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之神 拉则

作者:尼玛江才 来源:中国藏族民俗网 时间:2008-07-09 14:46:31 点击数:

 生活在高原的藏人视山神为自己和自己家乡的“守护之神”。这些神灵一般为兽首人身、人首兽身、人兽结合或纯为人形的神祗,也有面容俊秀端庄的人面和尾尖上扬的蛇身组合而成的动物形态。在这里,汉族古代的山神形象也有和藏族山神的近似之处。如《山海经-海外北经》云:“钟山之神,民曰烛阴,视为昼,暝为夜,吹为冬,呼为夏,不饮,不食,不息……其为物,人面蛇身赤色,居于钟山下”。在藏史《五部遗教》等书中也大量记载了山神的另一种原始形象:“化为如山白牦牛,发狂贱塌众山石。截断路途无处觅,口鼻喷降霭霭雾,纷纷雨雪隐前路”。《西藏王统记》中记叙大臣罗囊杀害第八代藏王止贡赞普后,役使王妃牧马。有一天,王妃在山上梦见和一个白人缱绻,那便是雅拉香波山神的化身。醒来后看见一头白牦牛倏起而逝……八个月后王妃产下一个肉球,虽然害怕却不忍丢弃荒野,于是将它放置在一个野牦牛的角中。过些天再去看时,变成了一个婴儿,他就是后来杀死篡位的罗囊并恢复王权的第九代赞普茹列吉(意为角中生)。
    另一则神话说:有一位叫安瑟布的小伙子,通过一只小鸟得到山神意欲将女儿许配给他的消息,便前去迎婚。山神将大女儿变成了狮子,他感到害怕。将二女儿变成了蛇,他也害怕。但当变成野牦牛的小女儿向他凶猛地冲来时,他用手中的魔棍一点,现出了美丽的原貌。于是,他带着妻子,拿着作为嫁妆的有魔力的羊皮回到了家中。多年之后,妻子留下了一个儿子,离开了他。而那个孩子成了诺拉克部落的祖先。

 果洛部落的祖先也有类似的故事情节:一位年轻猎人帮助年保玉则山神击败恶魔并营救了他的儿子,山神就将女儿嫁给了他,他也是用魔棍将化成白牦牛的妻子点显原形的。只是有一天,丈夫因无意间杀死了一头山神的白牦牛,使得妻子离他而去。以后他们的儿女就繁衍成为今天果洛的上、中、下三个部落。
    这些动人的传说与藏族的牦牛图腾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历经沧桑的岁月,一直延续到佛教领域中。协绒地区的神话中说藏族牦牛舞中的那两头牦牛是天上的神灵所变。其中的公牛是乃琼寺的护法神,亦是宗喀巴的护法——唐坚曲杰。那另一头牦牛则是班丹拉姆神的化身——班丹玛索杰姆,即拉萨的保护神。
    山神不是佛、菩萨,而是充满力量却有着嫉妒、愤怒、杀戮、贪嗔之心的非天,因此本身也在六道轮回之中,只是被佛法调伏,成为护佑寺院和一方水土的神灵。正因为他力量无边却喜怒无常,才被人们当作娱神的对象。《西藏王统记》、《西藏王臣记》、《拔协》等藏文典籍中都记载了吐蕃赞普赤松德赞延请圣僧寂护来藏地传法时遭到雅拉香波山神将下的灾祸:“雷击红山头,水毁庞塘宫,瘟疫漫藏地”。为避免这种灾难的再次降临,人们在高山上不做任何亵渎于山神的行为,如:随意吐唾沫、擤鼻涕、随意大小便、任意砍伐树木、杀生、丢弃脏物等等。
    传说玉树结古镇的山神是从外地流浪而来的。因此不论是在仕途中还是在商界里,镇上的外地人大都被山神护佑成为当地的佼佼者。可以看出山神是和人一样有着私欲的。更有趣的是,玉树结古镇的山神普徂达才喜依舞而恶卓舞,而临近新寨村的山神西巴雅祖好卓舞而厌依舞,所以从前两地的人们过年同庆时结古的一方要到新寨看卓舞,新寨的一方要到结古看依舞,不能将这两种舞同时在一个地方表演。那年冬天过春节时,我们正好经过了九寨沟,也看到了这样的风俗:树正寨的山神喜欢看舞天龙,而泽查瓦寨的山神喜欢看舞雪狮。所以两寨的人避讳在进入对方寨子拜年时,舞当地山神不喜欢之舞。

 不论是作为图腾崇拜还是神灵崇拜,高原的农牧民为了换得来年人畜兴旺、部族平安,以各种形式进行祭祀,如:上山绕转玛尼石堆和山神的领地,择日进行煨桑插箭活动,挂经幡、放风马等等。作为护佑一方水土的山神,其高大勇猛的形象从此屹立在茫茫的雪域高原,而古老书籍中记载的祈祷也使这些神灵在人们的心中更加庄严而尊贵:
向您的父亲沃德巩甲祈祷
祈请您的母亲
单翅的玉鸟玉恰秀吉。
向您自己雅修念之神祈祷
我崇敬地提到您所居之地
达姆秀那姆
松儿石一样绿的鹰在其间盘旋
那儿充满了光明
即使冬天也和春天一般翠绿
山神您所居的邦土如此欢快!
我呼唤您的名字您的名字为神灵所知
天界乐师干达婆之王苏普阿巴
我呼唤您的隐名多杰巴瓦栽
山神您的身体穿什么衣裳?
穿白丝衣穿白棉布服
如果您要骑乘山神您骑什么?
骑四蹄雪白的神马驰骋于三界。
您的白衣散发着光明
您的右手握藤枝
左手握水晶念珠
......
    拉则可称为:箭垛,它是祭祀的一种方式。古时候,战前行军的人会在自己家乡的神山处插上一支支利箭,向战神祈愿随行助战,于是形成了一簇簇箭垛。据说这是拉则的来源。现在用形象而夸张的木杆象征威武的力量之箭。插箭之前先要在山顶挖好一个坑,然后由活佛或长者在坑里放上五谷、茶叶、柏香、绸缎等物品。垒建起一个祭垛之后,在上面插满各色各样象征山神之箭的竿子,长约三米,箭尾削成箭镞状,箭首装三块彩绘木板,象征着箭翎,再绘上龙、鹏、虎、狮等动物图案,喻为山神的武器时刻充足。
相关推荐
  • 西藏电视台特色化栏目《西藏诱惑》即将开播

      计划于12月1日开播的西藏电视台特色化栏目《西藏诱惑》近期展开庞大造势活动,包括播出宣传片,号召媒体联动培养收视预期等。业内人士认为,西藏特色既是西藏媒体改革的主导方向,也将成为西藏媒体的核心竞争力。改革的内动力   “电视这个行当每时每刻都在变化,新...

    2010-11-22 编辑:admin 5516
  • 徐宗威谈西藏建筑:古朴粗犷 浪漫洒脱 浑然天成

    近日,西藏建筑文化沙龙第10次学术茶会在京举行。西藏建筑文化学者徐宗威介绍了西藏建筑美学的近期研究情况。这是自西藏传统建筑研究、西藏古代建筑研究、河西走廊吐番建筑遗迹研究等课题研究之后,徐宗威的又一个有关西藏建筑文化的课题研究。...

    2020-11-24 编辑:青阳卓玛 6712
  • 积极投身西部志愿服务

      据介绍,自2003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实施以来,今年是“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十周年,十年中,共有917名津门青年学子为西部地区的教育、卫生、农技、扶贫等社会事业做出了贡献。参加过西部志愿服务的大学生都说,一年的志愿服务工作,是他们一生中最珍贵...

    2012-09-13 编辑:admin 10414
  • 竞走运动员切阳什姐入选里约中国奥运代表团

      据青海日报报道,7月18日,参加第31届里约奥运会的中国体育代表团在北京正式成立,青海省优秀竞走运动员切阳什姐入选中国奥运代表团,是此次青海省唯一进入奥运会的运动员。  据了解,切阳什姐是我国第一位在奥运会上获得奖牌的藏族运动员,切阳什姐于1990年出生在青海省海...

    2016-07-19 编辑:admin 4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