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风库”共和沙珠玉华丽转身
作者:吴光于
来源:新华网
时间:2013-06-20 09:35:00
点击数:
高原初夏,汽车驰骋在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东南部的辽阔荒漠上,一片绿洲忽然映入眼帘。
“沙珠玉到了!”这个被当地人称为“风库”的地方曾是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风沙灾害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上世纪50年代,该地黄沙连片,6级以上的大风天每年达到50天以上。
典型的高原荒漠干旱气候使当地居民苦不堪言,常常“被风撵着走”,农田播种两三次才能成活是常有的事,上卡力岗村还因风沙的原因搬迁过3次。
青海省治沙试验站站长杨德福说,1958年以来,沙珠玉地区开垦草场1.1万亩,条件较好的冬春草场被开垦后,因气候寒冷又不适宜农作物生长多被废弃,盲目开垦草原严重破坏了草场植被。
1959年,青海省林业局的工作人员来到沙珠玉开始治理沙害。在沙珠玉先后建立了防风治沙林场、青海省治沙试验站。在半个世纪的风雨历程中,治沙试验站凝聚了三代致力于防风固沙、保护生态环境的科技工作者的心血。
17日,记者跟随站长杨德福、技术员赵学彬来到总面积12870亩的防沙林地。柽柳、柠条、沙柳、沙蒿等耐旱植物正在高原炙热的阳光下吐露着绿色。望不到尽头的油菜花地边排排青杨高大而茁壮。
赵学彬告诉记者,当年爷爷赶着马车来到沙珠玉,开始治沙,与漫漫黄沙度过了孤独的50年岁月。而今,爷爷已长眠于此,接过爷爷治沙接力棒的父亲也已经老了,而他已成长为试验站的技术骨干。
如今试验站有林地1867.5亩,疏林地289.5亩,灌木林地2248亩,全部为人工防风固沙林。同时设置沙障350公顷,围栏封沙育林(草)2273公顷,四旁植树72万株,建成了333公顷的治沙样板示范区,封沙育草约1333公顷,固沙造林营造农田防护林560公顷,形成了由封沙育草区、固沙造林区、农田防护林网相结合的比较完整的防护体系。
过去寸草不生的沙地如今热闹起来,熊、狐狸、狼时常出没,赤麻鸭、黄鸭、喜鹊也纷纷来此筑巢。
然而,恶劣的气候仍然是沙珠玉无法摆脱的难题。杨德福说,过去30多年,这里的地下水位从3米降到了5米,曾经奔流的沙珠玉河现在已完全消失。虽然沙尘暴天气比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减少了10天,但风沙灾害仍然威胁着当地的农牧业生产。
据了解,青海省现有沙化土地面积1250万公顷,占全省国土面积的17.4%。沙漠化造成土地沙化、草场退化、掩埋农田、公路、村庄,堵塞渠道,严重制约着全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沙害治理仍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我们应该吸取教训,善待脚下每一寸土地,等到破坏之后再来治理,就晚了。”杨德福说。
相关推荐
青少年校外教育成就未来 艺术人生点亮生活
12月18日, 为期两个多月的中国美术学院社会水平考级活动顺利结束。由海南州少年宫组织海南州各校区美术特长生参加了此次考级活动。 其中参加速写的考生23名,素描考生11名,水粉考生6名。12月20日,中国美术学院社会水平考级中心青海省考区办公室对海南考区的考级成绩...
2016-12-22 编辑:admin 5914州委常委班子召开涉粮问题专项巡视反馈意见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
6月17日,海南州召开州委常委班子涉粮问题专项巡视反馈意见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
2022-06-18 编辑:索南多杰 58532008年青海藏毯国际展览会将于5月16日开幕
记者从青海省政府召开的2008年青海藏毯国际展览会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第五届青海藏毯国际展览会将于今年5月16日至5月20日在青海省西宁市城南新区举行,本届藏毯展会将凸显藏民族文化艺术。 藏毯是藏族的传统手工艺品,其历史可以追溯到3000多年前。藏毯因其自然、古朴、粗犷的民族风...
2008-04-02 编辑:admin 4904狠抓个人所得税全员全额申报管理取得显著成效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理念,我局不断加强个人所得税管理科学化、精细化,强化三项措施加强个人所得税全员全额扣缴申报工作,成效显著。 一是强化政策培训,深化工作宣传。为了做好个人所得税全员全额申报工作,积极向扣缴义务人做好宣传、辅导工作,对重点纳税人就个人...
2014-05-23 编辑:admin 8132联系电话:0974-8512858
投稿邮箱:amdotibet@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