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民守护江源湿地

作者:李琳海 来源:新华社记者 时间:2023-02-03 09:05:45 点击数:
青海玉树隆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黑颈鹤。受访者供图
       58岁的牧民才江住在三江源头的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市隆宝镇措桑村,他家牧场附近就是青海玉树隆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5年前,他被当地政府聘为生态管护员,用心守护着家乡的湿地和鸟类。
       20世纪80年代,隆宝成为我国第一个以黑颈鹤及其繁殖地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大片的湿地成为青藏高原野生鸟类的栖息地和繁殖地,隆宝也被鸟类专家誉为“黑颈鹤之乡”。
       每年3月底到10月,大量的黑颈鹤在隆宝筑巢、栖息,这是才江最开心的时刻。“在我们心里,黑颈鹤是一种吉祥的鸟类,它护佑着我们脚下的牧场,也让我们的放牧生活不再单调。”
       记者多次跟随生态管护员进入该自然保护区,在这里,成群的黑颈鹤翩翩起舞,时而站立,时而在半空盘旋。黑颈鹤附近,赤麻鸭、斑头雁“结对”游憩。每次巡护时,才江用相机定格下这一美景,并将监测到的鸟类数量一一记录。
       最新国土调查结果显示,青海湿地面积居全国前列。“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在改善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筑牢‘中华水塔’生态安全屏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局长李晓南说,“湿地大省”青海在全国率先实施湿地生态管护员制度,目前共设有963名湿地管护员。
       如今,像才江一样的管护员已成为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力量。51岁的叶金俄日是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黑河源头流域的生态管护员。一座简易房,一个管护站,一辆摩托车,他和妻子冬木措守护着200平方公里的土地。
       10个巡查点,50多条支流,大片的湿地都是叶金俄日夫妇管护的范围,他们巡护最远的地方离管护站约有70公里。
       “巡护路程充满艰辛,一般我们骑摩托车去站点。到了没路的地方,还要翻山越岭步行七八公里,每完成一次巡护,最长需要10个小时。”冬木措说。
       由于管护站距离县城太远,夫妻俩很少能吃到新鲜蔬菜。煤炭炉是他们唯一的取暖设施,高原天气寒冷,他们一年四季都需要生炉子取暖,不断向好的生态环境成为他们前行的动力。
       “如今黑河上游流域湿地面积不断增加,植被覆盖率增多,珍稀濒危野生动物和候鸟数量增多,这里已成为黑颈鹤、蓝马鸡等鸟类的理想栖息地,人与动物和谐共生的草原又回来了。”叶金俄日说。(新华社西宁2月1日电)
相关推荐
  • 青海海西州蒙藏医医院顺利通过二级甲等评审

    评审会现场  12月13日,由海西州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商丽梅担任组长,青海省藏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昂青才旦担任副组长的蒙藏医医院等级评审专家组对海西州蒙藏医医院进行了为期2天的二级甲等医院等级验收。   两天来,专家组严格按照二级甲等民族医医院评审细...

    2013-12-18 编辑:admin 5297
  • 歌舞诗《幸福在路上》开演 展现西藏原生态艺术

    发布会现场表演7月16日至19日,大型藏族唐卡式歌舞诗《幸福在路上》在天桥剧场演出。该剧由西藏自治区珠穆朗玛(集团)有限公司与西藏自治区文化厅共同推出,作为北京奥运会即将举办前的献礼舞台作品。 7月17日,《幸福在路上》召开媒体发布会,正式对该剧的演出意义与...

    2008-07-18 编辑:admin 4089
  • 甘肃省天祝县:雪落梯田景色美

    大雪时节,位于祁连山东端的甘肃省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瑞雪初霁,景色迷人.

    2020-12-15 编辑:青阳卓玛 8610
  • 共和县“四个突出”提升干部基本能力再上新水平

      共和县借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东风,围绕“三基”重点工作,采取“四个突出”培训模式,有效提高了干部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突出“两学一做”,强化学习意识。举办了全县“两学一做”专题培训班,先后分三批组织270余...

    2016-09-01 编辑:admin 9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