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地孤旅》
作者:卢军
来源:中国民族宗教网
时间:2009-04-30 09:04:03
点击数:

图书简介:
这是一本写给藏地人文地理爱好者的书。
藏地,是指包括西藏在内的甘肃、青海、四川和云南的藏族居住区。自2003开始,作者数度沿着不宥常规的线路,独自旅行,或搭车,或徒步,深入藏地,看风景,交朋友,在希望小学代课,多次穿越高海拔的生命禁区,乐此不疲。
藏地,始终是旅游者衷心向往的地方,尤其是对于所谓的“驴友”——那些背包一族来说,更是心中最高的理想圣地。对更多没有机会接触藏地或者渴望打起背包要出发的人们来说,这是一本独特有趣的启蒙读物。高原色彩、淳朴民风、乡村生活和宗教信仰,在作者笔下真实地铺陈开来。看似漫不经心的描述,却能使读者身临其境、感同身受,在得到精神愉悦和阅读享受之外,还引导大家开始更深层意义上的旅行。
书中不仅局限于描绘藏区独特迷人的自然风光,而是更多地关注那里的人文环境,试图通过自己的方式来感悟并传递藏地的文化和传统,流露出作者对那块神奇、神秘、神圣的士地由衷的热爱与关注。
同样,作者在书中披露了许多宝贵的旅行经验,给进藏的旅行者提供了极具针对性的帮助,比如如何搭车、投宿,如何跟不期而遇的陌生人沟通,怎样向当地藏民寻求帮助更恰当,如何与动物和谐相处,等等。所以,此书又不失为一本具有实用价值的旅行工具书。
精彩片段:
我从来没有想过,我熟悉的西部城镇,好像已经被悉数装进了我的背囊。我更没有想过,我热爱拉萨、西宁、兰州和乌鲁木齐这些遥远得令人恍惚的城市,好像他们都是我在高原的兄弟。我相信这样的感情与生俱来,无可替代。没有哪里能与西部相比,能毫无保留地给予我最真实意义上的自由。
拉萨是这样的一个地方,在漫长的旅行过后,可以让思绪在稀薄的空气里信马由缰。拉萨可以帮助你记忆,就像能帮助你忘却一样;拉萨也可以帮助你积攒,就像能帮助你掏空一样。
没有思想的人来到拉萨,离开的时候变得很充实。有思想的人来到拉萨,离开的时候很轻松。
……我常常为自己的身份认同犯愁,甚至已经有点麻木不仁。终于有一天,我来到藏地旅行,一位牧民认真对我说:
“你就像我们藏族人!”
这样的评价让我喜出望外,仿佛茅塞顿开,我的归属就是令我魂牵梦萦的藏地!恍然大悟令我如释重负,甚至为此感到自豪。
我不会忘记再玛旁雍错的露营以及醒来的早晨。圣湖沐浴再霞光里,光影柔美,景色安详,就像传说中的香格里拉。我愿意我那顶蓝色的帐篷可以成为葬我的坟墓,让我长眠湖边。
作者简介:
卢军,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从事对外广播工作。后转行从事金融业,曾因工作关系曾常驻西北。2003年,作者辞掉工作,开始了他的藏地旅行计划。为了更好地与藏族乡亲沟通,还自学藏语。2005年底,作者开始整理自己的旅行见闻心得,至今累计几十万字,另外还有数千张精美而生动的照片。作者试图通过自己的方式来感悟并传递藏地的文化和传统,表达自己对藏地的由衷热爱。对很多没有机会接触藏地的人们来说,这是一本独特有趣的启蒙读物;而对于以那个地方为精神故乡的众多“驴友”,在提供给他们更深层次的资讯的同时,还与他们分享心得。
这是一本写给藏地人文地理爱好者的书。
藏地,是指包括西藏在内的甘肃、青海、四川和云南的藏族居住区。自2003开始,作者数度沿着不宥常规的线路,独自旅行,或搭车,或徒步,深入藏地,看风景,交朋友,在希望小学代课,多次穿越高海拔的生命禁区,乐此不疲。
藏地,始终是旅游者衷心向往的地方,尤其是对于所谓的“驴友”——那些背包一族来说,更是心中最高的理想圣地。对更多没有机会接触藏地或者渴望打起背包要出发的人们来说,这是一本独特有趣的启蒙读物。高原色彩、淳朴民风、乡村生活和宗教信仰,在作者笔下真实地铺陈开来。看似漫不经心的描述,却能使读者身临其境、感同身受,在得到精神愉悦和阅读享受之外,还引导大家开始更深层意义上的旅行。
书中不仅局限于描绘藏区独特迷人的自然风光,而是更多地关注那里的人文环境,试图通过自己的方式来感悟并传递藏地的文化和传统,流露出作者对那块神奇、神秘、神圣的士地由衷的热爱与关注。
同样,作者在书中披露了许多宝贵的旅行经验,给进藏的旅行者提供了极具针对性的帮助,比如如何搭车、投宿,如何跟不期而遇的陌生人沟通,怎样向当地藏民寻求帮助更恰当,如何与动物和谐相处,等等。所以,此书又不失为一本具有实用价值的旅行工具书。
精彩片段:
我从来没有想过,我熟悉的西部城镇,好像已经被悉数装进了我的背囊。我更没有想过,我热爱拉萨、西宁、兰州和乌鲁木齐这些遥远得令人恍惚的城市,好像他们都是我在高原的兄弟。我相信这样的感情与生俱来,无可替代。没有哪里能与西部相比,能毫无保留地给予我最真实意义上的自由。
拉萨是这样的一个地方,在漫长的旅行过后,可以让思绪在稀薄的空气里信马由缰。拉萨可以帮助你记忆,就像能帮助你忘却一样;拉萨也可以帮助你积攒,就像能帮助你掏空一样。
没有思想的人来到拉萨,离开的时候变得很充实。有思想的人来到拉萨,离开的时候很轻松。
……我常常为自己的身份认同犯愁,甚至已经有点麻木不仁。终于有一天,我来到藏地旅行,一位牧民认真对我说:
“你就像我们藏族人!”
这样的评价让我喜出望外,仿佛茅塞顿开,我的归属就是令我魂牵梦萦的藏地!恍然大悟令我如释重负,甚至为此感到自豪。
我不会忘记再玛旁雍错的露营以及醒来的早晨。圣湖沐浴再霞光里,光影柔美,景色安详,就像传说中的香格里拉。我愿意我那顶蓝色的帐篷可以成为葬我的坟墓,让我长眠湖边。
作者简介:
卢军,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从事对外广播工作。后转行从事金融业,曾因工作关系曾常驻西北。2003年,作者辞掉工作,开始了他的藏地旅行计划。为了更好地与藏族乡亲沟通,还自学藏语。2005年底,作者开始整理自己的旅行见闻心得,至今累计几十万字,另外还有数千张精美而生动的照片。作者试图通过自己的方式来感悟并传递藏地的文化和传统,表达自己对藏地的由衷热爱。对很多没有机会接触藏地的人们来说,这是一本独特有趣的启蒙读物;而对于以那个地方为精神故乡的众多“驴友”,在提供给他们更深层次的资讯的同时,还与他们分享心得。
相关推荐
青海湖裸鲤的“生命之旅”变成“死亡之旅”
每年五月底到八月初,青海湖数百万尾湟鱼溯流而上,进入沙柳河、布哈河、泉吉河等几条青海湖入湖河道中产卵,因此形成的神奇、独特的生态景观令人叹为观止,成为世界奇观。图为水下拍摄到的湟鱼洄游场景。(摄影:吴立新) 一些青海湖裸鲤搁浅在回游河道中(摄影:姜辰蓉)目前,青藏高...
2009-07-01 编辑:admin 5203建立当代藏族文学收藏
由著名藏族作家白玛娜珍筹建的“现当代藏族文学个人收藏《白玛家苑》” 将在西藏拉萨建立。 希望广大藏族作家将已出版的文学作品集和未出版(手写、打印成册均可)作品集赐予收藏。 邮寄地址:(850000)拉萨北京中路85号西藏作协,白玛娜珍收。 ...
2011-06-05 编辑:admin 7359《民族文学》藏文版、蒙古文版、维吾尔文版创刊
中国作家协会《民族文学》杂志藏文、蒙古文、维吾尔文三种少数民族文字版本,于9月初正式创刊。这意味着我国唯一的国家级少数民族文学刊物,实现了以包括汉文在内的多民族文字同时刊发的重要转型。 在12日于北京举行的创刊座谈会上,知名维吾尔族作家艾克拜尔·吾拉木说,我...
2009-09-16 编辑:admin 3996【连载】山高土远 心野辽阔 ——2020冈仁波齐朝圣纪行(五)
7月26日,5:30我们从温暖的大通铺上爬起来,也算精神饱满,准备向萨嘎继续出发。
2021-04-20 编辑:青阳卓玛 7512联系电话:0974-8512858
投稿邮箱:amdotibet@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