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33家非遗工坊创造亿元“指尖经济”
作者:吴梦婷
来源:西海都市报
时间:2022-09-07 09:00:04
点击数:
河湟刺绣、贵南藏族刺绣、青海花儿、热贡艺术……在青海,古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异彩纷呈,传承凝聚着一代代青海人的勤劳与智慧。记者从省文化和旅游厅了解到,全省33家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累计实现销售收入1.8亿元,间接带动约10万名从业人员。
互助土族自治县的绣娘李发秀是国家级非遗项目土族盘绣代表性传承人。2021年,李发秀经营的青海发秀手工艺品开发有限公司被认定为青绣就业工坊,20余名绣娘在这里找到了工作。就业工坊通过统一发放订单,统一回收绣品,再发往各个销售点售卖,让绣娘们凭借指尖的技艺有了稳定的收入。
次成贡布是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市年都乎乡传习所的学生,2019年,大学毕业后的他回到家乡学习石雕技艺。经过4年的学习,他的作品已销往四川等地。次成贡布说,现在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的人慕名前来学习传统手工技艺,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也为学艺人带来了收入。
近年来,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保护和系统保护制度体系不断健全,全省3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和3个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非遗代表性项目焕发生机活力,成为新的文化旅游目的地和增长极。各地通过采取多种保护方式,以产业融合发展推动非遗,使一批非遗项目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手工技艺类非遗资源更成为了市场潜力巨大的特色产业。据省文化和旅游厅统计,我省33家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累计实现销售收入1.8亿元,带动约5万名群众及低收入家庭成员就业,人均月收入约2300元。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我省立足本土特色,突出地域文化,各地非遗工坊生产出适合不同消费群体的手工艺制品,涵盖青海刺绣、工艺品、纺织品、纪念品等。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加入让文化传承更有新意,各地研发出与现代生产生活和消费需求对接的文创产品,加快传统工艺美术业优化升级。通过电商平台的推广,青海手艺人开辟出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
全省3A级以上景区都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表演和销售,青海非遗进景区,既丰富了景区的服务内容,让广大游客近距离领略当地的民俗风情,也为民间艺人和传承人提供了家门口就业的平台。热贡艺术、藏毯、黑陶、银铜器、和日石刻、木雕等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已形成“公司+农户+基地”的发展模式,以“互联网+”构建文化旅游新型产销体系,打通线上线下双渠道。
互助土族自治县的绣娘李发秀是国家级非遗项目土族盘绣代表性传承人。2021年,李发秀经营的青海发秀手工艺品开发有限公司被认定为青绣就业工坊,20余名绣娘在这里找到了工作。就业工坊通过统一发放订单,统一回收绣品,再发往各个销售点售卖,让绣娘们凭借指尖的技艺有了稳定的收入。
次成贡布是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市年都乎乡传习所的学生,2019年,大学毕业后的他回到家乡学习石雕技艺。经过4年的学习,他的作品已销往四川等地。次成贡布说,现在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的人慕名前来学习传统手工技艺,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也为学艺人带来了收入。
近年来,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保护和系统保护制度体系不断健全,全省3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和3个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非遗代表性项目焕发生机活力,成为新的文化旅游目的地和增长极。各地通过采取多种保护方式,以产业融合发展推动非遗,使一批非遗项目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手工技艺类非遗资源更成为了市场潜力巨大的特色产业。据省文化和旅游厅统计,我省33家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累计实现销售收入1.8亿元,带动约5万名群众及低收入家庭成员就业,人均月收入约2300元。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我省立足本土特色,突出地域文化,各地非遗工坊生产出适合不同消费群体的手工艺制品,涵盖青海刺绣、工艺品、纺织品、纪念品等。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加入让文化传承更有新意,各地研发出与现代生产生活和消费需求对接的文创产品,加快传统工艺美术业优化升级。通过电商平台的推广,青海手艺人开辟出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
全省3A级以上景区都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表演和销售,青海非遗进景区,既丰富了景区的服务内容,让广大游客近距离领略当地的民俗风情,也为民间艺人和传承人提供了家门口就业的平台。热贡艺术、藏毯、黑陶、银铜器、和日石刻、木雕等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已形成“公司+农户+基地”的发展模式,以“互联网+”构建文化旅游新型产销体系,打通线上线下双渠道。
相关推荐
海南州第二届藏族服饰艺术节开幕式圆满举行
开幕式文艺晚会贵德服饰表演 开幕式文艺晚会服饰表演 开幕式文艺晚会服饰表演 开幕式文艺晚会完玛三智献唱 开幕式文艺晚会同德服饰表演 开幕式文艺晚会玉树服饰表演 开幕式文艺晚会玉树服饰表演 8月18日晚,海南藏族自治州第二届藏族服饰文化艺术节暨藏族服饰...
2015-08-18 编辑:admin 6740“神湖”羊卓雍错秋景
游客在羊卓雍错湖畔游玩(9月2日摄) 9月的青藏高原秋色渐深。位于西藏山南地区浪卡子县境内的“神湖”羊卓雍错景色优美,吸引了大量的中外游客前来观赏游玩。 新华社记者 文涛 摄 羊卓雍错湖畔美丽的村庄(9月2日摄) 游客在羊卓雍错湖畔拍摄(9月2日摄)...
2011-09-20 编辑:admin 10212西北民大藏语言文学专业自考报名已截止
西北民族大学藏语言文学专业专科及专升本自考报名于8月28日截止,据悉该专业招收计划人数已满,其中专升本100名,专科200名。 该专业培养具备藏语文专科毕业学历的中、小学藏语文教师。通过学习,要求学员掌握国家的民族语言文字政策,系统掌握藏语言文学的基本理论,具有较...
2009-08-30 编辑:admin 7858藏族学者角巴东主新书《爱的浪花》出版
藏族学者角巴东主新书《爱的浪花》封面 近日,藏族学者角巴东主的文学作品《爱的浪花》由甘肃民族出版社出版发行。 该书是作者在近三十年的工作学习生活中不断创作、日积月累的一部文学作品集,其内容涉及藏族诗歌、散文、小说等,并且绝大多数作品都曾发表于《章恰...
2010-03-29 编辑:admin 4638联系电话:0974-8512858
投稿邮箱:amdotibet@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