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博物馆,让你“触摸”千年丝路文明
作者:汪伟、白玛央措
来源:新华社
时间:2025-05-22 08:01:28
点击数:
石砌的墙体,封土每隔1米便用穿木隔开,由下至上依次排开……走进青海省海西州民族博物馆,细致复刻的血渭一号大墓,让人身临其境。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热水联合考古队队长韩建华表示,血渭一号大墓墓室外边有3层台基,从底部到封土顶上,测量总高度是12米。3层台基是3米,封土是从最上层台基起算,刚好9米。整个高9米的封土中,每1米就有一层平铺的穿木。
带有多元文化符号的文物,是热水墓群的重要价值。据介绍,血渭一号大墓曾出土350余件丝绸残片,其织造工艺和纹样具有多源性。
这件王冠出土于海西州乌兰县泉沟一号墓,距热水墓群160余公里。有学者认为,这件王冠前的冕旒或许受到中原影响,配套的鋬指金杯则融合了中亚艺术风格,王冠上镶嵌有绿松石、青金石、玻璃、石榴石和珍珠等,是丝绸之路青海道商贸往来的实证。
丝织品、金银器、棺板画……一件件展陈的精美文物,以实证形态记录着千年前不同文明交流的细节。这是文明的记忆,这是历史的回响。
5月19日是中国旅游日,海西州民族博物馆通过还原热水墓群部分墓葬、展陈出土文物,向游客展示千年前的丝路盛景。

这是海西州民族博物馆内复原的血渭一号大墓墓室。(新华社记者 张龙 摄)
海西州民族博物馆讲解员李雪睿介绍,热水墓群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热水乡境内,因特殊墓葬形制及珍贵出土文物而著称。除血渭一号大墓外,这片区域还分布着2018血渭一号墓、“羊圈墓”等重要墓葬。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热水联合考古队队长韩建华表示,血渭一号大墓墓室外边有3层台基,从底部到封土顶上,测量总高度是12米。3层台基是3米,封土是从最上层台基起算,刚好9米。整个高9米的封土中,每1米就有一层平铺的穿木。
带有多元文化符号的文物,是热水墓群的重要价值。据介绍,血渭一号大墓曾出土350余件丝绸残片,其织造工艺和纹样具有多源性。
2018血渭一号墓共出土金银器、铜器、铁器、漆木器、皮革、玉石器、玻璃器及纺织品等各类文物1000余件。头戴冠饰的武士张弓拉弦、策马奔腾,两根粗辫子在脑后……这是出土于此墓中的骑射形金饰片。专家分析,其中的联珠纹饰是从波斯萨珊王朝的装饰形式中吸收过来的唐代流行花式。

这是珍珠冕旒龙凤狮纹嵌宝石王冠。(新华社记者 李占轶 摄)
海西州民族博物馆内的恒温展柜中,还陈列着一顶珍珠冕旒龙凤狮纹嵌宝石王冠。冠体上翼龙昂首、立凤振翅、双狮威严,珍珠冕旒如星垂落,十分精美。这件王冠出土于海西州乌兰县泉沟一号墓,距热水墓群160余公里。有学者认为,这件王冠前的冕旒或许受到中原影响,配套的鋬指金杯则融合了中亚艺术风格,王冠上镶嵌有绿松石、青金石、玻璃、石榴石和珍珠等,是丝绸之路青海道商贸往来的实证。
丝织品、金银器、棺板画……一件件展陈的精美文物,以实证形态记录着千年前不同文明交流的细节。这是文明的记忆,这是历史的回响。
相关推荐
纪录片喜马拉雅大淘金
纪录片《喜马拉雅大淘金》为中法联合制片,已在多个国家播出,获奖无数。影片表面上反映的是极端苦寒地区人类的生存,实质上更想表达的是关于梦想和宿命的故事。 冬虫夏草,是人们熟知的珍贵药材,而对于它的挖掘过程,很多人并不了解。2012年8月17日,纪录片《喜马拉雅大...
2013-02-26 编辑:admin 24801海南藏族自治州藏语言文字工作条例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保障和促进藏语言文字的学习、使用、规范和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通用语言文字法》和《海南藏族自治州自治条例》的有关规定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藏语言文字是自治州...
2009-09-22 编辑:admin 20427藏族导演卡布:像素为媒“重构”西藏
提起西藏,一万个人眼中有一万个符号代表。你是否曾经想过,这些不同符号的排列组合可以得到一个全新的数字洪流之中的“潮流”之作呢?10月6日晚,在拉萨雪鹰通用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开幕的卡布《T-bit》地景艺术揭幕仪式上,藏族导演卡布给我们带来了认识西藏的全新视角。...
2023-10-19 编辑:索南多杰 4964海南藏族自治州数字图书馆开馆
7月18日,海南州数字图书馆开馆仪式在共和县城北新区举行。数字图书馆的开放,契合了全州人民的阅读需求,也标志着我州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迈上了新台阶。
2023-07-18 编辑:索南多杰 5792联系电话:0974-8512858
投稿邮箱:amdotibet@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