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格萨尔彩绘石刻

作者:佚名 来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时间:2008-05-28 09:28:09 点击数:

藏族格萨尔彩绘石刻属于格萨尔文化的一种遗存,主要分布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色达、石渠、丹巴三县境内,以色达县的格萨尔彩绘石刻最有代表性。色达县位于蜀西北,传说曾是岭国长系部落居住的地方,又是岭国名将尼崩达尔雅和阿奔布益盘达的故里,故格萨尔文化的积淀十分深厚,有“格萨尔艺术之乡”的美誉。两个多世纪前,格萨尔彩绘石刻就在这片草原上孕育产生。
    格萨尔彩绘石刻以英雄史诗《格萨尔》的核心内容为表现对象,融精湛的刻石技艺和传统绘画为一体,以独特的艺术风格再现了岭格萨尔王及岭国众将士为民造福、不畏邪恶、英勇奋战的历史场面。石刻以色达县出产的天然板石为材料,制作时多保持石材的自然形状,先以线描构图,再用立刻、刮刻等手段雕刻,走线如行云流水,形象自然生动。绘刻完成后,在刻石的画面上通刷一道白色颜料为底,干后着彩。色彩多用红、黄、蓝、白、黑、绿六色,一般不用中间色。这些色彩都具有特定的意指,与《格萨尔史诗》中的各位将士相对应,当地群众一看便能明白。格萨尔彩绘石刻技艺的传承方式以师徒或家族传承为主,作者一般不在石刻上署名。现在传承人有17位,主要有尼秋、觉热、扎洛、切邛等人。
    色达县的格萨尔彩绘石刻主要存放在泥朵乡、色柯镇、年龙乡、翁达镇,其中翁达镇翁达村雅格修行地的格萨尔彩绘石刻年代最为久远,而传承最好、数量最多、规模最大的则是泥朵乡普吾村的格萨尔彩绘石刻群,其工艺不仅在色达县和甘孜州具有代表性,就是放在全国格萨尔文化流传地区中来看也非常典型。
    泥朵乡位于色达县西北部的泥曲河畔,海拔4180米。这里的格萨尔彩绘石刻存放在普吾村普吾寺白塔四周刻石经墙中的一座大石台上。石台共分五层,安放着千余幅格萨尔彩绘石刻,形成一个谱系。此处石刻的近期部分由普吾村著名高僧阿亚喇嘛发起组织刻绘,它规模宏大,气势雄伟,刀法精细,取材考究,表现了岭格萨尔王及岭国三十员大将、八十位将士的前世,石刻中还有天竺八十大成就者和百位文武尊神的形象。无论从人物谱系的完整性还是从艺人技艺的传承性来看,这一石刻都具有代表性。泥朵乡的格萨尔彩绘石刻数量繁多,已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刻绘工艺体系。
    2002年以来,甘孜藏族自治州色达、石渠、丹巴格萨尔彩绘石刻相继公诸于世,引起了学术界的极大关注。有关专家一致认为它不仅为格萨尔文化提供了一种新的传承方式,而且填补了格萨尔文化在藏族石刻中的空白。
    格萨尔彩绘石刻长期露天放置,因高原严寒的侵袭和强烈紫外线的照射而造成较为严重的自然损坏,20世纪60年代又遭到近乎毁灭性的人为破坏,有关刻绘技艺基本失传。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阿亚喇嘛的发起和组织下,格萨尔彩绘石刻的技艺才薪火复燃。但由于格萨尔彩绘对艺人的素质有着特殊的要求,而目前的石刻艺人基本都是农牧民或寺庙僧人,业余从事彩绘石刻,“有艺不精”,“学而不成”,其中还有一些艺人放弃这门手艺改从他业,因此格萨尔彩绘石刻技艺面临着传人青黄不接的局面,亟需扶持、保护。
相关推荐
  • 藏族历代文献精选电子资料库研究评审会召开

    评审会现场  近日,由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副院长道周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规划项目“藏族历代文献精选电子资料库建设及其研究”结题评审会在兰召开。   “藏族历代文献精选电子资料库建设及其研究”是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性工程,能够为藏学研...

    2012-03-30 编辑:admin 4247
  • 诗史话剧《格萨尔王传姜国王子》第五场

    归 顺 时间:藏历六月初十 地点:岭国 [幕启。 [背景:万里睛空之下,狮龙王宫前的岭国大旗柱直插云端。 [姜王子被拴在大旗柱下,饥渴难耐,思念着母亲。 [一位老者和少女背着经卷和盘缠,手摇经筒而来。看到姜王子,老者惊奇...

    2007-11-08 编辑:admin 9993
  • 西北民大十佳歌手大赛

      5月27日晚七点,西北民族大学校第十八届校园“十佳歌手”大赛复赛在城关校区大学生活动中心顺利拉开帷幕。经过初赛的激烈角逐,来自各学院的30位选手进入复赛。 比赛现场  本次复赛特别邀请音乐学院副教授王时、副教授何英琴、韩华及团委久美道杰和王振国...

    2010-06-01 编辑:admin 5916
  • 中南民大立项建设会议

    国家民委副主任罗黎明(右二)在会上作重要讲话(摄影;刘图雅)  12月14日上午,国家发改委投资建设项目立项建设工作汇报会在中南民族大学学术交流中心召开。国家民委副主任、党组成员罗黎明,国家民委财务司副司长王玉金,财务司资产与基建管理处处长宋立坤、行政财务处处长谷序...

    2010-12-20 编辑:admin 4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