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萨尔从草原走向网络
作者:罗云鹏
来源:中国新闻网
时间:2014-09-24 15:03:00
点击数:

从草原走向网络的《格萨尔》史诗
“《格萨尔》说唱艺术发展至今已超出英雄史诗的范畴,不仅是藏族传统文化、知识、信仰的重要载体,也是世居雪域民族间交往的见证,现在从草原到网络均有格萨尔文化印记,这是格萨尔文化发展的历史最好时期”,23日,青海省格萨尔研究所所长黄智告诉记者。
《格萨尔》史诗是世界上篇幅最长的英雄史诗,也是人类口头艺术的杰出代表。其不仅流传于中国的藏族、蒙古族、土族、裕固族以及纳西族等民族之中,还在蒙古、不丹、尼泊尔等国及巴基斯坦、印度、俄罗斯的部分地区传播。据不完全统计,格萨尔共有一百多万诗行、两千多万字,比《伊利亚特》、《奥德修记》、《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吉尔伽美什》等世界五大史诗的总和还要长,2006年,中国将其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于2009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黄智从事格萨尔研究工作20年有余,他介绍,中国“格萨尔”抢救、保护工作始自上世纪50年代开始,80年代初成立专门的保护机构,20世纪初,中国《格萨尔艺人桑珠说唱本》的录音整理和编辑出版工程,创造了世界史诗领域个体艺人说唱史诗的最长记录,另外,西藏首个格萨尔王多媒体资源库现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目前来自西藏北部地区的5名说唱艺人的作品、唱腔等资料已完成入库工作。
“格萨尔是以‘活态化’的形式传承发展,艺人不仅靠口耳相传,还有神授、圆光、掘藏、顿悟、智态化等独有史诗传承类型”,中国社科院民族文学所藏族文学研究室主任诺布旺丹说。
“随着一批格萨尔说唱艺人的老去以及现代文明对藏民族生产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的改变,格萨尔文化的生存环境受到了巨大冲击”,黄智说,“现在《格萨尔》史诗研究、挖掘和整理已有突破,我们借助了影视人类学的研究方式已经记录了一批格萨尔艺人说唱、格萨尔文化符号,并将这些内容上传至网络,为今后《格萨尔》史诗研究提供了基础”。
玛域格萨尔网是中国首个格萨尔文化数据库网络平台,该网站创办人多杰坚措表示,互联网的新鲜血液注入《格萨尔》史诗研究之中有利于《格萨尔》史诗文化的抢救、保护、继承和发扬,也使得格萨尔文化的影响力借着现代化的传播渠道发挥更加便捷高效的作用。
“《格萨尔》是我们藏族人的宝贝,格萨尔王统一不同部落,带来各民族和平和友好,这值得继承和发扬。”中国目前唯一的格萨尔圆光艺人、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格日寺才智仁波切说。
青海省格萨尔研究所助理研究院巷欠才让认为,现代化的保护使古老的格萨尔重焕生机,但格萨尔的故事仍然是它最厚重的底色,在漫长的岁月中,格萨尔的故事将被不断传承。
相关推荐
香格里拉阳春三月漫天雪
李东红/摄当迪庆"三江并流"峡谷四处是鲜花盛开、杨柳抽丝、麦苗青青的时候,在海拔3300米的迪庆香格里拉高原上,寒气正向大地扑来,天空苍茫灰暗不见阳光。3月31日一早,纷纷扬扬的雪花竟然遮住了人们的视线,这场阵雪虽然没有堆积很厚,但使人又一下子回到了冬天。 ...
2009-04-03 编辑:admin 7030人贩子
一尼玛坐在土炕上。在他面前的矮脚四方木桌上,放着一碟切成了块的锅盔馍馍和一碗用伏砖茶熬得很浓酽的清茶。尼玛喝一口清茶,吃一嘴馍馍,便朝着窗外的院子里看一眼。院子里,他的老婆达娃忙碌着,正在做他现在吃的这种锅盔馍馍。她把一个做成了圆饼状的面团从厨房里捧出来,放进...
2008-03-07 编辑:admin 8083罕见!四川省甘孜新龙确认七种野生猫科动物
在甘孜新龙发现的雪豹 在甘孜新龙发现的豹猫 在甘孜新龙发现的豹 四川生物多样性的魅力,多年来一直被大熊猫的光芒所遮掩。 11月13日,成都商报记者从四川省野生动物资源调查保护管理站(以下简称省野保站)获悉,甘孜州新龙县猫科动物调查工作完成内外业调查,经整理,此...
2017-11-15 编辑:admin 9090拉萨2016春节藏历新年电视联欢会已录制完成
拉萨2016春节、藏历火猴新年电视联欢会经过紧张有序的筹备组织和领导专家的严格审查,于1月9日—10日在拉萨市群众文化体育中心正式录制完成。 拉萨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占堆,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觉根,副市长吴亚松,市政协副主席次仁平措莅临晚会现场指导工作,看...
2016-01-28 编辑:admin 6752联系电话:0974-8512858
投稿邮箱:amdotibet@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