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果节源于古代兵役制
边多是西藏民族艺术研究所研究员、著名藏族音乐家、民族音乐理论家。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他撰写了大量民俗研究文章,对藏军历史也有一定的研究。
扎洞村群众庆祝“望果节”喜迎又一丰收年(白玛赤列供图)
边多说:“我小时候曾经被迫当过几年藏兵,我的藏兵生活没有什么值得记录的价值。当然,如果从文化研究角度讲,古代西藏的兵役制度中就有很多民俗文化内涵和极具价值的历史信息。”
扎洞村群众庆祝“望果节” (白玛赤列供图)
西藏农村有个一年一度的望果节,有人把它叫作娱神节,有人把它理解成秋收节,应该都有道理。但边多对此却有自己的解释,他说:“我个人认为,望果节是从吐蕃时期的兵役制度沿袭下来的一个特殊的节日活动。关于当时的军役制度,据历史文献记载,当时的兵源向来分派,有战事则调集为伍,在西藏地区以拉萨为中心,组织叫作“其如”(外翼)、“帕如”(中翼)、“朗如”(内翼)的军队组织,士兵自备战马、武器,在庄头的带领下以村庄为单位加入军队组织。他们平时是农民、牧民、小手工业者,战时则成为临时组建的军队的一员。”
扎洞村群众庆祝“望果节” 喜迎又一丰收年(白玛赤列供图)
据边多介绍,看看望果节的内容,除了妇孺、老人背经书转田头、煨桑等,其余活动几乎都是围绕着青壮年参与的军事内容展开。如,由庄头组织村庄里的精装男丁骑上战马,带上彩箭,唱起民间说唱“百”,比试武艺,并在田边搭起的帐篷里设灶煮茶,这正是古代兵役制度的典型延续。那时,每当有战事发生,庄头接到军令就要立即把本村的兵源动员起来,检查战马是否安然,武器装备是否备齐,战士的士气如何,武艺有没有荒疏,扎营设灶的速度怎样,是否还能唱出出征的战歌。望果节壮士所唱的“百”就是古代藏族士兵保家卫国的征战歌、壮威歌。从古至今,每当西藏地方有战事发生,士兵们在出征前多次进行祭天祀神的活动,然后高声说唱“百”而去征战。“百”的主要内容也都是表现古代士兵出征或凯旋后的各种情感。士兵们用说唱“百”的形式赞誉自己手中的武器,英勇无比的精神和保家卫国的决心。武装骑士威风凛凛地“转田头”、妇孺在旁祷告助威这一活动本身就有保家卫国、守护秋收的含义在内。
扎洞村群众庆祝“望果节”(白玛赤列供图)
对这些研究成果,许多学者都给予了肯定。
边多强调说,虽然我的藏兵生活不堪回首。但在晚年还能以这样的心态研究西藏古代的兵役制度,这就是今天西藏人民充分享有幸福和自由的最好证明。
扎洞村群众在“望果节”上举行传统仪式(白玛赤列供图)
藏传佛教严谨规范的寺院仪制
佛教为举行各种法事而拟定了种种行法、规范和仪制。 从广义上讲,由三皈五戒到三坛大成,由简单念诵,到各种仪轨,都是有严格规范的程序、仪制的。 作为佛教重要流派的藏传佛教,在礼仪上,除与佛教其他支派具有相同的地方外,它在礼仟供养各轨则方面,还有其特殊之处。 ...
2007-11-27 编辑:admin 10472西藏萨迦寺举行一年一度的“堆庆”神舞表演
萨迦寺神舞表演(摄影:索朗罗布) 萨迦寺神舞表演(摄影:刘东君) 1月19日,西藏萨迦寺举行一年一度的“堆庆”宗教神舞表演,吸引了周边数万名农牧民群众前来观看。每年藏历11月29日,萨迦寺都会举行神奇独特的宗教神舞表演,“堆庆”神舞表演已有500多年...
2015-01-29 编辑:admin 5585邓小平论党的群众工作——关于始终站稳群众立场
四、关于始终站稳群众立场 有两种努力,一种是执行了政策,联系了群众,做好了工作,完成了任务;另一种是工作看起来忙得很,但是实行的是命令主义,违反了政策,脱离了群众,完成不了任务,损害了党的信誉。……究竟是官僚主义、命令主义好,还是依靠群众、说服群众好?...
2014-03-06 编辑:admin 6976九寨沟举行“嘛智文化节”打造文化旅游品牌
5月10日,农历四月十五,一年一度的九寨沟景区扎如寺嘛智文化节对外祭祀、祈福活动正式拉开帷幕。 拍摄者:梁峰 据了解,扎如寺每年举行的嘛智文化节,由全寺僧人提前一个多月进行准备,从农历四月初九这天开始,寺里的高僧大德每天念经,一直持续到农历四月十六,农历四月十五对...
2017-05-12 编辑:admin 7160联系电话:0974-8512858
投稿邮箱:amdotibet@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