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坝地区藏族婚礼习俗

作者:佚名 来源:网络 时间:2010-05-27 15:07:00 点击数:

  位于川西北阿坝藏族自治州境内的金川县,这里生活着嘉绒藏族,至今仍保留着传统、古朴的婚礼习俗。


新娘由哥哥背出寨子的大门

  结婚那天的清晨,新娘在最亲近的几位亲戚陪同下,由哥哥背出寨子的大门。这时,阵阵莽筒声、唢呐声响起,新娘和她平时要好的姐妹们忍不住哭了,新娘要走向新的生活,是激动也是对娘家的留恋。新娘的乡邻们在路边唱起了山歌:“我们送出了姑娘,你们要很好照顾,愿你们吉祥如意、一路平安。”来拉亲的队伍也以山歌对答:“请你们放心,我们会善待新娘,一切都会美满如意”。
  新娘来到新郎的村寨时,寨口已有许多乡邻在翘首盼望。新娘的舅舅用柏树枝蘸着净水(称圣水)敬天、敬地、敬山神。
  到了夫家,一道难题摆在新郎面前,因为新娘和伴娘的装束完全一样,红头巾盖着她俩的脸,到底哪个是新娘哪个是伴娘,要由新郎自己来认。新郎颇费思索,从自己送给新娘的信物手镯、戒指认出了真正的新娘,于是红头巾揭开,新娘与参加婚礼的乡亲们见面。


嘉绒藏族的婚礼由新娘的舅父主持

  婚礼是以新娘的舅父为中心进行的,显示出这种婚礼折射着嘉绒藏族古代以妇女为中心的痕迹。虽然嘉绒地区早已走过母系氏族的历史发展阶段,但是人类原始社会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兄长作为家族兄妹一代的保护者的地位,却沿袭至今。
  嘉绒藏族的婚礼是隆重的,也是神圣的,婚礼自始至终村寨里载歌载舞整日彻夜。但是最奇特的是在婚礼的这天,新娘不能和新郎同居,只能由伴娘陪伴着,连说一句话甚至碰根指头的机会都没有。第二天还要回娘家去,在娘家过上一段日子以后再到婆家,这样,夫妻生活才真正开始。
  第二天,新娘舅舅带着自己的甥女要离开新郎寨子的时候,新郎寨子的乡邻们,特别是青年男女,夹道恭送。道路两旁,两位青年牵着一根红绸,横拦着回去的道路,这叫“拦红”,同时有人上前给离去的新娘的家人额头上抹上白面粉,让他们钻过红绸。嘉绒藏族十分崇尚白色,互相涂抹白面粉是对亲人、乡邻和生活的祝福。


安多藏民草原婚礼,人们向新娘、新郎撒散龙达。

  阿霸州草原上的安多藏族的婚礼则是另外一种情景。从前他们世世代代过着游牧生活,逐水草而居,根据季节的变化一年要搬迁三四次。随着现代文明生活的逼近,牧民有了居民点,开始了定居的生活,然而他们的婚礼依然与帐篷分不开。婚礼那天,分别来自男方和女方亲友的两支队伍,带着一个草原家庭最起码的生活和生产用品,带着各自为新郎、新娘准备的半张帐篷,随着一声口令,新郎的伙伴们飞快地打桩牵绳,撑起一半帐篷,新娘一方也不示弱,以同样熟悉的技术撑起了另一半帐篷。当两半帐篷天衣无缝地合成了一顶帐篷时,草原上诞生了一个新的爱情之巢。人们向新娘、新郎撒散龙达,祝新郎、新娘吉祥如意。
  婚礼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现代文化进程的不断变化,像这样的婚礼,不知将能保持多久? 

相关推荐
  • 金诃藏药设立“《四部医典》背诵奖励”基金

    颁奖仪式现场 金诃藏药股份有限公司每年捐赠10万元作为奖励基金 为获奖学生颁奖  7月8日,金诃藏药与青海大学医学院设立《四部医典》背诵奖励基金暨颁奖大会在青海大学科技馆举行。  为了藏医药人才的培养和藏医药事业的发展,2013年4月由金诃藏药股份有限公司每...

    2013-07-09 编辑:admin 4249
  • 藏医药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建设任务启动实施

      由青海金诃藏医药集团有限公司牵头,联合中国中医科学院和国内骨干藏医药科研院所、医疗机构、高等院校、生产企业共建的藏医药产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项目获得财政部专项经费支持,2015年5月科技部批准立项。通过牵头单位精心开展顶层设计、任务细化、经费分解等大量前...

    2017-04-28 编辑:admin 4905
  • 西藏大学文学院第五届“五月文化艺术节”开幕

    舞动的彩旗,飘扬的哈达,欢快的旋律,富有民族特色的舞蹈。10日下午,以“绿色奥运,我们共同的期待。生态环保,我们共同的责任。关爱地球,我们共同的义务。祖国统一,我们共同的使命。”为主题的历时一个月的西藏大学文学院第五届“五月文化艺术节”在拉萨开幕。 西藏大学文学...

    2008-05-12 编辑:admin 6107
  • 国家文化部考察果洛格萨尔文化生态保护工作

    果洛州格萨尔狮龙宫殿  近日,由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副司长王福州带队的国家文化部和省文化厅领导、专家组来果洛州考察格萨尔文化保护工作。这对推进果洛州格萨尔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专家组实地考察了果洛州玛沁、甘德、达日三县的格...

    2013-08-14 编辑:admin 6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