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养畜让贵南生态畜牧业步入现代化
作者:杜金萍
来源:青海湖网
时间:2009-11-23 16:18:57
点击数:

贵南县塔秀草原羊群
畜牧业发展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群众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实现科学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前景下,如何解决“人、草、畜”之间的矛盾,实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既让牧民增收,又减轻了草场压力,保护了日益脆弱的生态环境就成当前一项急需解决的难题,2007年以来,海南州各地区各部门齐心协力积极寻求破解方法,探索出一条条发展畜牧业经济的新模式。
2007年底,海南州确定了以农牧、卫生、教育等为内容的九大调研课题,通过集中力量搞调研确立了发展农牧区经济的工作思路,全州以提效益、促增收为目标,加快农牧业改革。畜牧业方面以保护草场为前提,以科学利用草地资源为手段,以寻求草畜生态平衡为基础,以转变畜牧业发展方针为关键,率先建立起生态畜牧业试点区,使思想观念向建设养畜转变,通过舍饲半舍饲集约化经营,不断拓展市场,延长产业链,促进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
畜牧业是贵南县的基础性产业,这里牧场辽阔,水草丰美,发展畜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今年以来贵南县狠抓调研成果的转化落实工作,依托地区资源优势,加强天然牧场建设和草场保护力度,扩大人工种草面积,发展舍饲养畜,走上了建设养畜的科学发展之路。
大力谋划草产业
贵南县是一个以牧为主、农牧结合的县,全县矿产资源匮乏,经济基础薄弱,草地畜牧业是主导产业。该县将发展草产业作为解决草畜矛盾和发展退耕还林草后续产业的突破口,提出“为牧而农、为养而种、立草为业、发展草产业、带动草经济”的思路,在合理利用天然草场的基础上,切实加大退耕还林草地补植补播力度,积极进行草原治理。
记者在贵南县农牧与科技局了解到,2009年全县在农牧业扶持资金建设项目中安排专项资金183.33万元,用于人工草场改良、燕麦种植和牧草良种基地建设。截止目前,共完成多年生人工草场改良2万亩,其中更新草场3000亩将披碱草更新为无芒雀麦全部在塔秀乡实施完成。完成多年生良种基地建设0.3万亩,实施退耕还林草28.3万亩,建成多年生人工草地14.92万亩,全县草产业发展势头强劲。2009年,全县种植饲草料6.31万亩,种植面积比2000年增加了一倍。种植业向“油饲药”主的多元化方向发展。
由县草原站组织全县14个农机大户进行草场改良更新和牧草良种基地建设技术的培训,培训牧民25人次;还邀请北京农科院专家进行免耕施肥补播机的使用、保护性耕作技术等的培训,进一步提高了牧民群众的生产技能。
依托草资源优势,加大牛羊育肥力度,全面实施“300”羔羊出售工程。通过扶贫、移民安置等措施扶持发展奶产业,建成了茫曲镇为主的奶牛养殖基地,培育奶牛养殖示范村4个,到年底全县奶牛养殖数量可达到4000头以上,实现收入约300万元。按照“公司+牧户”的模式,积极建立有机饲草料生产基地,种植多年生有机牧草2195亩、一年生牧草燕麦920亩,为全县发展有机畜牧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草产业的发展壮大,缓解了草畜矛盾,增加了群众收入,促进了畜牧业生产方式向效益型转变,逐步形成了以养殖带动种植、种植反哺养殖的经营格局,取得了明显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有机畜牧业树立全省品牌
有机畜牧业就是在牲畜的饲养过程中,禁止用化学饲料或含有化肥、农药成分的饲料来喂养。牲畜生病时也尽量不使用有滞留性的有毒药品,以免人们食用牲畜肉类及其制品之后损害健康。
据了解,贵南县是全省3个有机畜牧业试点县之一,该县结合地方实际制定了试点建设实施方案,遵照“以打造高原特色有机畜牧业生产基地为中心,以有机畜牧业产品和基地认证为纽带,以引进有机畜产品加工企业为核心,以提高农牧民组织化程度为手段,以强化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为支撑,以调整优化畜牧业生产结构为重点,通过以点代面建设,加快推进有机畜牧业生产基地发展,实现生态保护与畜牧业经济协调发展”的总体要求,总投资283万元,其中国家投资150万元,群众自筹133万元,在塔秀乡子哈村和森多乡建立示范区。
有机畜牧业试点建设主要内容包括:有机畜产品基地环评和产品认证,根据现状将贵南牧业区全部划入生产基地,进行有机畜产品产地环境监测;建设有机畜牧业示范区,组建藏系羊和高原牦牛养殖专业合作社,进行有机肥生产、有机饲草基地建设、天然草场改良和兽药替代品应用;有机畜牧业生产跟踪监测及档案建设,建立追溯体系和质保体系。
到目前,举办养殖、饲草料种植等科技培训4350人次,组建了贵南县森多高原有面畜牧业养殖专业合作社,吸纳会员290户,覆盖森多全乡。以合作社为主体向北京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提交了有机产品生产基地和有机食品认证申请,委托青海省地矿应用研究中心完成示范基地大气、土壤、水份化验等环评工作,产品正在检测中。
生态畜牧业促进畜牧业发展现代化
贵南县塔秀乡子哈村既是州定也是省定的生态畜牧业示范点,全村草场面积29989亩,牲畜超载1346个羊单位。为实现整体目标和具体目标,贵南县从宣传培训、牲畜改良等方面积极开展工作,通过示点建设,力争到2010年全村人均纯收入比试点前提高40%以上,试点村生活水平高于本县农牧民平均水平。
项目计划实施三年,2008年投资196.204万元建成动物防疫栏6组,畜棚25座,分割围栏10万亩,划区轮牧1.8万亩,引入藏系羊种羊420只, 种植燕麦125亩,改良退耕地600亩,人工灭除毒杂草0.8万亩。2009投资288.75万元,重点扶持草原治理、良种畜引进、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实用技术推广引进。
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组建以家庭经营为基础的经济合作组织,通过合作生产经营,进一步淘汰劣质和退化畜种,优化畜群结构和质量,减少畜牧业从业人员,发展二、三产业,增加群众收入。发挥专业合作经济的带动作用,由项目区49户牧户组建了高原型藏系羊养殖繁育专业合作社,下设牛着育肥、藏系羊繁育、饲草料种植和劳务输出4个合作小组,在合作社的统一领导下,引导群众开展专业性、规模化生产,进行牛羊育肥、劳务输出等工作。由县农经、兽医、草原等部门深入示范区进行分类指导,规范了合作社的各项制度,使畜牧业生产形成了专业化分工,实现了统一产品销售、统一草场管理、统一牲畜改良、统一饲草种植、统一疫病防治的生产经营方式,初步建立集约化、规模化生产模式。
重点开展藏系羊本品种选育和牦牛复壮,更新畜群结构,使牲畜个体生产性能和群体质量得到明显提高,2009年共引进到位良种藏系羊1000只,野血牦牛10头,组建良核心群10个。
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完成种植饲草料0.05万亩,建设高标准畜棚17座,完成分割围栏草场3万亩,灭除毒杂草2万亩,草料棚建设49座。在试点村及周边防治地面鼠6万亩、地下鼠3万亩。在试点村实施游牧民定居工程,建设定居房16户。
加快非生产畜的出栏,进行超载畜减畜,目前已减牲畜1264个羊单位,基本实现了草畜平衡。积极转变群众观念,进行科技实用技术培训,重点开展生态畜牧业建设模式、品种选育等培训490余人次,组织剩余劳动力参加“阳光工程”的培训。
通过项目实施,如今的子哈村草儿青羊儿壮,村容整洁,村民的生产生活热情高涨。(青海湖网 特约记者 杜金萍报道)
2007年底,海南州确定了以农牧、卫生、教育等为内容的九大调研课题,通过集中力量搞调研确立了发展农牧区经济的工作思路,全州以提效益、促增收为目标,加快农牧业改革。畜牧业方面以保护草场为前提,以科学利用草地资源为手段,以寻求草畜生态平衡为基础,以转变畜牧业发展方针为关键,率先建立起生态畜牧业试点区,使思想观念向建设养畜转变,通过舍饲半舍饲集约化经营,不断拓展市场,延长产业链,促进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
畜牧业是贵南县的基础性产业,这里牧场辽阔,水草丰美,发展畜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今年以来贵南县狠抓调研成果的转化落实工作,依托地区资源优势,加强天然牧场建设和草场保护力度,扩大人工种草面积,发展舍饲养畜,走上了建设养畜的科学发展之路。
大力谋划草产业
贵南县是一个以牧为主、农牧结合的县,全县矿产资源匮乏,经济基础薄弱,草地畜牧业是主导产业。该县将发展草产业作为解决草畜矛盾和发展退耕还林草后续产业的突破口,提出“为牧而农、为养而种、立草为业、发展草产业、带动草经济”的思路,在合理利用天然草场的基础上,切实加大退耕还林草地补植补播力度,积极进行草原治理。
记者在贵南县农牧与科技局了解到,2009年全县在农牧业扶持资金建设项目中安排专项资金183.33万元,用于人工草场改良、燕麦种植和牧草良种基地建设。截止目前,共完成多年生人工草场改良2万亩,其中更新草场3000亩将披碱草更新为无芒雀麦全部在塔秀乡实施完成。完成多年生良种基地建设0.3万亩,实施退耕还林草28.3万亩,建成多年生人工草地14.92万亩,全县草产业发展势头强劲。2009年,全县种植饲草料6.31万亩,种植面积比2000年增加了一倍。种植业向“油饲药”主的多元化方向发展。
由县草原站组织全县14个农机大户进行草场改良更新和牧草良种基地建设技术的培训,培训牧民25人次;还邀请北京农科院专家进行免耕施肥补播机的使用、保护性耕作技术等的培训,进一步提高了牧民群众的生产技能。
依托草资源优势,加大牛羊育肥力度,全面实施“300”羔羊出售工程。通过扶贫、移民安置等措施扶持发展奶产业,建成了茫曲镇为主的奶牛养殖基地,培育奶牛养殖示范村4个,到年底全县奶牛养殖数量可达到4000头以上,实现收入约300万元。按照“公司+牧户”的模式,积极建立有机饲草料生产基地,种植多年生有机牧草2195亩、一年生牧草燕麦920亩,为全县发展有机畜牧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草产业的发展壮大,缓解了草畜矛盾,增加了群众收入,促进了畜牧业生产方式向效益型转变,逐步形成了以养殖带动种植、种植反哺养殖的经营格局,取得了明显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有机畜牧业树立全省品牌
有机畜牧业就是在牲畜的饲养过程中,禁止用化学饲料或含有化肥、农药成分的饲料来喂养。牲畜生病时也尽量不使用有滞留性的有毒药品,以免人们食用牲畜肉类及其制品之后损害健康。
据了解,贵南县是全省3个有机畜牧业试点县之一,该县结合地方实际制定了试点建设实施方案,遵照“以打造高原特色有机畜牧业生产基地为中心,以有机畜牧业产品和基地认证为纽带,以引进有机畜产品加工企业为核心,以提高农牧民组织化程度为手段,以强化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为支撑,以调整优化畜牧业生产结构为重点,通过以点代面建设,加快推进有机畜牧业生产基地发展,实现生态保护与畜牧业经济协调发展”的总体要求,总投资283万元,其中国家投资150万元,群众自筹133万元,在塔秀乡子哈村和森多乡建立示范区。
有机畜牧业试点建设主要内容包括:有机畜产品基地环评和产品认证,根据现状将贵南牧业区全部划入生产基地,进行有机畜产品产地环境监测;建设有机畜牧业示范区,组建藏系羊和高原牦牛养殖专业合作社,进行有机肥生产、有机饲草基地建设、天然草场改良和兽药替代品应用;有机畜牧业生产跟踪监测及档案建设,建立追溯体系和质保体系。
到目前,举办养殖、饲草料种植等科技培训4350人次,组建了贵南县森多高原有面畜牧业养殖专业合作社,吸纳会员290户,覆盖森多全乡。以合作社为主体向北京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提交了有机产品生产基地和有机食品认证申请,委托青海省地矿应用研究中心完成示范基地大气、土壤、水份化验等环评工作,产品正在检测中。
生态畜牧业促进畜牧业发展现代化
贵南县塔秀乡子哈村既是州定也是省定的生态畜牧业示范点,全村草场面积29989亩,牲畜超载1346个羊单位。为实现整体目标和具体目标,贵南县从宣传培训、牲畜改良等方面积极开展工作,通过示点建设,力争到2010年全村人均纯收入比试点前提高40%以上,试点村生活水平高于本县农牧民平均水平。
项目计划实施三年,2008年投资196.204万元建成动物防疫栏6组,畜棚25座,分割围栏10万亩,划区轮牧1.8万亩,引入藏系羊种羊420只, 种植燕麦125亩,改良退耕地600亩,人工灭除毒杂草0.8万亩。2009投资288.75万元,重点扶持草原治理、良种畜引进、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实用技术推广引进。
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组建以家庭经营为基础的经济合作组织,通过合作生产经营,进一步淘汰劣质和退化畜种,优化畜群结构和质量,减少畜牧业从业人员,发展二、三产业,增加群众收入。发挥专业合作经济的带动作用,由项目区49户牧户组建了高原型藏系羊养殖繁育专业合作社,下设牛着育肥、藏系羊繁育、饲草料种植和劳务输出4个合作小组,在合作社的统一领导下,引导群众开展专业性、规模化生产,进行牛羊育肥、劳务输出等工作。由县农经、兽医、草原等部门深入示范区进行分类指导,规范了合作社的各项制度,使畜牧业生产形成了专业化分工,实现了统一产品销售、统一草场管理、统一牲畜改良、统一饲草种植、统一疫病防治的生产经营方式,初步建立集约化、规模化生产模式。
重点开展藏系羊本品种选育和牦牛复壮,更新畜群结构,使牲畜个体生产性能和群体质量得到明显提高,2009年共引进到位良种藏系羊1000只,野血牦牛10头,组建良核心群10个。
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完成种植饲草料0.05万亩,建设高标准畜棚17座,完成分割围栏草场3万亩,灭除毒杂草2万亩,草料棚建设49座。在试点村及周边防治地面鼠6万亩、地下鼠3万亩。在试点村实施游牧民定居工程,建设定居房16户。
加快非生产畜的出栏,进行超载畜减畜,目前已减牲畜1264个羊单位,基本实现了草畜平衡。积极转变群众观念,进行科技实用技术培训,重点开展生态畜牧业建设模式、品种选育等培训490余人次,组织剩余劳动力参加“阳光工程”的培训。
通过项目实施,如今的子哈村草儿青羊儿壮,村容整洁,村民的生产生活热情高涨。(青海湖网 特约记者 杜金萍报道)
相关推荐
翁达岗古老村落的非物质遗存
组装好的佛像 西藏的铜佛像制作工艺分为两大类:一类为铸造工艺,铸造的铜佛像以小型佛像为主。另一类为打制工艺,打制的佛像,以大型佛像为主,生产地以藏东昌都地区最为有名,工匠的数量也最多。在昌都地区打制铜佛像最有名的是昌都县柴维乡翁达岗村,其次是甲村、多雄村和昌...
2010-08-06 编辑:admin 3070杨东平考察玛沁县教育
五月的果洛,春意盎然,焕发着勃勃生机。5月1日,北京理工大学文科学部主任、著名教育和文化学者、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杨东平教授率北京21世纪教育研究院执行院长董瑞祥及有关专家、新华社《瞭望周刊》杂志社和《中国青年报》北京记者站记者一行7人,分别前往吉美坚...
2011-05-04 编辑:admin 7365兰大绿队赴青海举行“关注环湖赛,关爱普氏原羚”活动
普氏原羚项目组成员与当地小学生合影7月23日兰州大学绿队普氏原羚项目组成员于青海湖普氏原羚(中华对角羚)特护区保护站315国道上对普氏原羚进行第二次宣传保护。 此前,该项目组的人文环教组成员在普氏原羚宣传保护教育基地——青海省海北州刚查县完全小学,对当...
2009-07-27 编辑:admin 2638冬游雪域
今年,西藏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继续推出“冬游西藏”各项优惠政策,张开怀胞欢迎前来西藏旅游的各位朋友。
2021-01-15 编辑:青阳卓玛 7332联系电话:0974-8512858
投稿邮箱:amdotibet@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