滥挖虫草 威胁三江源

作者: 来源:新华社 时间:2007-12-12 10:21:31 点击数:
“全县5万多人,每年到了挖虫草的季节,除了规定不许上山挖虫草的机关工作人员,其他人基本上挖虫草去了,就连学校都得为虫草让路。”提起越来越滚烫的“虫草热”,西藏自治区比如县副县长贡布有些啼笑皆非。
    五六月份是青藏高原上采挖虫草的季节,据不完全统计,仅西藏墨竹工卡县,今年就有十几万人上山挖虫草;在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近几年挖虫草的人每年都达13万之多。
    价格:10年涨了50倍
    虫草是一种真菌,寄生于虫草蝙蝠蛾的幼虫体内,只生长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寒草场,因冬为虫,夏成草,又称“冬虫夏草”。据清朝汪昂所著《本草备要》(1694年)记载:“冬虫夏草,甘平,保肺益肾,止血化痰,止劳咳。”
    然而,近年来其药用功能却被不断夸大,直至被神话为今日的“癌症克星”、包治百病的“神药”,因而吸引着全国各地的人们竞相购买,价格持续走高。
    中国工程院院士肖培根说,上世纪60年代,在西藏,1公斤虫草仅可换得两包单价3角钱的香烟;到了70年代,在青海,虫草的国家收购价也仅为每公斤21元;1995年,在虫草主产地之一的西藏,每公斤虫草售价也就在2000元左右;而如今在北京、南京、广州等一些大城市,虫草售价已达每公斤10万元。
    近年来,凡到西藏、青海的游客,不少人购买虫草带回馈赠亲友。在西藏自治区藏药厂门市部,一位李姓浙江游客一次就买了2.5公斤虫草,他对记者说:“在内地流行送虫草。”
    据这个门市部负责人介绍,来此的游客很少有不买虫草的,来自江浙一带的旅游团体购买力更强。2004年10月的国庆黄金周期间,门市部的虫草被抢购一空,一度脱销。目前仅拉萨市就有几十家虫草销售商店,可想而知其销售量有多大了。
    许多虫草商便想方设法利用人们盲目的需求心态牟取暴利。一位专门做虫草生意的艾姓商人私下告诉记者:“现在倒虫草的,用撒铁粉或泡水来增加重量的办法已经过时了,改用水银或其他重金属浸泡虫草,这样1公斤可增重400克,且颜色好看,还好卖。”
    采挖:已是“寅吃卯粮”
    随着价格的暴涨,过去没有规模性采虫草习惯的当地农牧民,也逐渐加入采挖“大军”。
    比如县是西藏产虫草最多的县,副县长贡布告诉记者,越来越多的当地农牧民不种粮、放牧了,靠挖虫草谋生。每到采挖季节,全县5万多人中,就有3万多人锁上门,骑着马、驮着帐篷进山了,一去就是两个月。全县每年收获的虫草约在4000公斤至1万公斤,“虫草成了全县经济收入和农牧民增收的主要来源。”
    为了挖虫草,学校每年都要放“虫草假”。比如县小学校长公觉说,即便学校不放假,学生也会回家,原因有二:一是挖虫草旺季就在5、6月,且只有50天左右,在此期间,农牧民举家上山,没人照料上学的孩子;二是虫草露出的头很小,孩子眼力好,挖得多,一名小学生每天能挖出近200根。这样一来,学校难免要给“虫草经济”让路。类似情况在西藏的那曲、昌都、林芝等地区都存在。
    虫草采挖成本低,利润高。一人一天挖10根虫草,可得100多元。墨竹工卡县门巴乡伊吾村的古蔡一家,去年挖虫草获利2.4万元。
    肖培根直言,虫草价格成几何级飞涨的背后,折射出的是资源骤减的危机现状。据记者了解,按采挖一个月计,虫草在80年代一个成年人可采1公斤至1.5公斤,去年,平均每人只能采到0.25公斤。
    危机:日益严重的高原生态破坏
    挖虫草,一般工具是专用的镢头和小铲。发现虫草后,为不破坏虫体,人们就将周围的草皮连土一起挖出。以前人们挖虫草还要留下一些做种,不一次挖尽;但现在人们恨不得一下子挖出所有虫草,极少有人会将草皮和土回填。这样一来,挖一根虫草最少要破坏30平方厘米左右的草皮,而采挖过程中被践踏、车碾的面积则更大。除植被破坏外,成千上万人挖掘留下的空洞,大大加快了雨季中水土流失的速度。
    我国的黄河、长江、澜沧江等大河的源头都在青藏高原,极其脆弱的生态具有不可再生性。千百年形成的自然生态系统,一旦被破坏很难自我恢复,直接威胁到中华民族母亲河的生态安全。
    2003年12月至2004年4月,黄河源头鄂陵湖出水口出现历史上首次断流。西藏高原生态研究所的调查显示:由于长期以来过度垦挖,雅鲁藏布江中游水土流失面积已达615万公顷,土壤沙化加剧,生态环境日趋恶化。
    西藏高原生态研究所专家郑维烈说,虫草是可以自我繁殖更新的自然资源,虫草蝙蝠蛾的生活周期约为4年,若能采取合理保护措施,配合其自身繁殖周期适度采挖虫草,不会危及自然环境。善用地球资源,尽量避免危害生态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之一,人类理应重新检视自身的经济行为,不能只顾眼前的经济利益乱采野生资源。因而,如何有计划地加强对虫草资源的利用和管理,保护这些大江大河源头所拥有的广袤草原和丰富的湿地资源,应当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相关推荐
  • 冰雪姐妹组合签约为青海湖湟鱼保护爱心大使

    冰雪姐妹  7月6日,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政府与冰雪姐妹组合签约,特聘请冰雪姐妹组合为刚察县保护湟鱼爱心大使。   冰雪姐妹组合作为藏族著名慈善音乐人,应邀来到刚察县湟鱼家园参加第六届青海湖观鱼放生节开幕式的文艺演出活动。舞台上的冰雪姐妹组合不仅以优...

    2015-07-14 编辑:admin 6820
  • 说唱歌手德吉才仁第三场演唱会将在甘南举行

      著名说唱歌手德吉才仁藏区个人巡回演唱会继2015年4月19日青海果洛专场、12月10日青海黄南专场取得圆满成功之后,2016年6月3日,德吉才仁藏区个人巡回演唱会即将迎来第三场甘肃甘南站。  当下多康区域的文化启蒙中“音乐价值观”成为平民教育重要的汲取资...

    2016-05-28 编辑:admin 4386
  • 可可西里“无人区”成为高原科研“热土”

    记者从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获悉,随着高原医学研究基地、高原野生动物科研站等项目的建成或即将建成,中国最大“无人区”可可西里成为高原科研的“热土”。 可可西里管理局局长才嘎说,海拔4700米的可可西里藏羚羊救护中心自2003年以来一直开展藏羚羊救护...

    2007-11-21 编辑:admin 9408
  • 西藏首个盲人音乐厅正式启用 总面积300平米

      11月14日下午,随着盲童玉珍一曲“你是我的眼”在演播厅唱响,我区首个盲人音乐厅“‘太阳雨’韩红爱心西藏盲人音乐厅”正式启用。由中国社工协会太阳雨公益慈善基金捐赠、“韩红爱心”整体设计、自治区残联全程督建。   ...

    2013-11-17 编辑:admin 4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