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传统工艺重镇德格

作者:子珍 来源:中国藏族网通 时间:2017-04-24 17:33:00 点击数:

 

  德格是格萨尔王的故乡,康巴藏区的文化发祥地,其下属麦宿地区更是藏区的佛学文化和教育中心。

  麦宿位于四川省德格县,与西藏拉萨、甘肃夏河一起并称为“藏族三大古文化中心”。麦宿拥有藏区最悠久的宗萨康谢五明佛学院,因其渊源,五明文化盛行。可时至今日,藏区多地的传统工艺多已失传和濒临灭绝。由于德格麦宿早期就保持着从未间断的传承,全藏区现今唯有在德格麦宿地区才能看到传统藏文化与手工艺术的完整结合。

  藏在“深闺”的麦宿交通闭塞,1992年才通上公路,这之前,进一次县城需要骑马5天。如今,从成都到麦宿,坐大巴通常要三四天,除了雪域高原的笼统概念,麦宿的“真容”并不为世人所知。



  虽然地处偏远,但是近年来,麦宿开设的27个藏传工艺特色班却远近闻名。这些特色班囊括了当地所有的手工艺传承,包括唐卡绘画、木雕、泥塑、彩绘、陶器、裁缝等,学生就近上学,学费全免,有的还包食宿。每一个班仿似一个小型的合作社,学生每样作品出售后,自己留40%,其余60%全班学生分享。

  粘性较强的黑陶是麦宿的特产,麦宿家家户户都有黑陶制品,古书记载,这种陶土能帮助消化,还可以为食物保鲜。

  70多岁的老人泽巴姆是麦宿唯一一位精通编织氆氇的人,氆氇是藏族传统服饰和床毯的主要材料,为了保护这项传统技术,2005年,编织班成立,泽巴姆与拉萨山南地区的两名老师担任指导,这项技艺有了传人。
[FS:PAGE]

  在麦宿德格宗萨五明佛学院工巧明系的唐卡绘画班,老师泽批在指导几组学生学习,刚起步的在使用尺规描格子,临摹范本;有点基础的在练习勾勒、着色;少数几个学有所成的则在老师指导下绘制唐卡。

  离唐卡绘画班不远处,还有木雕班。老师才吾平措盘腿而坐,指导学生。当天班里只来了五六名学生,新生在学习描线,有基础的几个则在专心攻木。

  麦宿效应正在藏区扩展,对那些少数民族手工艺日渐式微的村落来说,麦宿是一个样本。为了更好地传承当地的手工艺,麦宿创立了“藏艺通”和“子乌”两个品牌,意在探索一种可持续的运营模式。

  今天许多属于工巧明范畴的传统技艺都以“非遗”的形式得到保护。在德格,德格格萨尔藏戏、德格书法、德格雕版技艺等都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相关推荐
  • 2013西藏仓央嘉措情歌文化旅游节将15日开幕

    “要让人们唱起仓央嘉措,就想起错那。”9月3日,2013年西藏仓央嘉措情歌文化旅游节新闻发布会在西藏山南地区举行,会上,错那县宣传部门的相关官员说道。 错那县位于西藏自治区南端,山南地区西南、喜玛拉雅山脉东南,是西藏边境县之一,同时也是中国门巴较少民族...

    2013-09-04 编辑:admin 4752
  • 仁增卓玛之演唱会视频

    仁增卓玛个人演唱会(上集) 仁增卓玛个人演唱会(下集)  据悉,2010年春节期间,青海藏语电视播出了歌手仁增卓玛的首场个人演唱会,得到了广大老百姓的喜爱和高度评价。 ...

    2010-03-17 编辑:admin 11006
  • 青海:发扬藏医药产业

    安儿宁生产线  藏医药是中国医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千百年来,生活在雪域高原的藏族人民在与自然和各种疾病进行斗争中,积累了治疗各种疾病的丰富经验,形成了历史悠久、独具特色、疗效显著的藏医药学体系。  今天,藏医药与诸多先进的医疗体系相借鉴和结合,不仅服务...

    2018-01-24 编辑:admin 5907
  • 可可西里旅游开发之争

    可可西里的冬末仍旧寂寥。 2月末,当本刊记者进入可可西里时,正逢索南达杰自然保护站放假,若不是站长文嘎专门赶来,在这块苍茫的土地上,就只有孟克一个人值班了。 29岁的孟克一个月前才到这里上班,在这海拔4500米的高处,他的工作是喂养保护站里救助的几只藏羚羊,并...

    2009-03-26 编辑:admin 7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