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洛藏戏:马背上驰骋着格萨尔的身影

作者:佚名 来源:西海都市报 时间:2020-04-17 10:29:13 点击数:
              盛夏的玛域果洛生机无限,连绵起伏的黛青色山脉,犹如一条条丝带飘荡在天地之间,一望无际的草原上,一场精彩的赛马会正在举行,在此起彼伏的喝彩声和呐喊声中,骑手们尽情展示着自己精湛的骑术。这万马驰骋、人潮涌动的壮观场面,和一百多年前别无二致……
  那时的果洛部族间,经常会举行赛马会,为了表达对英雄格萨尔的敬意,草原上的百姓便以辽阔的草原为背景,用古老的藏戏,将格萨尔的英雄事迹搬上了马背,这成为了《格萨尔》马背藏戏的源头。
  如今,《格萨尔》马背藏戏已被国务院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得到了良好的发展。

  草原大地上演马背藏戏
  藏戏大约起源于六百多年前,被誉为藏文化的“活化石”。藏戏的种类繁多,其中《格萨尔》马背藏戏,集中体现了藏族古典文学、音乐、舞蹈、马术表演等艺术形式,是藏戏艺术中一道别样的景观。
  据了解,马背藏戏始创于果洛夏仓地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逐渐在藏区传播开来。表演马背藏戏的演员多由僧人担任,所有情节均在草原上露天完成。每逢重大节日或特殊时刻,演员们就会穿上传统服装,骑上骏马,在宽广的草原上用独特的方式演绎格萨尔王诞生、征战、返回天界的故事,《赛马称王》《霍岭大战》等经典故事,是马背藏戏中经常能看到的片段。
  马背藏戏以雪山、江河为背景,以草原大地作舞台,艺人们用丰富多变的唱腔和舞蹈动作,来表现不同的人物以及人物不同的情绪,风格独特,气势恢弘。

  夏仓《格萨尔》马背藏戏团团长的夙愿
  在果洛,说起《格萨尔》马背藏戏,就不得不说起甘德县夏仓《格萨尔》马背藏戏团以及该藏戏团团长瓦泰·普尔多。
  出生于1949年的普尔多,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果洛马背藏戏的传承人。他的叔叔不仅是果洛小有名气的学者,也是当地最早表演马背藏戏的人。普尔多4岁时便拜他叔叔为师,学习马背藏戏以及文字、绘画等,从小在马背藏戏的熏陶下长大。作为格萨尔风物最集中的地方,果洛地区保留着很多种《格萨尔》演绎形式,但在普尔多看来,马背上表演的独特方式,对他具有更强的吸引力。
  普尔多跟随叔叔学习马背藏戏6年,这6年中,他熟悉了藏戏中格萨尔赛马称王、征战讨伐等相关故事,并反复练习人物的唱词、唱腔和唱调,掌握了《格萨尔》马背藏戏展演的排练和编导等知识,为他后期展演和编排马背藏戏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基础,无数次练习和展演,则让他积累了丰富的表演经验。
  在之后的几十年中,普尔多当过赤脚医生、政府干部,也当过牧民,但不论身份如何改变,命运如何起伏,他对马背藏戏的热爱从未改变,想要继承和发扬马背藏戏的夙愿从未停止。

  组建果洛最早马背藏戏团
  1993年,普尔多和几位志同道合的朋友,组建了甘德县夏仓《格萨尔》马背藏戏团,虽然,他实现了幼时的心愿,踌躇满志,但藏戏团想要更好发展,依旧困难重重。困扰普尔多最大的难题,是经费的短缺,想要表演更好,服装、道具等必不可少,为了保证演出效果,普尔多开始为办团经费奔波起来,很多次,他都不惜将自己的工资捐出去。好不容易拉来了赞助,有了资金,但果洛地区并没有服装和道具,他只好和团里的演职人员风餐露宿,骑马去四川阿坝等地购买……
  1995年,经过反复申请,夏仓《格萨尔》马背藏戏团得到了果洛藏族自治州甘德县人民政府的认可和批准, 7月20日,夏仓《格萨尔》马背藏戏团正式成立,全国《格萨(斯)尔》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国社会科学院《格萨尔》研究中心致电祝贺,并颁发了证书,这是果洛州正式成立的第一个民间《格萨尔》马背藏戏团,开启了马背藏戏在果洛州发展的新篇章。
  虽然条件艰苦,但普尔多和藏戏团演职人员们并没有放弃。终于,他们的辛勤付出得到了回报——2008年,果洛马背藏戏被国务院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普尔多也成为果洛马背藏戏的非遗传承人。

  群众让马背藏戏不落幕
  近年来,果洛藏族自治州对文化产业的支持力度逐年增大,《格萨尔》马背藏戏进入新的发展期,甘德县夏仓《格萨尔》马背藏戏团也借着产业发展的东风,不断发展壮大。现在,甘德县夏仓《格萨尔》马背藏戏团有演职人员七十余名,服装110套,马匹35匹,主要编排表演的剧目有《赛马称王》《姜岭之战》《赛岭之战》等。
  藏戏团的演出场次也越来越多,经营收入也在逐年增加。藏戏团不仅经常在甘德县表演,也常去果洛、西宁等地表演,普尔多再也不用担心马背藏戏没人演了。
  虽然记者错过了《格萨尔》马背藏戏的演出现场,但从普尔多老人赠送的一张马背藏戏演出光盘中,可以感受到马背藏戏演出时的盛况:在水草丰美的草原上,战马嘶鸣,疾驰如飞,人们身穿华服,气宇轩昂,再加上此起彼伏的雄壮鼓乐声,犹如当年格萨尔王出征时壮观场景的真实再现。
相关推荐
  • “碧水永续东流”擘画美丽“果洛样板”

    作为生态保护的前沿阵地,果洛州把守护好三江源、确保“碧水永续东流”作为肩负的重任。

    2022-07-06 编辑:索南多杰 4676
  • “青海这十年”果洛专场新闻发布会举行

    6月24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青海这十年”果洛专场新闻发布会。

    2022-06-27 编辑:索南多杰 6695
  • 致敬老一辈文艺工作者:《格萨尔王传•贵德分章本》汉译资料本出版

    青海省格萨尔史诗保护研究中心整理的珍贵汉译资料本《格萨尔王传•贵德分章本》一书,近日由青海民族出版社出版。

    2022-06-17 编辑:索南多杰 4966
  • 绘本《少年英雄格萨尔王》 “面世” 以画言史带孩子穿越时空邂逅英雄

    民族英雄史诗《格萨尔》是世界上最长的史诗,在几千年的岁月中,一直以说唱的形式在藏族同胞中辈辈流传。

    2022-05-30 编辑:索南多杰 6956
  • 果洛启动格萨尔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成果数字化工程

    4月8日至18日,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的重要论述,进一步强化格萨尔文化(果洛)生态保护实验区阶段性建设成果。根据实验区总体规划要求和按照格萨尔文化(果洛)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工作推进会安排部署,格萨尔文化(果洛)生态保护实验区办公...

    2022-04-20 编辑:索南多杰 7584
  • 科幻、科技和文化软实力:《格萨尔》史诗魔幻叙事解读

    《格萨尔》史诗作为青藏高原上岭部落流传下来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有大量魔幻叙事像“活化石”一样,潜藏着丰富的人类文化信息。魔幻叙事的有些内容具有阅读生成层面的科学启蒙意义的科幻价值;有些则可能是潜藏的“黑科技”形态的科技力量;有些魔幻叙事则具备舆论控制、...

    2022-03-31 编辑:拉毛太 9123
  • 海南州《格萨尔》文化艺术协会和贵德县《格萨尔》文化传播中心正式挂牌

    2月16日,海南州《格萨尔》文化艺术协会、贵德县《格萨尔》文化传播中心挂牌仪式在贵德县格萨尔诺布岭文化园隆重举行。

    2022-02-22 编辑:拉毛太 8632
  • 青海马背藏戏《丹玛之子》展演活动在果洛州举行

    2月14日,由果洛州文体旅游广电局主办,果洛州文化馆承办,玛沁优曲民间格萨尔藏戏团演出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青海马背藏戏《丹玛之子》在果洛州格萨尔文化广场隆重演出,现场观众累计达500余人次。...

    2022-02-15 编辑:拉毛太 8523
  • 解析塔尔寺大金瓦殿的格萨尔王壁画

    《格萨尔》壁画是《格萨尔》文化艺术的重要内容之一。作为格鲁派的重点寺院之一塔尔寺大金瓦殿内绘有格萨尔王壁画,在学术界享有名誉,但至今未有该壁画的绘画年代、风格、内容等方面的阐释。因此,本文[②]通过实地田野调研的方法,搜集历史资料和民间传说的基础上,对格萨...

    2022-01-21 编辑:拉毛太 9009
  • 2022藏历水虎新年《格萨尔》主题联欢晚会在玉树录制完成

     1月12日晚,由玉树州委宣传部、州文联主办的玉树州2022藏历水虎新年《格萨尔》主题联欢晚会——“华彩史诗”录制完成。整场晚会以格萨尔说唱、格萨尔创作歌曲、格萨尔藏戏展演、格萨尔小品剧、格萨尔服饰展演、格萨尔诗歌吟诵、格萨尔乐器表演等全方位展示了玉树格萨尔...

    2022-01-14 编辑:拉毛太 8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