具代表性的重要文化遗存,是我国文物的重要组成部分。石窟寺集造像、壁画、建筑于一体,历史底蕴雄浑厚重,文化内涵博大精深,艺术形象美轮美奂,体现了中华文化特征、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色,反映了中外文明交流融合和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的历史源流,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图为青海省开展石窟寺调查 国家文物局供图
近年来,在各级文物部门、石窟寺保护管理机构、考古机构、科研院所以及高校文物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不断做好顶层设计,加强机构建设,完成专项调查,编制专门规划,重点工作全向发力、全面推进,我国石窟寺各项工作取得明显进展。
图为工作人员在悬崖绝壁上开凿的石窟寺中开展调查 国家文物局供图
据了解,“十四五”时期,针对在我国石窟寺保护与考古工作,已形成一系列思路和举措:要立足价值发掘,做好大研究,深化多学科合作研究模式,推进重点区域重点石窟寺考古,推动重点石窟寺考古资料发表和成果转化;要坚守石窟安全,抓好大保护,建设国家石窟寺资源数据平台,分级分类开展石窟寺保护,提升石窟寺科技支撑能力,推动石窟寺预防性保护和防灾减灾,打造石窟寺安全创新体系,守护石窟寺本体安全,实现石窟寺保护、研究、科技互联互通;要融入社会发展,做好大利用,融合整合石窟寺资源,推动重要石窟寺展示提质,促进石窟寺更好融入生活、服务人民,拓展石窟寺国际交流合作平台,促进流失石窟寺文物追索返还;要培养专业队伍,建设大平台,持续加强石窟寺人才培养,加强机构建设,健全国家和区域两级石窟寺协调保护研究机制,打造石窟寺保护研究大平台。
国家文物局相关司室负责同志在北京主会场参加会议。部分石窟寺重点省份文物部门、石窟寺保护管理机构、科研机构、考古院所、高校等代表以线上形式参加会议并作交流发言。(中国西藏网 记者/刘莉)

李群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物工作,就石窟寺保护利用发表重要论述,作出重要指示批示,深刻阐明石窟寺的重要价值和做好石窟寺工作的重大意义,为更好推进石窟寺保护利用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十四五”时期全面推进石窟寺保护利用工作,要提高认识、统一思想,聚焦问题、合理谋划、系统推进、全面提升,深刻认识石窟寺工作的重要性和政治意义,走出一条具有示范意义的石窟寺保护利用之路。
宋新潮指出,面向“十四五”新征程,各地文物部门要高度重视石窟寺保护利用,完善石窟寺工作计划、开展抢救性保护、守好安全底线、加强机构队伍建设、深化考古研究、发挥科技支撑作用、强化工程管理、提高展示水平,全力推动石窟寺保护利用高质量发展。

据介绍,此次全国石窟寺专项调查,是一次史无前例的大调查,历时9个多月,由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320支调查队伍,500余家文博单位、高校和企业,2440余名专业人员共同参与,共复查“三普”石窟寺及石刻10845处,核定全国石窟寺及摩崖造像5986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共288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17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285处,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3361处,另有新发现635处。不仅对全国石窟寺摸清了家底,也是对石窟寺健康状况的大体检,更是石窟寺大保护的新开始。

在我国,石窟寺分布广泛、规模宏大、体系完整,是我国极具代表性的重要文化遗存,是我国文物的重要组成部分。石窟寺集造像、壁画、建筑于一体,历史底蕴雄浑厚重,文化内涵博大精深,艺术形象美轮美奂,体现了中华文化特征、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色,反映了中外文明交流融合和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的历史源流,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近年来,在各级文物部门、石窟寺保护管理机构、考古机构、科研院所以及高校文物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不断做好顶层设计,加强机构建设,完成专项调查,编制专门规划,重点工作全向发力、全面推进,我国石窟寺各项工作取得明显进展。

据了解,“十四五”时期,针对在我国石窟寺保护与考古工作,已形成一系列思路和举措:要立足价值发掘,做好大研究,深化多学科合作研究模式,推进重点区域重点石窟寺考古,推动重点石窟寺考古资料发表和成果转化;要坚守石窟安全,抓好大保护,建设国家石窟寺资源数据平台,分级分类开展石窟寺保护,提升石窟寺科技支撑能力,推动石窟寺预防性保护和防灾减灾,打造石窟寺安全创新体系,守护石窟寺本体安全,实现石窟寺保护、研究、科技互联互通;要融入社会发展,做好大利用,融合整合石窟寺资源,推动重要石窟寺展示提质,促进石窟寺更好融入生活、服务人民,拓展石窟寺国际交流合作平台,促进流失石窟寺文物追索返还;要培养专业队伍,建设大平台,持续加强石窟寺人才培养,加强机构建设,健全国家和区域两级石窟寺协调保护研究机制,打造石窟寺保护研究大平台。
国家文物局相关司室负责同志在北京主会场参加会议。部分石窟寺重点省份文物部门、石窟寺保护管理机构、科研机构、考古院所、高校等代表以线上形式参加会议并作交流发言。(中国西藏网 记者/刘莉)
相关推荐
羊同部族名称释义
羊同是隋唐时期羌人部族名称。有大、小羊同之别。大羊同在今西藏阿里地区;小羊同在西藏北部及青海境内黄河河源一带,与大羊同接壤。羊同以游牧为业,辫发毡裘。唐太宗贞观五年(631年)遣使朝贡。约在公元633年,松赞干布率兵进攻羊同,羊同遂成为吐蕃属部。 ...
2007-11-17 编辑:admin 10960西藏罗布林卡完成1000余函古籍普查
截至目前,罗布林卡已完成5座宫殿1000余函古籍普查登记和可移动文物普查,其中普查鉴定国家一级文物古籍57函。
2020-04-29 编辑:青阳卓玛 9068阿坝县将努力发掘以藏传佛教为主的宗教文化
“十二五”期间,四川省阿坝县将努力发掘以藏传佛教为主的宗教文化、高原湿地为主的生态景观、红军长征历史文化、安多藏区民俗风情文化的旅游景区和旅游产品的开发,壮大旅游主导产业。到2015年,该县力争将旅游人数达到30.1万人次以上,旅游总收入达到31424...
2012-02-27 编辑:admin 6753西藏建首个大型户外显示屏直播北京奥运
位于拉萨市布达拉宫广场的西藏首个大型户外LED全彩电子显示屏目前正在进行收尾建设工作,预计8日拉萨市民和游客能在布达拉宫这处世界文化遗产的脚下欣赏到北京奥运会开幕式。 记者从西藏自治区旅游局了解到,这个大型户外LED全彩电子显示屏是宣传西藏旅游的样板工程,显示屏高10...
2008-08-07 编辑:admin 5809联系电话:0974-8512858
投稿邮箱:amdotibet@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