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龙羊清澈如许——看海南州在“守护一库碧水”中的新担当
作者:才让本
来源:青海湖网
时间:2022-12-09 14:10:23
点击数:
黄河在离开果洛州之后进入海南州,在经过同德、兴海、贵南三县后,在共和县龙羊峡镇形成黄河上游最大的人工湖——龙羊峡。
因为龙羊峡独特的地理位置国家于1976年在龙羊峡建设龙羊峡水电站。龙羊峡水电站建成后龙羊峡地区旅游业兴起,成为国家AAAA旅游风景区。
龙羊峡库区下游,沟壑嶙峋,叠峰嵯峨,清澈的黄河水宛如一条绿色的绸带穿越其间,景致如同一幅苍劲的水墨丹青图。然而,位于库区南岸的贵南县木格滩和北岸的共和县塔拉滩是两大荒漠地带,为库区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威胁。
面对黄沙的威胁,20世纪80年代,国家和贵南县对木格滩地区荒漠化最为严重的地区——黄沙头开始进行治理。
接着,国家配套实施了退耕还林还草、“三北”防护林、三江源生态保护与建设等一系列生态建设项目,这些项目的实施为贵南县黄沙头治理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在黄沙头开展了防风固沙人工造林的持久战、攻坚战。
1996年,贵南人民自备粮草,风餐露宿,日夜奋战,在沙漠区域开展了规模空前万亩治沙造林活动,面朝黄沙背朝天,朝朝暮暮不得闲,誓让肆虐的黄沙低头。
曾经的沙漠已经逐渐变回了绿洲,8万贵南儿女抢回了消失的绿色。今天,木格滩周边黄沙头地区森林覆盖率由1996年的2.6%提高到现在的14.94%,治沙资金累计投资超过13亿元,累计治理沙漠化面积9.8万公顷。
位于北岸的塔拉滩,从2014年也开始了向绿色转变之路。随着光伏电站的入驻,共和县在塔拉滩地区大力开展三江源二期生态治理、“三北”防护林、塔拉滩封禁保护、防沙治沙示范区等一批生态修复工程,累计完成防沙治沙建设资金1.37亿元,实施人工造林43.9万亩、封山育林44.6万亩、工程固沙0.33万亩。
在40年的治沙过程中,海南州涌现出一大批先进典型,如“植树大王”——黄生红,“荒漠变绿洲的奋斗者”——李忠玉等,而贵南县茫拉乡下洛哇村村民布加是其中的优秀代表。
2002年初,布加第一个与村委会协商签订了667公顷荒山承包合同,开始了他在木格滩荒漠中的治沙历程。在经历了数不清的人进沙退、人退沙进的艰辛历程后,24多年后,我们看到的是百余公顷黄沙地成了绿洲森林,那片旁人看来“不可治愈”的沙地,如今却孕育了新的生命和希望。
如今的布加却已是白发苍苍,被国家绿化委评为全国防沙治沙标兵的他,仍然习惯带着家人、拿着干粮、背着水壶,扛着铁锹、戴着草帽,每天出入在林子里。
现如今,木格滩和塔拉滩两大荒漠地带的绿色蝶变,使得龙羊峡库区生态环境持续向好,而生活在库区周边的各族群众也因好的生态环境告别了过去靠种地为生的日子,实现了靠种地向产业经营者的转变。
卓玛是龙羊峡镇查那村“静湖民宿”的老板,每逢夏季,游览龙羊峡景区的游客们,便会纷纷走进卓玛家的农家小院品尝小镇的美味菜肴。
“静湖民宿”为游客提供采摘新鲜蔬果、再来一顿美味可口的“全鱼宴”的服务,让游客赞不绝口。卓玛说:“这几年,龙羊峡生态环境越来越好,民宿生意好的时候,每天能有3000元的收入。”
如今的龙羊小镇已经成为全省核心旅游景点之一。乘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春风,龙羊小镇的旅游观光、娱乐、美食多种新业态蓬勃发展,带动周边群众就业,大家吃上了“生态饭”,过上了新生活。
12月6日下午,共和县龙羊峡镇德胜村村民李广明开着垃圾清运车,把垃圾回收站里分类好的垃圾统一运往清理点,使用扶贫项目投资的垃圾无害化处理焚烧炉集中焚烧。
“村里的乡亲每周都会把垃圾送到回收站,分类放好,我的工作就是运送、焚烧垃圾。”李广明说着将垃圾装进焚烧炉后,接通光伏电源,整个焚烧过程只有几缕青烟,十分环保。
“我们德胜村靠着好环境才有了今天的好日子,我们自己应该身体力行,多为环保做贡献。”李广明谈起这几年龙羊湖周边的环境变化,感慨万千。
李广明和卓玛一样,在德胜村经营着一家农家乐。“夏天客人们来了,在屋里吃完饭出门走几步就到黄河边,正是因为有这个环境优势,生意越来越好。”李广明说。
在家门口致富,村庄旧貌换新颜,德胜村成了致富路上的最美乡村。
美丽的环境需要大家共同努力维护。在贵南县有这样一个“环境整治小分队”,它是由牧民端主加自发创办的公益环境卫生整治协会。
这几年,为了保护水源,协会组织人员对该地区654处水源进行清理保护,解决了农牧民群众健康的吃水问题。
龙羊湖波光粼粼,美景尽收眼底。其背后凝结着全州上下保护生态环境的决心和干劲。
这些年,我州共实施规范化水源地建设、生态安全调查、环境监管能力建设、生态保护工程、污染源治理工程等5大类23个项目用来保护龙羊湖湖泊生态环境。
实施3个子项目,包括共和县铁盖乡生活垃圾填埋场建设项目、龙羊峡库区周边荒漠化土地生态修复项目(二期)、龙羊峡水库生态环境保护项目实施绩效评估,总投资1201万元。
通过实施这些项目,龙羊峡水库整体水质达到Ⅱ类,其中大多数监测因子达到Ⅰ类标准;综合营养状态均为中营养状态,且逐年递减,龙羊峡水库水质整体稳中向好,呈现逐年变好的趋势。
龙羊湖库区是海南州生态保护治理的重点地区之一。当前,在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指引下,海南州正以坚持生态保护优先,将改善库区生态环境作为为子孙后代造福的大事,加快实现龙羊湖库区水清、岸绿、景美。
因为龙羊峡独特的地理位置国家于1976年在龙羊峡建设龙羊峡水电站。龙羊峡水电站建成后龙羊峡地区旅游业兴起,成为国家AAAA旅游风景区。
龙羊峡库区下游,沟壑嶙峋,叠峰嵯峨,清澈的黄河水宛如一条绿色的绸带穿越其间,景致如同一幅苍劲的水墨丹青图。然而,位于库区南岸的贵南县木格滩和北岸的共和县塔拉滩是两大荒漠地带,为库区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威胁。
面对黄沙的威胁,20世纪80年代,国家和贵南县对木格滩地区荒漠化最为严重的地区——黄沙头开始进行治理。
接着,国家配套实施了退耕还林还草、“三北”防护林、三江源生态保护与建设等一系列生态建设项目,这些项目的实施为贵南县黄沙头治理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在黄沙头开展了防风固沙人工造林的持久战、攻坚战。
1996年,贵南人民自备粮草,风餐露宿,日夜奋战,在沙漠区域开展了规模空前万亩治沙造林活动,面朝黄沙背朝天,朝朝暮暮不得闲,誓让肆虐的黄沙低头。
曾经的沙漠已经逐渐变回了绿洲,8万贵南儿女抢回了消失的绿色。今天,木格滩周边黄沙头地区森林覆盖率由1996年的2.6%提高到现在的14.94%,治沙资金累计投资超过13亿元,累计治理沙漠化面积9.8万公顷。
位于北岸的塔拉滩,从2014年也开始了向绿色转变之路。随着光伏电站的入驻,共和县在塔拉滩地区大力开展三江源二期生态治理、“三北”防护林、塔拉滩封禁保护、防沙治沙示范区等一批生态修复工程,累计完成防沙治沙建设资金1.37亿元,实施人工造林43.9万亩、封山育林44.6万亩、工程固沙0.33万亩。
在40年的治沙过程中,海南州涌现出一大批先进典型,如“植树大王”——黄生红,“荒漠变绿洲的奋斗者”——李忠玉等,而贵南县茫拉乡下洛哇村村民布加是其中的优秀代表。
2002年初,布加第一个与村委会协商签订了667公顷荒山承包合同,开始了他在木格滩荒漠中的治沙历程。在经历了数不清的人进沙退、人退沙进的艰辛历程后,24多年后,我们看到的是百余公顷黄沙地成了绿洲森林,那片旁人看来“不可治愈”的沙地,如今却孕育了新的生命和希望。
如今的布加却已是白发苍苍,被国家绿化委评为全国防沙治沙标兵的他,仍然习惯带着家人、拿着干粮、背着水壶,扛着铁锹、戴着草帽,每天出入在林子里。
现如今,木格滩和塔拉滩两大荒漠地带的绿色蝶变,使得龙羊峡库区生态环境持续向好,而生活在库区周边的各族群众也因好的生态环境告别了过去靠种地为生的日子,实现了靠种地向产业经营者的转变。
卓玛是龙羊峡镇查那村“静湖民宿”的老板,每逢夏季,游览龙羊峡景区的游客们,便会纷纷走进卓玛家的农家小院品尝小镇的美味菜肴。
“静湖民宿”为游客提供采摘新鲜蔬果、再来一顿美味可口的“全鱼宴”的服务,让游客赞不绝口。卓玛说:“这几年,龙羊峡生态环境越来越好,民宿生意好的时候,每天能有3000元的收入。”
如今的龙羊小镇已经成为全省核心旅游景点之一。乘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春风,龙羊小镇的旅游观光、娱乐、美食多种新业态蓬勃发展,带动周边群众就业,大家吃上了“生态饭”,过上了新生活。
12月6日下午,共和县龙羊峡镇德胜村村民李广明开着垃圾清运车,把垃圾回收站里分类好的垃圾统一运往清理点,使用扶贫项目投资的垃圾无害化处理焚烧炉集中焚烧。
“村里的乡亲每周都会把垃圾送到回收站,分类放好,我的工作就是运送、焚烧垃圾。”李广明说着将垃圾装进焚烧炉后,接通光伏电源,整个焚烧过程只有几缕青烟,十分环保。
“我们德胜村靠着好环境才有了今天的好日子,我们自己应该身体力行,多为环保做贡献。”李广明谈起这几年龙羊湖周边的环境变化,感慨万千。
李广明和卓玛一样,在德胜村经营着一家农家乐。“夏天客人们来了,在屋里吃完饭出门走几步就到黄河边,正是因为有这个环境优势,生意越来越好。”李广明说。
在家门口致富,村庄旧貌换新颜,德胜村成了致富路上的最美乡村。
美丽的环境需要大家共同努力维护。在贵南县有这样一个“环境整治小分队”,它是由牧民端主加自发创办的公益环境卫生整治协会。
这几年,为了保护水源,协会组织人员对该地区654处水源进行清理保护,解决了农牧民群众健康的吃水问题。
龙羊湖波光粼粼,美景尽收眼底。其背后凝结着全州上下保护生态环境的决心和干劲。
这些年,我州共实施规范化水源地建设、生态安全调查、环境监管能力建设、生态保护工程、污染源治理工程等5大类23个项目用来保护龙羊湖湖泊生态环境。
实施3个子项目,包括共和县铁盖乡生活垃圾填埋场建设项目、龙羊峡库区周边荒漠化土地生态修复项目(二期)、龙羊峡水库生态环境保护项目实施绩效评估,总投资1201万元。
通过实施这些项目,龙羊峡水库整体水质达到Ⅱ类,其中大多数监测因子达到Ⅰ类标准;综合营养状态均为中营养状态,且逐年递减,龙羊峡水库水质整体稳中向好,呈现逐年变好的趋势。
龙羊湖库区是海南州生态保护治理的重点地区之一。当前,在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指引下,海南州正以坚持生态保护优先,将改善库区生态环境作为为子孙后代造福的大事,加快实现龙羊湖库区水清、岸绿、景美。
相关推荐
拉西瓦工程水产种质资源保护报告通过国家环评
近日,农业部渔业局在北京组织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农业部渔业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环保部环评中心、上海海洋大学等有关专家对我省农牧厅编制的《青海省贵德县拉西瓦灌溉工程对黄河贵德段特有鱼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影响专题报告》通过审查:本工程对黄河贵德段特...
2013-10-12 编辑:admin 10365天峻第一民小30周年庆
近日,海西州天峻县第一民族小学举行隆重仪式,庆祝建校30周年。天峻县第一民族小学校长治国代表全校师生致辞。创办于1983年的天峻县第一民族小学,现有23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082人 ,教职工87人。学校占地面积36514平方米, 该校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已任,已先后培养出近千名...
2013-06-04 编辑:admin 6837不忘人道初心 勇担红会使命
谈起慈善组织红十字会,人们总会想到人道、博爱、奉献这3个美好而高尚的词汇。
2022-05-06 编辑:索南多杰 4879拉萨政府与鲁能足球俱乐部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山东鲁能泰山足球俱乐部 6月12日,拉萨市政府与山东鲁能泰山足球俱乐部合作签约暨授牌仪式举行。西藏自治区党委常委、拉萨市委书记白玛旺堆出席并致辞。 白玛旺堆首先代表拉萨市委、市政府,向山东鲁能青训足球人才基地的落成表示热烈祝贺,并对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拉...
2017-06-13 编辑:admin 4063联系电话:0974-8512858
投稿邮箱:amdotibet@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