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传统体育工布响箭
开弓待射
工布地区有很多民间传统体育竟技活动,其中最有特色的要算射响箭。响箭藏语称“毕秀”,意为“尖啸”。
工布响箭大约有1500多年的历史,它是工布地区劳动人民在生产和生活的实践中发明创造的,也是工布地区在庆祝丰收、迎接新年等重要节庆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竟技娱乐活动。工布地区的民间传统体育响箭比赛,科学地把休闲娱乐、文化艺术、体育健身高度地结合在一起,所以至今盛行不衰,并国家把它列为少数民族体育项目之一。
贡布响箭靶心
响箭——弓、箭、靶的原料及制作
射响箭、要具备弓、箭、靶围、靶心、弓架等。其一“弓”。弓传统制造是用长约1.2米、宽约6厘米、厚0.7厘米的两条竹片胶而成的。
其二“箭”。箭的制作非常独特,在长约0.6厘米竹箭杆上装着一个头为方体、尾为圆锥体的空心木制箭头,上面钻有四个小洞。箭离弦后,由于空气作用而发出尖历的鸣号声,给人带来一阵兴奋和乐趣。
其三“靶子”。芭围藏语叫作“夏巴”,意为鹿 一般用鞣好的鹿皮制作,用来档箭向前飞行。制作精致美观,上面有许多手工缝制的图案,可以说是一件民间手工艺术精品。整个靶心藏语叫作“本”,是用皮革制作,成环形,直经约18厘米,里外共有三圈,外两圈每宽约5厘米,外圈用来固定的、用白色,第二圈为黑色,内圈印“玛尔帝”为红色,是活动的,箭射中“玛尔帝”(红心)便自动脱落。
其四弓架。弓架既是比赛前和休息时放弓箭的架子,又是靶子与射手间距离固定的栏杆(防止往前走)。弓架既有专用的,也有临时搭建的,一般长4-5米,高约0.6米,另外,射手右手的大母指、食指和中指要带獐子皮缝的指套,左手的大母指带象牙戒指,防止射箭时被弦手指手皮磨伤。
英姿勃发的射箭手
响箭——比赛的时间、组织、参加者和规则
响箭——比赛是一般是在节假日和农闲期间群众自行组织的体育娱乐活动。为了弘扬民间优秀传统文化,林芝地区专门成立了响箭协会。目前,全地区共有6个分会,会员达200多人。在传统上箭手都为男性,一般以村为单位组成队伍。每当举办响箭比赛时,同村的男女老少都身穿节日服装,备好各种佳肴和青稞美酒,来到比赛现场观看,并组成歌舞队,为自己的箭手歌舞助兴。
响箭比赛场地要有一块长37--40米,宽25--30米的空地。传统上靶子设北朝南,箭手由南朝北射箭。这样的摆部既有民间传统习俗上的说头,也有风势方向上的科学道理。
比赛正式开始前,箭手和歌舞队就要齐唱旋律优美、使人振奋的《工布箭歌》,比赛中,男女歌舞队不停地口唱欢迎光临快的箭歌,并且跳一种动作特别的《工布箭舞》,箭手射中靶子,就要敬酒。观众既看赛箭,又看歌舞,真是目不暇接,其乐融融。
响箭的比赛形式既有团体赛,也有个人赛,规则较严格。每一次开展比赛活动要进行十轮至十五轮,每轮每人射两箭。第一轮从箭手排着横队的左边开始,第两轮从右边开始,以此推至比赛结束为止。比赛时箭中靶心,只要脱落“玛尔帝”(红心)就得两分,脱落黑圈则得一分。一轮中两箭都射中加一箭,再射中继续加箭。记分方式既简单又公开,每一个箭手前的左边另架 放8颗园形石子、得一分箭手自己从左边的石子中拿一颗摆放在右边,互相监督一目了然。在比赛期间除收箭人以外,任何人都不能在场地内随便走动和横穿,若有此类行为算对人不尊重,要挨大家的责骂。对比赛获胜者的奖励办法有各种各样。一般以精神鼓励为主,物资奖励为辅。只要射中一箭,众人便向他敬一杯美酒,比赛获胜了献一条沾白的哈达,以呼欢声来祝贺,以歌声来赞扬。
关于工布响箭的构成和比赛规则还有一首歌是这样唱到:
工布箭歌,
削尖珞瑜金竹,
粘上白色鹰翎,
绷紧野牛皮筋,
缠好中原丝线,
嵌上库加箭镞,
制成漂亮的金箭。
金箭带着杜鹃的叫声,
向着目标飞去!飞去!
响箭箭头
响箭——工布人的骄傲
工布人善于狩猎,喜爱比武射箭。射箭比赛时一定要唱歌,歌者都是各村寨出色的歌手,他们穿着节日的衣裳,男右女左,排列在靶场两侧。箭手在拉弓之前,歌者要当众高歌一曲,夸耀箭手的弓箭及箭术,同时,箭手的“拉拉队”在旁边跳起强劲欢快的“工布箭舞”,为箭手助威鼓劲,顺便打击对手的士气。
据说由才旦卓玛唱红全国的《北京的金山上》,其音乐源即是古老的工布箭歌《吉祥之日》。
林芝工布地区的男人们酷爱射箭,也善长射箭,无论什么传统节日,都有射箭比赛。工布人传统意义上的箭,箭头是铁镞,箭尾是鹰翎,做弓的竹子来自墨脱和米林,具有强劲的韧性。而比赛用的箭多为响箭,响箭跟传统意义上用于打猎和打仗的箭不大一样,箭头是木质圆锥体,上面钻了4个小洞,箭离弦后在空中飞奔向目标的过程中,空气穿过小洞,发出尖利的啸声。
射手在挑选弓箭
在上一届的林芝“桃花节”上,时间最长的活动当属响箭比赛。之所以说工布响箭比赛时间长,因为共要进行10轮,有12队参赛,每队10人,每人每轮射两箭,射距离40米远的靶心,连中两箭还可以继续加射,直到射不中为止。这样算下来,也要超过2400箭,时间长达5个小时。
比赛中,有一名选手和一支队伍特别吸引眼球,分别是来自林芝县八一镇的边巴,和林芝县退休干部组成的老年队。别看边巴只有20多岁,却是远近闻名的神射手,平时练习可以连续射中8、9箭,由于比赛当天的风特别大,边巴在受到影响的情况下还是连续射中了4箭。当记者问他,想不想出去比赛甚至出国参赛时,边巴不假思索地回答“想”,他甚至还向往站在奥运会的赛场上,理想着实远大。
由10名六七十岁的退休干部组成的老年队在响箭赛场劲头十足。72岁的才旺告诉记者,他是林芝县公安局的退休干部,玩响箭已有20多年了,退休之后更是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响箭中,如今身体硬朗、心情愉悦,他说这都是响箭带给他的好处。
《静静的嘛呢石》获全国少数民族影视剧本奖
电影《静静的嘛呢石》海报 日前,由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北京市民族事务委员会联合主办的“少数民族题材优秀影视文学剧本遴选”终评结果在京揭晓。本次活动自2010年5月开始启动,由“全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电视文学剧本评奖”最终确定为“...
2010-12-13 编辑:admin 3557三江源国际摄影节即将拉开大幕
9月12日,记者从2008中国(青海)三江源国际摄影节组委会了解到,此次活动将于9月23日至25日举行,由摄影和纪录片两部分组成,主要有主题摄影大赛、著名摄影家青海采风创作活动、中外名家摄影讲座、知名摄影器材商家相关行业的商品展览与交易和“山地世界、人与自然、多元文化的...
2008-09-13 编辑:admin 3957“京藏人民一家亲”《西山晴雪》在北京演出
11月25日晚,“京藏人民一家亲”民族歌舞集锦《西山晴雪》在北京保利剧院演出,本次活动由北京歌剧舞剧院和西藏山南艺术团等联合演绎。 《西山晴雪》由京藏两地艺术团共同演出 晚会现场,通过京藏两地艺术团的完美结合,让现场观众真切感受到北京八景之一的...
2017-11-27 编辑:admin 5891甘南·拉卜楞民间歌舞晚会将在夏河县举行
拉卜楞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从而推动甘南地区文化事业的跨越式发展。拟于今年8月中旬在夏河县拟举办“香巴拉神韵”——甘南·拉卜楞原生态民间歌舞大型晚会。此次晚会以原生态民族民间歌舞来充分展现甘南各县市独特的民间艺术和拉卜楞...
2010-07-14 编辑:admin 8254联系电话:0974-8512858
投稿邮箱:amdotibet@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