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多恰嘎地方射箭文化
恰嘎射箭场(摄影:青海湖网记者 拉吉卓玛)
“箭”的出现具体有多少年谁也无法断定,在贤者所著有关历史的文献中这样记载,在藏族的原始社会已经发明并广泛使用刀、箭、矛三种武器,如此可以推算出“箭”的出现距今至少有几千年的历史。“箭”文化不仅在藏族社会历史中出现的较早,在汉族和蒙古族等其他民族中出现的也比较早,并且在很多历史文献中记载,古时候的很多国家都有其“箭”文化。通过《三国演义》、《水浒传》等中国古代名著便可以看出“箭”文化在汉地不仅出现的很早,而且流传的很广泛。纵观历史,无论哪个民族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除了出现自然的石木工具外,就是刀、箭、矛这三种兵器。古代战争中最主要的武器是刀、箭、矛和羂索等,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中,格萨尔王和三十员大将均使用刀、箭、矛等武器征战四方、降伏妖魔、除暴安良、安定三界。藏族赞普时期的大小战争中主要使用的武器也是刀、箭、矛,众所周知的拉隆华多在拉萨教化朗达玛的时候用的武器是带有羽毛的箭。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生产力、生产工具,以及武器等得到不断更新发展,从而刀、箭、矛在战争中的使用逐渐缩小,最后消失了其武器的作用,演变成为民间群众文化工具,随着此演变人们创造了“射箭”一词。从此在安多农区出现了赛马射箭的习俗,并在每年的农历新年期间和夏季六月份举行赛马射箭比赛。
藏族民间有很多种箭的类型,根据箭尾的装饰材料或制作材料的不同分为:金尾箭、银尾箭、铜尾箭、铁尾箭等,比如,箭尾用金子制作或装饰的叫金尾箭,箭尾用银子制作或装饰的叫银尾箭。所用羽毛的不同分为:是秃鹰羽毛箭、猫头鹰羽毛箭、山鹰羽毛箭等,用秃鹰的羽毛制作箭的羽毛叫秃鹰羽毛箭,以此类推,用猫头鹰的羽毛制作的箭叫猫头鹰羽毛箭。在民间有这样的说法,秃鹰羽毛箭有力大远射的特点,猫头鹰羽毛箭在晚上中靶率很高,山鹰羽毛箭有快而猛烈的特点。还有根据箭杆材料的不同分为:松木箭、竹子箭、铁箭等,弓的类型有木弓、竹子弓、铁弓、牛角弓等等,但使用广泛的是松木箭和牛角弓,在藏族民间有这样的传说;“受前辈的恩惠,将坚硬的野牛角弯成了弓,如果有英雄好汉,尽管用此强弓来把箭射”所有的牛角弓不一定全是用牦牛角制作的,但所有的牛角弓则都是用角材料制成的弓。牛角弓与木弓和竹子弓的不同点是,一般人无法轻易地拉开牛角弓,即使用蛮力拉开弓阀也很难将箭射出去,只有真正的射手巧用其臂力才能将牛角弓拉开,并能轻而易举地将箭射出去。可见,射手将箭射到靶子上是十分困难以及需要技巧和力量的。
目前,射箭这项民间传统活动主要集中在:黄河南方的茫巴夏三大部落和尖扎,黄河北方的恰嘎和卓仓、华隆等地。每个地方的射箭比赛都有其不同的特点,笔者通过以下几点讲述安多恰嘎地区的射箭文化。
一、射箭过程
(一)射箭比赛前的准备工作
射箭比赛规模最大的是在藏历一月份也就是公历春节期间所举行的,射箭比赛以村为单位,首先,从村子全部射手中选出威信较高,有办事能力的一名成年人为组织者,藏语叫“达宏”,由他负责带着两瓶青稞酒和一条哈达,到另一村联系射箭比赛和决定射箭活动的时间。确定了比赛的对手和时间之后,召集当地的所有射手,尤其是召集本村的老人和村官,“达宏”详细讲解比赛的细节。至此将多次召集射手们进行战略战术的协商和研究会议,并举行盛大的山神和战神的祭拜活动,以保佑射箭比赛获得成功,射手个人也会为射中靶子而举行祭拜仪式,用糌粑制成小颗粒用作偎桑,以及用山羊祭祀等。会上还得选拔出第一场次和第二场次比赛的一名领箭者,称“麻臣堪”“吾臣堪”,以及选拔出比赛中的最后一名射手,称“达秀”,依据当地的习俗,第一场次的领箭者“麻臣堪”的人选必须是母亲在世的射手,因为在藏语中“麻”是母亲的意思。第二场次的领箭者“吾臣堪”的人选必须是有儿子的射手,藏语中“吾”是儿子的意思。各场次的领箭者 “麻臣堪”和“吾臣堪”的选拔是在当地的寺庙中用抽签的方式或者由活佛来决定。射箭比赛的组织者“达宏”和最后一名射手 “达秀”的选拔则是在射手集体会议上投票选出来的。最后一名射手 “达秀”的责任很重大,因为他是这一年射箭训练中射中率最高的,所以就放到最后让他决定胜负。
在射箭比赛中射手的服装也很有讲究,如果自己没有很好的盛装可以借别人的穿,形象关系到本村的声誉,除了服装以外还比较重视食品的展示,食品不仅仅是肉、酥油和酪糕,还有很多种糖和水果,民间有这样的一种说法,食品的丰盛是一个家族财富的表现。上述恰嘎地区射箭比赛的准备过程基本上与其他地方射箭比赛前的准备工作相似,不管是客人还是主人比赛的准备方式和准备内容大体上是相同的。
射手们到其他村射箭的时候,高龄射手骑马,年轻射手则步行,快要到达目的地时射手们有高声欢呼并跺脚的习俗,这时另一村就能得知射箭对手已到,该村射手就会去村口分三阶段迎接,这种习俗藏语称“智果”。射手们到比赛场地后两村的组织者即 “达宏”商量靶子间的距离、选择场地和建造靶子。
(二)射箭的开始
射箭靶子在藏语中有几种名称“阿玛”、“班扎”、“甲班”,比赛场地称“格热尔”,比赛对手称“格呀尔”,箭靶是用土制成的,三角形状,两角朝地一角朝天,朝天的一角上放一个小土块儿称“秃立”,箭靶的中心插一根小木棍,名为“甲代”在周围贴五六个小瓷片或小骨片,名为“恰木”,这是为了使箭靶更加醒目而贴的。箭靶边缘用长草木分割靶的内外。这里要强调说明的是,箭靶中心的“甲代”和箭靶边缘的草木极其重要,射中箭靶边缘草木内的箭为射中的箭,射中边缘草木外不算是射中的箭,“甲代”更为重要,因为射中的箭中哪个离“甲代”近哪个箭算为射中的箭,离“甲代”最近的箭可以取代所有射中的箭。因此,射手们的目标就是射中箭靶中心。
双方一起建完箭靶后,所有的射手以本村为单位手持双箭紧紧围绕本队的箭靶三次高声欢呼,从中也有用高声欢呼打败对手的说法。开始比赛时,首先射客人方建造的箭靶上,第一个射箭的人是客人方的“麻臣堪”,在箭靶处有服装统一整齐的五个年轻射手把第一个箭插在箭靶顶方的小土块儿“秃立”前面后,高声欢呼并跺脚围绕箭靶转,本队的射手们也跑到箭靶处高声欢呼并跺脚绕箭靶转三圈并喊“拉加咯……”,之后主人方的“麻臣堪”开始射第一箭,程序与上述一样,高声欢呼的声音大小和跺脚整齐程度来展示本村的雄姿。双方的“麻臣堪”圆满完成任务后,紧接着“吾臣堪”登场,之后所有射手依次开始参赛,比赛过程中是一对一的形式进行角逐,对方射箭时叫喊战神的名字说“不能让他射中”“将箭压在我的足下”等习俗,如果对手射中了箭就有自己失去了声誉或很丢脸的说法。因此,射手们在射箭过程中对这些看得很重要。
[FS:PAGE]
(三)射箭的积分法
射箭的积分法各个地方有所不同,但是就第一场中射中的五个箭为“麻”和第二场中射中的五个箭为“吾”,麻吾加起来的十个箭名为“哇姆”(意思是“母牛”)的积分法基本上相同。比如:第一场中射中的五个箭为“麻”,除了这五个箭其余的箭都叫“迥哆”(馒头的意思),积分法是除了“麻”其余的一个箭为一个“迥哆”,第二场中除了“吾”的五个箭,其余箭的叫法和积分法与第一场相似。第一场和第二场“麻”“吾”两个,也就是说十个箭都是甲队射中的,那么,甲队给乙队给了一头“哇姆”的说法,这也就证明乙队输了十个箭。之后同上述又开始进行第一场比赛和第二场比赛,顺序和过程与上述一样。要是乙队在此次比赛中输了,就觉得很丢脸,所以找个机会到对手村里进行比赛,这种习俗叫“达救”是突然去对手村里进行射箭挑战的意思。
二、有关射箭比赛时的歌舞
射箭比赛时,客人方要在主人方村子待一天半的时间,这是射箭比赛中的一个习俗。去比赛的第一天吃完晚饭后,射手们同当地的妇女们一起联欢。首先,由主人方射手中的三名能歌会舞的人分别演唱三首民歌作为联欢的开场。然后,客人方的同样推出三名射手分别演唱三首歌曲,并把青稞酒交到主人方的妇手中,此时,当地妇女们中的代表也很热情地唱几首敬酒歌,在这期间要说祝酒词和祝宴词等,以及三四人一同表演“则柔”等节目助兴。最后,客人方可演唱民歌的形式申请演唱“拉伊”情歌,并把青稞酒放在在场客人方中最年长者的手中,他会大声喊道:“可以拿着斧头去砍柴,也可以拿着水勺去背水,头上没有辔索,脚上没有脚镣,现在正式批准了。”竟把青稞酒转交客人方的年轻人手中,在从中一名歌喉优美的歌手用很动人的音调唱一首“拉伊”,再把青稞酒放在主人方妇女们的手中,她们之中也选派一名歌喉优美的女歌手来进行“拉伊”对唱,如此循环直到凌晨两三点,在这期间歌喉的优美动听程度和情歌演唱的数量来衡量歌手的优良。快要结束的时候,双方都唱三首祝福歌,同时站起来依次出去,此时当地的妇女们先到门外把门牢牢地上锁,表示不让客人出去,如果想开门出去就要和当地妇女们对说“阿妈若语”,说赢了才肯开门让客人离开。但是如果延续的时间太长,客人会着凉,所以主人方的一名能言善辩的组织者出面劝阻当地的妇女们打开门。那么为什么说“阿妈若语”是能说能唱的话语呢?这是年轻男女之间表达爱情的一种戏谑语,大体上分四行、六行、八行、十行诗句。例如:“山那边转着轮圈,山这边也转着轮圈,父母在家中转圈圈,我的爱人和我在这里转圈。”这种戏谑语具有可以模仿传统戏谑语在现场现编现说的特点。总之,这种戏谑语除了在农区射箭时经常说,在牧区很多地方和康区流传的不是很广泛。
第二天早上,射手们到比赛场地集合,修建箭靶开始比赛,比赛的过程、比赛规则、比赛积分法都和上述没有区别,这天只有上午进行射箭比赛,吃完午饭回到比赛场地和第一天晚上相同,和当地的妇女们进行联欢,联欢的规则和程序与第一天晚上一样,但是这天和前一天不同的是,联欢持续两三个小时后,主人方将举行隆重的欢送仪式。主人方的射手们手捧青稞酒排成两行,客人在中间行走并给客人敬酒,主人方的妇女们用歌舞欢送客人直到村头,双方距离一公里处时双方高声欢呼三次。从欢送仪式中不难看出在短短两天的比赛中,大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按照双方射箭队当初决定的时间,休息一天或两天之后,主人方到客人方进行射箭比赛,射箭的过程、规则、积分法,以及联欢的程序与上述没有区别。因此,不重复讲述。在恰嘎地方以加拉村为主的尕寺村、廿地、东巴、上下梅、上下沟后、索吉亥等地在农历春节的大年初三至初十进行射箭比赛。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如果本村中有老人去世,那么这一年就不举行射箭比赛。
射箭是藏族民间文化的一部分,需要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抢救、继承和保护。在民间没有很多丰富的文化生活和娱乐活动,因此,射箭、赛马和歌舞等的范围和内容应该得到扩大和充实,不然无法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因此,在现有的恰嘎等地的射箭等文化为主,为给下一代留下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的特色的文化而不懈努力。(青海湖网特约记者 恰嘎•觉如 报道)
海南州举办投资政策及政府投资项目辅导会
为深入扎实开展项目建设年活动,推进海南州政府投资项目工作再上新台阶,3月25日上午,海南州邀请国家注册咨询室、青海省工程咨询协会副会长、省发改委投资处处长杨扬作投资政策和政府投资项目管理专题辅导报告。 杨扬处长正在作专题辅导 报告由州政府副州长娄仲毅主...
2011-04-01 编辑:admin 4242海南州第十三届人代会第一次会议隆重开幕
海南藏族自治州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隆重开幕 10月22日上午,海南藏族自治州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州会议中心隆重开幕。会议应到代表253人,出席今天大会的代表247人,符合法定人数。 会议由大会执行主席、主席团常务主席缪善良主持。主席团执...
2011-10-22 编辑:admin 5990藏医藏药日益受到大众的青睐
“现在,我们医院门诊80%都是藏族以外的患者,很多病人还是外省慕名前来求医的”,青海省藏医院副院长昂青才旦告诉记者,近两年来,藏医药受到越来越多患者青睐,不再只是藏族群众的选择。 在青海省藏医院刚刚落成投入使用的具有鲜明藏式建筑风格的住院大楼里,记者看到,这里既...
2008-05-04 编辑:admin 5690北京至玉树往返直飞航班开通
6月11日,中国国际航空公司CA1276航班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巴塘机场起飞。 当日,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开通北京至玉树往返直飞航班。北京至玉树航线采用精密导航技术,班期为每周一、三、五,去程航班上午7时15分从北京首都国际机场起飞,10时30分到达玉树巴塘机场;返程航...
2010-06-13 编辑:admin 6818联系电话:0974-8512858
投稿邮箱:amdotibet@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