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萨尔音乐保护已启动

作者:孙睿 来源:中国新闻网 时间:2017-07-31 16:40:00 点击数:

 

  记者30日从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文体广电局获悉,目前该州正式启动重点文化工程《格萨尔》音乐抢救保护工程,官方冀此保护发展民族音乐,打造“中国格萨尔文化之乡”的民族传统文化名片。

  卷帙浩繁的《格萨尔》史诗逾100多万诗行、2000多万字,超过世界五大史诗字数之和,且内容仍处增长之中。2006年,中国官方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格萨(斯)尔史诗传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是格萨尔文化的主要发祥地,被誉为是“中国格萨尔文化之乡”,是中国格萨尔文化资源最富集、表现形式最有特色、文化特征保持最完整、说唱传承人最多、影响力最广泛的地区之一。

  据了解,随着现代文明进程的加速,格萨尔传承、传播区域群众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这种变化对格萨尔文化的存续、传承环境也造成较大冲击,如说唱艺人数量不断减少,传承空间日渐萎缩等。为此,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果洛州开始致力于格萨尔文化的抢救和保护工作,对格萨尔文化开始进行传承和保护。

  格萨尔文化(果洛)生态保护实验区于2014年7月获批设立,2016年12月,中国文化部印发了《关于同意实施〈格萨尔文化(果洛)生态保护实验总体规划〉的复函》,标志着中国唯一格萨尔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开始正式实施建设。

  “通过设立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可从多角度立体关注格萨尔文化及其存续、传承的文化空间,促进格萨尔文化的可持续保护、传承、发展。”果洛藏族自治州副州长周吉说,《格萨尔》音乐抢救保护工程将以“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和理念,加强传统民族音乐和传承人抢救保护工作,建立档案和数据库,加大培训力度,坚持政府保护与民间保护相结合,财政投入与社会资金投入相结合,形成共同参与、共同抢救保护的新局面。

  果洛州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新文表示,果洛传统民族音乐暨《格萨尔》史诗音乐抢救保护工程的启动,标志着掀开了新的历史篇章,对于充分认识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保护发展民族音乐、促进果洛州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将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关推荐
  • 藏药古代文献收载情况

      藏族是分布于我国青藏高原的一个古老民族。藏族医药学的文字记载始于1300多年前。公元8世纪以后流传下来的藏医药文献很多,其中影响最大的有以下六种:  (一)《敦煌本藏医残卷》(公元8世纪)收载53个药方133味药;现能考证的药物有127味,其中动物药66味(占52%),植物药51味(占40%),...

    2017-04-14 编辑:admin 7033
  • 优秀村支书:豆则也杰

    村民的好支书——拉西瓦镇昨那村优秀党支部书记豆则也杰同志先进事迹 斗则也杰  人物名片:  豆则也杰,藏族,贵德县拉西瓦镇昨那村党支部书记,1971年11月出生,1996年7月入党。2013年获青海省“党政军企共建示范村”先进个人;2016年获海南藏族自治州民...

    2017-11-07 编辑:admin 10882
  • 青海七位著名小说家签约甘肃出版集团敦煌文艺出版社

    青海省作协主席梅卓与敦煌文艺出版社社长王忠民在签约仪式上日前,青海省作家协会与甘肃读者出版集团敦煌文艺出版社就长篇小说出版进行正式签约仪式,迈开了青海作家面向市场的第一步。   敦煌文艺出版社社长王忠民亲率出版方项目团队专程赶赴西宁,青海省文联主席...

    2009-06-11 编辑:admin 4527
  • 雪山朗玛组合 三个坐上火车去北京的雪域精灵

    从2005年5月开始,在全国各地的电视晚会上,三个来自雪域高原的年轻歌手载歌载舞的表演吸引了所有观众的视目光,他们的名字就是——雪山朗玛组合,在经历了三年的成长和对音乐梦想的不卸努力之后,他们的歌曲《雪山朗玛》、《坐上火车去北京》、《香巴拉的儿女》等已经逐渐被人...

    2008-06-25 编辑:admin 7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