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布旺丹

色达佛学院

藏区调研
曾兼任中国民族学会学会副秘书长、中国民族文学学会副秘书长、《格萨尔》学会秘书长、中国宗教学会理事、中国西南民族学会理事等职。
一)主要作品:
著作:
1)《生命之轮-藏传佛教的活佛转世》,青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于2001年由台湾大千出版社再版
2)《西藏的传统商业和手工业调查研究》(合著)1994年,中国藏学出版社
3)《西藏地方与中央政府关系史》(合著)1995年, 西藏人民出版社
4)《西藏人权研究》(合著) 中国藏学出版社1996年12月
论文:
《苯教大圆满起源、形成和发展》载《西藏研究》1996年
《苯教称谓辨析》载《青海社会科学》1994年第4期
《藏传佛教的女性观》在《中国藏学》载1993年
《藏传密教的女性观》载《佛学研究》1995年第5期
《16法与15世纪的藏族社会》载《民族研究》1993年第一期
《也谈活佛转世》载《藏族哲学思想研究》1990年, 北京民族出版社
《冈底斯山及其神秘文化》载《中国西藏》1999年(汉、藏文版)
《大译师仁钦桑布和藏传佛教的护法神》(藏文版)
《智态化-作为一种叙事类型》载《格萨尔文化在康北》2007年11月
《关于《格萨尔》的文化品牌与文化语境问题》载《格萨尔文化在康北》2007年11月
《格萨尔史诗与格萨尔其人 》 载《格萨尔研究》2001年版
《一个天才艺人的叙事智慧》载《格萨尔研究》2006年版
《格萨尔中的马文化》载〈格萨尔研究集刊〉第五集,2004年,民族出版社
《伏藏格萨尔刍议》载〈格萨尔研究集刊 〉第六辑
《雪中天骄-牦牛》载《西藏民俗》2004年总第116期
译文:
《藏族文献分类大观》载《西藏研究》(英译汉)
《1709年的一份苯教年历》载《中国藏学》(藏文版)(英译藏)
(日)山口瑞凤著《(1963—1973)日本的藏学研究》
(日)松本史朗著:《(1973—1983)日本的藏学》
《关于苯教中的几个问题〉载《中国藏学》(英译汉)
《佛教对印度科学与政治的影响》载《民族译丛》1992年第2期
书评:
《第一部系统研究藏传佛教思想的佳作》载《光明日报》(1993年1月12日)
散文:
《警钟》 载《日月山》1991年1月 (藏文)
大学生基层教育支援团
青海民族大学藏学院达瓦老师参加讨论会 首届藏族大学生基层教育支援团教育论坛于3月31日在青海民族大学隆重召开。 该论坛由青海民族大学藏族大学生基层教育支援团主办,此次论坛会由该校600多位师生参加,15名师生就目前藏区母语消退现象和基层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等为...
2011-04-12 编辑:admin 7834雄伟的布达拉宫
布达拉宫秋色 白云下的布达拉宫 布达拉宫一角 布达拉宫一角 布达拉宫一角 布达拉宫夜色 布达拉宫夜色 布达拉宫一角 布达拉宫一角 布达拉宫一角 布达拉宫一角 布达拉宫一角 布达拉...
2007-12-19 编辑:admin 8732海南州妇联八大举措助力“巾帼脱贫行动”
州妇联、州扶贫局联合出台了《关于在打赢脱贫攻坚战提前实现整体脱贫中开展“巾帼脱贫行动”实施方案》,坚持“扶贫+扶智”、“输血+造血”根本原则,开展“巾帼脱贫八大行动”,充分发挥在脱贫攻坚中妇女的半边天作用和妇联组...
2016-06-30 编辑:admin 8290贵德美景 春花烂漫
2019-12-05 编辑:admin 11586-
格萨尔研究
诺布旺丹:《格萨尔》史诗的个体记忆形态及其建构
《格萨尔》个体记忆形态是作为其文本的传承方式或传承载体形式出现的具有多类型特征。个体记忆在其演述形态上除了具有史诗集体记忆时代的共享性特征外还具有集体记忆的重构性特点。...
2022-02-09 诺布旺丹 6071 -
综合
诺布旺丹博士受邀做客青海师大“藏学论坛”
4月29日下午四点青海师范大学北院田家炳学术报告厅如期举办“师大藏学论坛&dquo;学术讲座(第十一)。此次学术讲座邀请了全国《格萨尔》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中国社科院民族文学所藏族文学研究室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诺布旺丹博士。诺...
2014-05-05 忠格草 8584 -
综合
格萨尔学者诺布旺丹在青海指导工作
《格萨尔》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诺布旺丹 近日全国《格萨尔》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格萨尔学者诺布旺丹在青海省《格萨尔》史诗研究所资料室考察并指导工作。 考察期间诺布旺丹说:“青海是从事《格萨尔》史诗的搜集、整理、翻译、研究、出版等工...
2011-05-09 恰嘎•觉如 8533
联系电话:0974-8512858
投稿邮箱:amdotibet@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