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桑与藏被织机的情缘
巴桑老人正在制作藏被
在丹杰林社区一小院里,65岁的巴桑老人坐在藏被织机前,忙得不可开交,双手配合中原毛缠着线锥就变成了整齐的羊毛……巴桑老人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够收几个徒弟,把传统的手工艺传承下去。
传统纺织技术 希望有人传承
昨日上午,记者在丹杰林社区一座小院里看到一辆藏被织机。65岁的巴桑老人坐在在纺车前,时不时地把左手上拿着的木头器具手柄传给右手,相互交叉着。不一会儿,粗细均匀的羊毛线变成长长的羊毛被子。巴桑老人说:“眼前所做出来的被子还得进行加工才能成形,现在厂子里就我一个人干这行,而干这一行是需要很大的耐心。老纺车,是我永远的寄托,希望也能成为更多当下人的寄托。”如今,巴桑老人最大的心愿就是能找几个徒弟,把西藏独有的手工艺继续传承下去。而现在很多年轻人都缺乏耐心,学这行的人寥寥无几。
“ 藏族起绒的厚重毛织物,用藏被织机织造。有千余年历史,发源于羊卓雍湖西面的浪卡子县。藏被传统产品有爱尼、爱松、爱西和足介4种,具有细洁、平整、柔软、密度紧、质地厚、传代性强的特性。是藏族人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床上用品。西藏高原高寒,风沙大,又不产棉花,藏族人民利用本地羊毛原料制作床被。”巴桑老人说。
制羊毛被子 是他最热爱的工作
在织藏被时,巴桑老人两脚协调地踩下踏板,两只手来回投梭,唱着酒歌,显得很轻松、很快乐。他告诉记者:“我老家是山南扎囊县的,羊毛被子最早也是在山南地区兴起的,那时候,家里的老老少少都要学习作坊。从最开始的织羊毛到最后成形的羊毛被子,虽然干起来枯燥乏味,可每个人都干得不亦乐乎, 过了一周左右,为自己所制作出来的羊毛被子进行简单的清理,晚上还得为自己的成果庆祝,特别想念那种日子。”
巴桑老人从10岁就学会了纺线,慢慢地,接触纺车,和爷爷一起学着看似非常难的动作,每一天都在尝试着,过了一个月左右他完全学透了,只要有空就会制作羊毛被子。“在我们老家,很多家庭都会准备大量的羊毛被子,随时准备迎接客人。”
过了几年,他来到现在的厂子,到拉萨至今有30多年了。制作羊毛被子已成了他最热爱的工作。
寻找传承人 给爷爷一个交代
巴桑老人从小在农村长大,除了要干农活以外,剩余的时间就制作羊毛被子,在他的记忆里,“爷爷”这两个字是抹不掉的,在爷爷的熏陶下,他才肯在手工艺上花心思,认真地去学习每一门技巧。很多时候,他都会跟孩子提起他爷爷和自己一路走来艰苦的历程,并讲述着爷爷给他留下的传统手工艺的珍贵。“现在的孩子都要上学,成绩好了我们都很高兴,如今,我的两个子女都已成家立业了,自己的传统手工艺也干的红红火火,让我感到很安心。唯一的心愿就是能有一个继续传承手工艺的人,给我爷爷一个交代。”巴桑老人说。
同德推进新农村建设让百姓生活得更安康
海南藏族自治州同德县在近年来的发展中不断求新求变,注重畜牧业和农业生产发展的同时,不断推进新农村新牧区的建设。最近,记者采访了同德县县长杨海龙。 记:杨县长,您好!在过去的五年当中,同德县在畜牧业、农业生产、交通通讯业等各方面都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呢...
2008-02-10 编辑:admin 5947来河湟聆听绝版文化
喇家遗址,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2001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被称为“东方庞贝”。
2021-10-13 编辑:格日加 9352西藏拉萨:共建文明城市 共享文明成果
5月30日,西藏自治区拉萨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对拉萨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以下简称:创城)工作情况进行发布。
2022-06-01 编辑:索南多杰 6367怀念我的父亲:黄正清
2015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的日子,在举国同庆这一伟大胜利的时候,中央电视台播出了大型历史文献片《东方主战场》与2013年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六集文献纪录片《习仲勋》中,有不少反映黄正清将军当年为抗日做出贡献的镜头,目睹他的音容笑貌,他的身影又一次出现在我的眼前。...
2016-04-16 编辑:admin 19351联系电话:0974-8512858
投稿邮箱:amdotibet@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