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的生态保护

作者:兰辛珍 来源:中国网 时间:2007-12-11 16:41:10 点击数:
经过多年的努力,世界最高的高原上的生态保护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整体还不很乐观。
    青海的生态保护已经在部分地区取得了成效。这是青海唐古拉山山麓恢复的草地植被。兰辛珍摄
    在中国的西部,有一片世界上海拔最高,被称为“世界屋脊”的高原,叫青藏高原。青藏高原由青海和西藏两个省区组成,因此而得名。
    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北部,是中国三大江河--黄河、长江和澜沧江的发源地。这里有大片的无人区,寒带高原动植物丰富,也是中国最能体现高寒原始生态的地区,而且这里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高原湿地生态系统。
    但是受高海拔寒冷气候和特殊自然地理环境影响,这里林草植被稀疏,加上各种人为破坏因素,生态形势极为严峻。
    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政府加大资金投入,支持青海实施大规模的生态保护与建设计划。
    从1998年至今,中国政府用于青海生态建设的专项资金就达近10亿元人民币,帮助青海实施了退耕还林还草、天然草原恢复与建设、生态防护林建设、黄河上游水土流失重点治理、自然保护区建设(2004年底全省已建立起各类自然保护区48处)以及省内26县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等十几项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这些工程项目的实施范围覆盖了省内所有农村牧区。
    前段时间当记者来到青海的时候,看到青海的生态保护已在部分地区取得了明显成效,可可西里、青海湖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珍稀野生动物的种群数量明显回升。
    三江源生态保护工程启动
    8月30日下午,青海省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正式启动。在青海省的生态保护工程中,三江源保护是今后的重点。
    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杜鹰表示,从今年起到2010年,国家计划投资75亿元用于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
    三江源是黄河、长江和澜沧江的源头地区,总面积达36.3万平方公里,位于青藏高原腹地,是中国淡水资源的主要补给线和西部地区的生态屏障,每年向下游供水600亿立方米,被誉为“中华水塔”。这里平均海拔4000多米,是世界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自然保护区,对世界气候有着重要的影响,也是中国海拔最高的天然湿地和生态系统最敏感脆弱的地区。
    在这一片高原草地上,生长着一种名贵的中药材,叫冬虫夏草。每年的4月到7月,大约有10万人涌入青海草原,挖冬虫夏草,据青海省农牧厅官员估计,青海省内的虫草每年产值接近十亿元人民币。当地农民挖两个月的虫草可赚到全家半年甚至一年的生活费。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滥挖虫草等中草药的状况日趋恶化,采挖季节结束后,草原上留下无数坑洞,导致整片草原逐渐退化,沙化,大片的草原遭破坏,每年因为挖冬虫夏草破坏的草原面积达数十万平方米以上。
    同时在青海的各处草原都鼠害成灾,约1平方米的草地上就有十几个老鼠洞,草皮遭到高原田鼠和鼠兔咬啮、吞食,大面积枯死。老鼠不仅吃掉草根,破坏草的生长,加快了沙化的速度,而且如此密集的鼠洞还造成草地表面塌陷,使草原形成大面积黑土滩。人为破坏和鼠灾成为“三江源”的生态噩梦。为了保护这一地区的生态环境,2003年中国国务院批准成立了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杜鹰介绍,这次中国政府在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启动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将开展天然草地及森林湿地保护和恢复等工作,如采取退牧还草、重点湿地保护、草地综合治理、黑土滩治理、生态移民、鼠害综合治理等工程。
    杜鹰告诉记者,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的目标是,到2010年,使区域草地退化沙化得到治理和恢复,草地植被覆盖度平均提高20%至40%。生态移民55773人,使保护区天然草地的人口、牲畜保持在合理承载范围内,生态状况实现良性循环。
    青藏铁路沿线生态恢复
    从西宁坐火车到格尔木,这里曾是古代丝绸之路的南线,青藏铁路是唯一的线路。记者看到,在青藏铁路沿线,施工后移植的草皮泛着绿色,一路都是这样,青藏铁路沿线的植被完全恢复了。在铁路线两侧三米以外,人们很难找到铁路施工时留下的痕迹。
    青藏铁路建设总指挥部副指挥长才凡介绍,青藏铁路开工以来,就制定了“环保至上”的施工指导方针,在施工中,施工人员先将草皮铲下来,移到靠近水源的区域,有些沙土层上面的草皮薄,移植后马上派专人浇水以保证存活。这些移植的草皮由专人精心养护。除铁路和永久性建筑,其他地方在铁路建好后人员撤出时再将草皮移植回来。
    在青藏铁路建设过程中,中国国家环保总局、水利部等有关部门每年都要开展一次联合检查。检查结果表明,青藏铁路自开工建设以来,建设过程中的水土流失得到较好控制,青藏高原的水环境没有因为青藏铁路的建设发生明显变化,植被和野生动物也得到了有效保护。
     进入6月,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数万只藏羚羊从东部开始集群,穿越青藏铁路和青藏公路路基,浩浩荡荡地向可可西里腹地迁徙。
     在青藏铁路路基下面,按藏羚羊迁徙习惯所经过的路段,都修建有可供藏羚羊通过的涵洞。可可西里管理局局长才嘎介绍说,与去年相比,今年保护区的迁徙藏羚羊更加适应青藏铁路,在路边徘徊观望的时间明显缩短,去年藏羚羊在青藏铁路冬侧徘徊7天左右才穿越涵洞或铁道到西侧,今年徘徊2到3天就全部穿越了。
     才嘎介绍,为了保护藏羚羊安全迁徙。在不影响藏羚羊迁徙路径的前提下,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加强藏羚羊迁徙区的保护工作,在藏羚羊迁徙的约70公里的地段组织巡山人员日夜巡逻、监测。
     可可西里野生动物数量增加
     可可西里是青藏高原的一片无人区,野牦牛、藏羚羊、猞猁等是这里的主人。
     才嘎告诉记者,通过他们的调查,目前在可可西里和周边地区,发现藏羚羊种群数量从1998年的1.5万只恢复到了现在的5万只左右。
    “由于近年来宣传与保护的力度加大,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藏羚羊的栖息地--青海省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4年全年没有再响起盗猎的枪声,藏羚羊种群数量得到较快恢复。” 才嘎说。
    藏羚羊是生活在青藏高原的特有珍稀野生动物。由于20世纪80年代末盗猎分子的疯狂捕杀,藏羚羊种群遭到极大破坏,数量由过百万只锐减到现在的数万只,濒临灭绝的边缘。
    不只是藏羚羊,可可西里的野牦牛数量也大量增加,据可可西里保护区周边的牧民反映,他们经常能看到成群的野牦牛,每一群都有上千头。野牦牛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但野牦牛性情刚烈,暴戾无常,经常会袭击人,可可西里保护区的两名工作人员就曾经被也牦牛挑伤。每逢碰到野牦牛的袭击,当地牧民们大都用敲脸盆锅瓢的办法把它们赶走,有时也极难赶走,但没有人会和以前一样去伤害它们。
    野生动物的增加,使得可可西里的工作人员有点担心,因为可可西里草场沙化的现象目前还并没有得到遏止,沙化的面积还在扩大,会使数量不断增多的藏羚羊、藏原羚、野牦牛、藏野驴等野生动物在一些地带面临着“无草可食”的困境,它们的生存环境将面临严重威胁。
    青海生态环境建设规划
    青海省新闻办公室的巨积元主任告诉记者,目前,青海省的生态保护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整体看,还不很乐观。青海水土流失面积扩大,仅青海省内黄河流域水土流失面积达7.5万平方公里,占整个黄河流域水土流失面积的17.5%。长江上游及源头地区受侵蚀面积10.6万平方公里,占长江流域水土流失总面积的14.3%,目前,青海省每年平均新增水土流失面积0.21万平方公里,每年输入黄河的泥沙量达8814万吨,输人长江的泥沙量1232万吨。青海的土地沙化趋势也很严峻。全省沙漠化面积已达1252万公顷,潜在沙漠化土地面积98万公顷,主要集中在柴达木盆地和黄河源头地区。目前沙漠化面积仍以每年13万公顷的速度扩大。
     青海省为此提出了三期生态建设规划目标。
     近期目标。从现在起到2010年,水土流失、草原退化和荒漠化面积不再扩大。
     巨积元介绍,青海省已经出台政策,坚决停止天然林采伐、草原和25度以上坡地开垦,控制住人为因素可能产生的新的水土流失现象。改善治理区域农牧民生产和生活条件,调整经济结构,减轻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压力。到2010年通过实施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改善生态条件,要新增人工草地面积146万公顷,新增自然保护区面积355.8万公顷。
     中期目标。2011-2030年,在遏制住生态环境恶化的势头之后,再用20年的时间,使全省的生态环境明显改观,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这一时期,水土流失治理面积要占流失面积的60%以上,重点治理区水土流失得到治理;全省新增森林面积349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9.9%;新增人工草地、改良草地614万公顷,退化、沙化、碱化的草地得到恢复;荒漠区绿洲农业稳步发展。重点治理区的生态环境开始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
     远期目标。从2031-2050年,再用20年左右的时间,建立起基本适应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良性生态系统,宜林地全部绿化,林种、树种结构合理,新增森林面积302.8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14.1%左右,草地建设面积1290万公顷,水土流失和荒漠化基本得到治理,“三化”草地治理成果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全省的生态环境有一个很大的改观。
     巨积元告诉记者,青海省为实现这三期目标,积极拓宽建设资金渠道,建立多元化的投资机制,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鼓励和吸引省内外、国内外的投资者到青海省投资建设生态环境和与之相关的经济开发项目。
《北京周报》杂志
相关推荐
  • 四川藏区首所烟草希望小学落成

    十月九日,四川藏区首所烟草希望小学在甘孜藏族自治州理塘县甲洼乡落成并正式投入使用。 据悉,该校是四川省烟草专卖局(公司)在四川藏区捐建的第一所烟草希望小学,占地九千五百多平方米,建筑面积一千八百多平方米,各项功能设施一应俱全,可容纳三百余名学生寄宿学习,有效解...

    2008-10-15 编辑:admin 8850
  • 天祝藏族自治县举行成立60周年庆典

    天祝藏族自治县举行成立60周年庆典 庆典现场的大型广场舞 庆典现场的大型广场舞 独具特色的华锐藏族服饰表演 著名歌手仁增卓玛庆典现场献歌 庆典现场的大型广场舞  8月1日,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县:甘肃省天祝县1日举行盛大的庆典,各族群众身着盛装,载歌载...

    2010-08-04 编辑:admin 9622
  • 牦牛乳业角逐乳品市场

    甘南州燎原牌牦牛奶粉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享有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所产的牦牛奶品质优良。说到牦牛或者牦牛奶,当地人总是讲,“我们的牦牛喝的是矿泉水,吃的是中草药,住的是风景区,产的奶当然也是绿色健康的。”牦牛奶相较普通牛奶确实具有许多优势。它富含...

    2013-05-06 编辑:admin 6971
  • 国内投资最大实景剧《文成公主》将7月上演

    记者从日前在拉萨市举办的“首届文成公主主题论坛”上获悉:目前国内投资最大、规模最宏伟的大型实景史诗音乐剧《文成公主》将于今年7月,在中国西藏文化旅游创意园区的文成公主主题公园演出。 演出主场馆 《文成公主》大型实景剧是以文成公主为演出...

    2013-07-02 编辑:admin 4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