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艺术品擦擦
作者:佚名
来源:宗教网
时间:2009-05-06 16:28:22
点击数:
“擦擦”是藏传佛教模制泥佛像的藏语音译,源自梵语,意为"复制"。源于古印度北方方言。据传在盛唐时期流入中国,“大唐善业泥,压得真如妙色身”。西藏至今仍沿用此语
擦擦一词意为一种用凹型模具,捺入软泥等材质,压制成型脱范而出的模制小型佛像、佛塔。绝大多数擦擦是由一、二件模具压制成型脱范而出的,是为常例;也有变例,即由几件模具在同一块泥上,经多次压制成型的一种特大型的擦擦。此种擦擦尺寸较大,存世量比较少。原初,擦擦一词仅用于表示佛塔,后来才衍生出佛像。大者赢尺,小不足半寸。藏地原习惯专称浮雕者为擦擦,汉地及以往的书面用语称擦擦为“拓模泥佛像”、“模印泥佛像”、“模制泥佛像”、“脱模泥佛像”、“模制泥造像”,均是以制作工艺命名。东北、内蒙等区俗称“板儿佛”、“佛瓦”,北京一带则惯用“泥饽饽”,即以形状冠名。此外还有,“泥塔模”、“泥塔婆”等等。称谓繁杂,总之诸称谓均为擦擦的意译。
无论是出土、传世的古老擦擦,还是现今仍在源源不断地制作的新擦擦,一般从形式上可分为单模具制作的浮雕(高浮雕、浅浮雕),双模具制作的圆雕两种;从工艺上可分为素泥、设色、泥金三种;从制作上又可分为未经火与经火焙烧成陶、瓷等最基本的区别。
制作擦擦离不开模具。先要镌刻一件与将要制作的擦擦图像完全一样,模制工艺中称为“雕母”的原型镌刻品,再用此雕母去翻砂制作出一件或若干件与其凹凸完全相反,可以用来直接压制擦擦的模具,这种在藏族僧俗手中屡见不鲜的擦擦模具,藏语读作“擦什贡”。古老传世品中多见的擦什贡为青铜、黄铜等金属制品,而陶、纸、木质和早期的铜质擦什贡为珍稀品。
擦擦制成之后,必须经喇嘛开光以后方可成为正式崇拜物,否则依然是一般的艺术品。举行开光仪式绝不仅仅是为了一件新擦擦,一般是针对许多。开光仪式的规模也可大可小,可繁可简。无论仪式繁简、规模大小,其过程必须依照规定的仪轨去进行,必须由经过灌顶、闭关的僧人,在执事的主持下共同完成开光请神安住的法事活动。开光后的擦擦又可以置入更大的佛塔和佛像内部,作为诸佛身、语、意功德事业的的依附之物,再去为更大的佛塔和佛像装藏。也只有用加持过的擦擦、经板等圣物装藏的佛像、塔才真正具有了神灵。
相关推荐
浅议青海藏族年节错位
内容提要:青海藏族的年终庆典在历史上已经形成错位。藏族民众已不过藏历年节,而注重汉族的春节庆贺。但从今天我们的民俗调查来看,民间庆贺年节并不像我们所想象的那样,完全被“汉化”了。相反,老百姓在调试正统思想,民族交融影响的过程中享用着一套发展自己日常生活文化的...
2009-02-12 编辑:admin 5408桑吉顿珠20年黑管演艺
单簧管在国内被人们习惯地称为“黑管”。这种乐器使用一枚簧片使乐器发音,为西洋木管乐器之一,产生于十七世纪末叶,起源于古希腊,于十九世纪末传入中国。 桑吉顿珠,国际单簧管协会会员、中国单簧管学会常务理事及中国单簧管学会甘肃地区负责人、甘肃省音乐...
2016-11-14 编辑:admin 7986央视《中国新闻》全球播出《走进西藏寺庙》
古格王朝遗址 在被称作“世界屋脊”的西藏高原,林林总总的寺庙多达千座。藏传佛教更是藏族传统文化的基础,对西藏的政治、经济、教育、生活与习俗诸方面,也都有着深刻的影响。可以说,一座寺庙就是一座藏族历史、文化、艺术的博物馆,体现了藏族文化的精髓。 ...
2011-07-08 编辑:admin 3984特岗教师为牧区教育带来活力
12月15日,兴海县民族中学专门安排的教学骨干对新分来的特岗教师进行业务指导。 12月15日,毕业于青海师范大学音乐系河南籍“特岗教师”李小燕正在利用课余时间和兴海县民族中学的学生做游戏。 12月15日,毕业于青海师范大学音乐系藏族“特岗教师”侃措吉正在为兴海...
2009-12-26 编辑:admin 4530联系电话:0974-8512858
投稿邮箱:amdotibet@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