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碗的文化及宗教习惯

作者:米广弘 来源:西藏文化网 时间:2013-06-26 16:15:00 点击数:
西藏木碗(资料图 摄影:吴建颖)
     碗是居家必备之物,在西藏,人们一般都用木碗。各大寺庙佛像、菩萨供案前的净水碗,家里喝茶、喝酒、吃饭用碗,长途跋涉、劳动生产怀里揣着的碗等等。可以说,碗与人们的宗教习惯、日常生活形影不离。即使现在有了玉碗和瓷碗,人们仍垂青于木碗。在家用它,出门也用它,浪迹天涯的旅人的怀里都揣着个木碗,人在碗在,碗不离人。
  藏家客厅的藏式茶几上总是摆放着木碗,同样的木碗,因家境的不同,又大有讲究。一般人家每个家庭成员各有木碗,而家境好的人家的木碗,还有银盖,银盖上镌刻着吉祥图案。更有甚者,有的木碗通体镶银雕花,碗腰处只留有指宽的部分,只让你明白碗胎是木质的。其上为碗盖,下为碗托,均为银质。盖成塔形,雕银嵌金,顶端一颗红玛瑙为手柄。碗托尤其别致,是盛开的八瓣莲花状,每瓣上有一幅吉祥图案,八瓣合成传统的八祥瑞图案。碗和盖置其上,美轮美奂。
  在平日里居家过日子,木碗总是被收拾得干干净净地摆放在碗橱里,用时取出,用后放回,各用其碗,井然有序。夫妻情分也体现在木碗上,若遇丈夫出远门,妻子送丈夫出行以后,回家喝茶时,先将丈夫的碗添满,然后给自己添。喝罢茶后,将丈夫碗中之茶往干净处泼了,把碗收拾干净放好。待远行人归来时,盛满热茶,为其洗尘。僧人也用木碗。他们的木碗造型各异,熟悉寺院生活的人,竟能从碗的造型上看出碗的主人所属的寺院,木碗已成为寺院的标志。
  木碗本为平常物,进入社会生活以后,便打上了社会生活的烙印。木碗质地优良,具有瓷碗所不具备的许多优点。它盛开水不裂,跌地不破,体态轻盈,经久耐用。木碗盛食,可以完全保持食物原味,吃酥油糌粑等油肉一类食品犹为适宜。如今揣碗作为一种习俗,成为了一种文化现象纪念,木碗作为一种民间文化现象,也将会长久地留存于民族文化史中。
相关推荐
  • 委曲沟居力格寺

    格鲁派“居力格寺扎西确培林”初建于公元1865年,由居力格札萨·兰公才加自行出资并动员属民,最初在苏乎拉村(现被黄河淹没)倡建,

    2020-06-12 编辑:青阳卓玛 7703
  • 西藏林芝地区察隅县塔玛村发生森林火灾

    据国家森林防火指挥部14日消息,12日发生在西藏林芝地区察隅县塔玛村的森林火灾,截至14日,火场过火面积约6公顷,经扑救目前西线已无明火,扑救队员正全力扑救东线明火并清理火场。 记者从国家森林防火指挥部了解到,此次森林火灾是因两名小学生野外用火引起。由于山势陡峭,地...

    2008-12-15 编辑:admin 6494
  • 吕刚、尕玛朋措在贵德县宣讲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

    吕刚、尕玛朋措在贵德县宣讲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调研指导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问题整改工作时强调

    2022-06-05 编辑:索南多杰 7011
  • 《香巴拉信使》等少数民族影片感动巴黎

    有句名言: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南音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证明了这一点,我国少数民族题材影片在法国受欢迎也证明了这一点。目前,第四届中国电影节正在法国巴黎举行,电影节将展映31部中国影片。在这31部影片中,少数民族题材影片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 《香巴拉信使》...

    2009-10-04 编辑:admin 4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