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校园的因明辩论会
自12世纪藏族著名教育家恰巴却吉僧格等规范和概括量学基本义理,分门别类,创立独具一格的摄类学之后,这一辩经制度就成为藏传佛教寺院教育的一套体系完备的教学模式,同样也是学僧们学习和掌握十明的一大法门,一直沿用至今,经久不衰。当今,因明辩论制度不仅在传统的寺院教育中传承和发扬,还将它引入现代教育体系中,在藏区的各所中学悄然盛行。
海南州第一民族高级中学第六届因明辩论会
4月10日,随着响亮清脆的击掌声,海南藏族自治州第一民族高级中学第六届因明辩论会拉开了序幕。海南州政协副主席完德扎西、海南州人大副主任英木利、海南州教育局局长华本太、海南州第一民族高中校长久买多杰等相关部门领导,资助藏区教育的索南土丹先生,以及支扎寺、共和县新寺、千卜录寺的高僧大德和因明学专家应邀参加了辩论会。全校3000余名师生齐聚一堂,观看了因明辩论会。
个人辩论
集体辩论
此次因明辩论会上有高一、高二、高三各年级的6个班集体,各班级8名选手参加了比赛。此次因明辩论会以班级与班级之间的集体辩论和学生与僧人或学生与学生之间一对一答辩的两种形式进行。露天辩论场上,提问者口中发出开启智慧之门的“底”音,击掌蹬脚,随之向答辩者问难,而答辩者席地而坐,以“是、不是、一定、不一定”等词来迅速、简单明了地作答。当答辩者答非所问,或自相矛盾,或不符合逻辑时,提问者用念珠在答辩者头上绕圈,并在口中发出“嚓”来提醒对方。整个辩论气氛十分活跃,辩论场面相当热烈。
围观的学生们
此次校园因明辩论会的内容包罗万象,不仅仅局限于佛学、哲学、历史、天文地理等传统的文化知识,辩手们还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和课堂上学到的内容,通过宗因喻三支论式对生物、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中的基本概念和内涵及要点进行对辩、分析和推理。这种积极活跃的学习方法不但巩固了课堂上的学习内容,还提高了学生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鼓励优胜班级
经过一天的激烈角逐,最终选拔出个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4名,共16名学生和12个班集体获得了奖项。资助藏区教育的索南土登先生对获奖学生给予了奖励。海南州第一民族高中校长久梅多杰向高三年级的因明学特长班学生颁发了圆满修完因明学全部课程的毕业证书。
海南州第一民族高级中学在2007年把藏传佛教寺院的因明辩论引进该校,将传统的教学方法融入现代教学体系中,形成了一套新型的教学模式。此次辩论会,更是该校将数理化纳入因明学教学体系中,并逐步将其完善的一次新的探索。这种独特的教授和学习方法,成为该校学生学习和掌握文理各门学科的有效途径,不但可以使学生通过互辩的形式,提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辩论技巧和辩才能力。
“藏族历史与文化”学术研讨会在咸阳召开
开幕式现场“藏族历史与文化”暨中国民族史学会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9月10日在位于陕西省咸阳市的西藏民族学院召开。此次研讨会由中国民族史学会、西藏民族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藏族历史文化研究中心联合举办。 开幕式上,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党委...
2008-09-11 编辑:admin 2553阿育王塔出函 塔内瘗藏释迦牟尼头顶骨舍利
图为举世瞩目的七宝阿育王塔。11月22日,北宋长干寺地宫内出土的七宝阿育王塔从铁函中被成功“请”出。体形硕大的宝塔金光闪闪,周身镶嵌着宝石,塔上遍布佛教故事浮雕,千年之前的制造工艺令人惊叹。根据碑文、塔身文字和X光片互相印证,专家确认,宝塔内瘗藏的就是佛教界的...
2008-11-23 编辑:admin 3966景区多项措施备战,青海湖金秋“盛装”迎客
“如果你错过了夏天的青海湖,那千万别再错过青海湖的秋天!走吧,去青海湖,去寻找心灵的净土,去寻找梦开始的地方。” “用笔墨形容青海湖,是形容不出的,只有去了,用双脚去丈量遥远的美丽,用心灵去感受湖光水色的圣洁,用眼睛去包揽梦幻的秋色。” ...
2010-09-28 编辑:admin 5358藏族文学受关注博士后钱颖女士藏区田野调查
近日,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亚太研究学院中华全球研究中心博士后研究员钱颖女士,在青海安多地区就藏族文学创作现状和特点,以及双语教育等,进行实地调查,走访了居住于西宁市的几位藏族作家,通过了解发现很多藏族作家和文化名人都与“海南民师”有着各种渊源,便对&ldq...
2014-04-28 编辑:admin 5101联系电话:0974-8512858
投稿邮箱:amdotibet@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