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力保格萨尔留声机

作者:佚名 来源:青海日报 时间:2018-06-05 11:36:00 点击数:

 
资料图

  格萨尔圆光艺人旦巴江才正在舞台上演述《格萨尔》中最经典的一部《赛马称王》。他手持一面铜镜,头戴镶有白海螺和金刚杵的帽子,歌声与朗诵声交错起伏,仿佛一位痴狂的诗人正在进行一场激情澎湃的现场创作。

  在青藏高原和蒙古草原传唱了千年的《格萨尔》被称为“世界上最长的史诗”,它广泛流传于藏族、蒙古族、土族、裕固族、纳西族、普米族等民族中,讲述了格萨尔王降妖除魔、抑强扶弱、统一各部,最后回归天国的英雄传奇。

  现年44岁的旦巴江才来自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结古镇巴塘乡,他的家人世代以放牧为生,祖辈都是目不识丁的牧人。

  格萨尔研究学者认为,格萨尔说唱艺人的传承类型分为神授型、掘藏型、圆光型、顿悟型、智态化型、闻知型和吟诵型等。而其中与旦巴江才一样的圆光艺人宣称:他们能够从一张白纸、一杯净水或一面铜镜中看到格萨尔及其麾下大将的英姿。史诗中波澜壮阔的征战场面、盛大的祭祀场景都能一一从他们眼前掠过。

  “这面铜镜对我来说就像电视机一样,我所要演述的史诗部本都能够在其中显现,你们看不到,但我确实看得一清二楚。”旦巴江才擦拭了下手中的铜镜说。

  虽然这种神奇的传习方式听上去有些不可思议,但是在格萨尔文化渗透中的藏族历史和民间传说中却不乏其例。通过“神授”等方式掌握说唱技艺的个中原因,如今仍然是个谜。

  中国《格萨尔》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诺布旺丹说,《格萨尔》是藏族口头传统的集大成者,至今仍以活形态传承。中国政府多年来对格萨尔说唱艺术进行大力抢救性保护。目前全国发现能够吟诵16万诗行、80多万字以上的神授艺人共计160多位,“他们多数目不识丁却无师自通”。

  “对我来说,演述史诗是一件非常神圣的事。作为一名格萨尔说唱艺人,发展和传承格萨尔文化是我的使命。”生活在玉树的国家级格萨尔神授艺人达哇扎巴说。

  2007年达哇扎巴被文化部命名为“《格萨尔》史诗代表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为了让更多的民众听到《格萨尔》的故事,他会在雪域高原到处巡演,歌唱英雄的丰功伟绩。

  诺布旺丹认为,经历了上千年的传唱,至今仍被口口相传的《格萨尔》是民族的、集体的记忆,它的文化是由全民族共同创造的,因此受到藏区群众的广泛喜爱。但是,随着年老的格萨尔说唱艺人相继去世,格萨尔文化的抢救、保护工作仍面临着人亡歌息的危险。

  对此,玉树藏族自治州正在进行的重大文化工程《格萨尔》项目将重点落在了艺人说唱文本和已有手抄本等文本的搜集、整理和编辑出版上。

  据玉树藏族自治州文化旅游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昂文格来介绍,玉树格萨尔说唱艺人掌握的《格萨尔》说唱部本是单纯的、原生态的,同时保留了大量的古老方言。为最大限度保护《格萨尔》中的语言与地域特色,玉树地区包括旦巴江才与达哇扎巴在内的所有神授艺人和吟诵艺人将负责唱腔音乐的录制和整理。

  目前玉树州通过中国《格萨尔》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甄别认证的格萨尔说唱艺人有15个,其中国家级说唱艺人1位,州级说唱艺人14位,国家级说唱艺人每年享受2万元的补贴。

  “这里是身怀绝技的众多格萨尔艺人生生不息的一方圣地,这里的山川大地遍布格萨尔的故事遗迹,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深深地浸润在《格萨尔》史诗的文化氛围之中。”昂文格来说,当地政府正在加大力度,为说唱艺人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条件,保护好这些活态“留声机”,让格萨尔故事永流传。

相关推荐
  • 联合国亚洲基金会教育项目招聘助理员

      因工作需要,联合国亚洲基金会拟对外公开招聘基金会教育项目助理员2名,现将招聘事宜公布如下:   一、招聘范围:面向全国公开招聘。   二、招聘岗位:教育项目助理员2名。   三、必备条件:男女不限,年龄在三十岁以下;具备国民教育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了解藏文化;精通藏语和...

    2010-08-31 编辑:admin 7056
  • 大爱谱写抗灾新篇章--海南州赴川抗震救灾卫生防疫队工作纪实

    5月19日,海南州卫生局接到省卫生厅通知,要求选派8名卫生监督防疫人员参加青海省第四批卫生防疫队赴四川地震灾区开展卫生防疫工作。当晚,州卫生局召开紧急会议安排部署有关事宜,确定由州卫生监督所所长李福祥带队,抽调州疾控中心李荣、赵隆谦、华尔丹、童忠禄、周伟武、兴海...

    2008-07-17 编辑:admin 5791
  • 海南州水利局组织党员干部讨论 《将改革进行到底》观后感

      7月17日起,十集大型政论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开播,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该片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充分体现了全面深化改革以来,国家的进步和发展,人民群众得到的实惠和好处,这是全面开展深化改革最权威的报道,凝聚了推动改革发展...

    2017-08-03 编辑:admin 8269
  • 海南州精准扶贫工作情况

    2015年底全州共识别认定贫困村173个,贫困人口17458户52995人,5个县均为贫困县。自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累计投入各类扶贫资金130亿元,扎实推进精准脱贫各项工作,如期实现了同德、贵南、兴海、共和、贵德县五县“脱贫摘帽”和173个贫困村5.3万贫困人口退出任务,全州绝对贫困“...

    2020-07-07 编辑:青阳卓玛 7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