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民族大学
西北民族大学位于甘肃省兰州市,占地2880多亩(含绿化用地),分西北新村校区和榆中校区。经过57年的发展,学校形成了以本科教育为主体,研究生教育、预科教育、继续教育、职业教育和国际教育等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拥有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授予权,是一所优势和特色比较鲜明的多学科门类的综合性大学,为国家培养了各级各类人才8万余人。学校现有47个民族的各类在校生15712人,其中普通本科生13338人,研究生555人。
学校学科齐全、结构合理,设有47个本科专业、31个硕士点、1个博士点,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等11个学科门类。中国少数民族经济、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计算机应用技术为国家民委重点学科;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格萨尔学、民俗学和宗教学为甘肃省重点学科。
学校拥有一支以博士生、硕士生导师为中坚力量的教职工队伍。现有教职工 1466人,其中专任教师894人;教授135人,副教授256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17人,甘肃省“333”人才工程人选10人,“555”人才工程人选6人,“甘肃省跨世纪学科带头人”14人,甘肃省教学名师3人,甘肃省优秀专家5人,获甘肃省青年教师成才奖的教师37人,博士生导师9人,硕士生导师171人。
学校现设有经济管理学院、语言文化传播学院、外国语学院、藏语言文化学院、蒙古语言文化学院、历史文化学院、社会人类学·民俗学学院、现代教育技术学院、法学院、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学院、医学院、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化工学院、土木工程学院、美术学院、音乐舞蹈学院、体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预科部、继续教育与职业教育学院等21个教学院(部)和实验中心、网络中心。建有103个教研室,60个教学实验室,1个国家民委、教育部共建重点实验室,4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4个独立建制的研究机构,11个院所合一的研究机构。
学校坚持育人为本,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大力加强学科专业建设,推进以学分制为基础的人才培养方式改革,推进课程建设特别是精品课程建设,重视和支持教学改革研究。2000年以来,学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甘肃省教学成果奖10项,省级精品课程10门。长期以来,学校形成了艰苦奋斗、同舟共济、与时俱进、超越自我、严格管理、从严治校的优良传统,培育了以黄土地精神、黄河精神为内容的优良学风和教风,赢得了社会的高度评价。
学校图书馆现有图书资料196万余册,其中纸质图书125万余册,电子图书71万余册;博物馆馆藏文物1500余件,其中3级以上文物117件。图书资料和馆藏文物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学校注重科学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效。2000年以来,学校承担重点科研项目418项,其中“863”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4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子项目3项,国务院其它部门的科研项目90多项,地方政府科研项目91项;出版专著300余部,发表论文4000多篇,被SCI、EI、CSSCI等收录280篇。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级奖励34项,省部级奖励190项;获发明专利授权15项,获实用新型专利授权1项。学校研发的“藏汉双语文字信息处理系统”,取得成果数十项,其中《藏汉双语信息处理系统》获1999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藏文视窗平台、字处理软件和藏文网站》获2001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受到了江泽民、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评价。学校在互联网上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藏文网站。
学校编辑出版的《法藏敦煌藏文文献》和 《英藏敦煌藏文文献》出版计划,实现了我国珍贵历史文献的回归与面世,在学术界引起强烈反响,被誉为敦煌学与藏学研究的又一个里程碑。
学校大力推进科研成果转化,开发的动物血清、氧化淀粉系列产品,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学校编辑出版《西北民族研究》(国家级核心期刊)、《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国家级核心期刊)、《西北民族大学学报》(藏文版)、《西北民族大学学报》(蒙古文版)、《西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西北民族大学报》等。其中《西北民族研究》是ULICH’S国际期刊指南刊物,民族类核心期刊,被评为“甘肃省一级名牌期刊”,《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和藏文版被评为甘肃省高校优秀期刊。
学校坚持德育为先,以民族团结进步为价值追求,汇聚各民族优秀文化,发挥多元文化共生共存的优势,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努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曾先后两次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光荣称号。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积极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成为党和国家民族政策与对外交往的重要窗口,先后同美、英、法、德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的大学、科研机构建立了交流和合作关系;成功举办了四次大型国际学术会议;先后聘请了70多位外籍专家,接收培养了400多名留学生。
党中央、国务院和国家民委、甘肃省委、甘肃省政府对学校的发展给予了极大的关怀和支持。朱德、董必武、彭德怀、陈毅、邓小平、李维汉、习仲勋、班禅额尔德尼·却吉坚赞、赛福鼎·艾则孜、李铁映、费孝通、司马义·艾买提、铁木尔·达瓦买提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国家民委、甘肃省委、甘肃省政府领导同志都曾亲临学校视察指导工作,给各民族师生员工以极大的鼓舞和鞭策。
海南州科学谋划贵德旅游综合开发实验区建设
天下黄河贵德清1月15日至17日,海南州委旦科书记、州政府更藏加州长、宁克平副州长和贵德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及州县旅游等相关部门领导在西宁组织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加快贵德旅游业发展的重大问题,会议反复讨论了由宁克平州长负责组织起草的《青海省贵德旅游综合开发实验区...
2010-01-29 编辑:admin 6095《藏语成语手册》出版发行
该书全面收集中小学藏文课本中必读的常见成语典故,对其进行解释,并引用格萨尔史诗、民间故事和传记文献中的有趣例子加以辅助说明。
2021-04-12 编辑:青阳卓玛 7995西藏:日光城里候鸟欢
初冬时节,被誉为“日光城”的拉萨晴空万里。布达拉宫脚下的龙王潭公园里,候鸟翔集,生机无限。
2021-11-19 编辑:格日加 8313吕刚采取“四不两直”方式督导检查疫情防控工作
11月15日,州委书记吕刚采取“四不两直”方式,深入共和县交通要道疫情防控服务点、核酸采样点、居民小区、餐馆、药店、商铺及高风险区外围督导检查疫情防控工作。
2022-11-16 编辑:索南多杰 2397-
综合
甘肃多识教授爱心基金会在西北民族大学成立
多识教授系西北民大博士生导师、甘肃天祝县朵什寺第六世寺主活佛。 4月10日由西北民族大学博士生导师多识教授发起的私募基金会—甘肃多识爱心基金会在西北民族大学成立。 据了解基金会发起人为西北民族大学博士生导师多识教授多识教授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
2015-06-08 田蹊 5484 -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题
西北民族大学博士生导师、教授多识来我校讲座
为进一步深化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巩固德育教育成效我校邀请藏族著名学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西北民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多识分别于9月3日下午、4日上午用藏、汉两种语言在州会议中心、校广场为全校师生进行精彩讲座。全校师生、在...
2014-09-05 第一民族高级中学 8269 -
综合
西北民族大学2014公开招聘二百多名工作人员
经学校研究并报请国家民委批准西北民族大学2014年拟公开招聘专任教师、非教师专业技术人员和行政管理人员231人根据《国家民委直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办法》(民党发〔2012〕6号)精神现就有关事宜公告如下。 一、学校简介 西北民族大学成立于1950年8月...
2013-11-20 西北民族大学 9209
联系电话:0974-8512858
投稿邮箱:amdotibet@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