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阿坝生态建设成为强州之本
作者:松涛
来源:中国民族报
时间:2008-01-24 09:33:04
点击数:
“过去开荒种粮,尘土飞扬不见粮;如今栽树种果,花果飘香住新房。”这是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小金县老营乡下马厂村果农杨芝财给这几年阿坝州的变化编的打油诗。近几年,阿坝州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杨芝财一家去年的卖果收入就超过了两万余元。
阿坝州是长江、黄河上游的重要生态屏障,能否真正保护好生态环境一直是备受各界关注的问题。近年来,阿坝州始终把保护生态环境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首位,自1998年和1999年在全国率先启动“天保”工程、退耕还林工程之后,2007年又作出“生态立州”的战略部署,积极营造全民投身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氛围,一个“政府主导、企业支持、全民参与”的生态环保工作格局在阿坝州逐步形成,生态建设正成为阿坝强州之本。
阿坝州委、州政府认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阿坝州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是最突出的优势和最大的本钱,决不能走“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
位于汶川工业园区的潘达尔硅业公司过去粉尘盈天,周围百姓自嘲为“雾都孤儿”。而近日,笔者再来潘达尔硅业公司时,原来常见的滚滚浓烟已不见踪影。为了保护生态环境,潘达尔连上5套环保装置,不仅回收了98%的粉尘,还把其中的二氧化硅微粉变成国际市场上的抢手货,一举两得的新“淘金”传奇在当地传开。
在上环保装置初期企业因此遭受不小的经济损失,但潘达尔硅业公司副总经理熊晓清毫无怨言:“我们深知环保是我们的饭碗,如果不重视环保自己就生存不下去。为了环保,付出再大的代价我们都无怨无悔!”
1月15日,笔者来到汶川县水磨镇牛塘沟村时,村民张德全感慨:“过去一进入汛期,房前屋后淤泥堆积,要花不少时间清理,而前几个月同样遭受了几场大暴雨,泥沙却比往年明显少了许多。”他说,现在不仅生态好了,生活也好了。2001年,张德全家20亩坡耕地在退耕还林后种上了茶树,每年获利近两万元。张德全说,虽然他们家以前房屋后都是地,但日子并不好过,一遇旱涝灾害,全家生活根本没有保障。由于担心泥石流,一到汛期也不敢在家里过夜。自从种上经济林木后,他家的情况才发生了大变化,房子周围都是树,这些树不仅防止了泥石流,还生了“钱”。
茂县雅都乡通河坝村过去也是一个“吃粮靠返销,花钱靠救济”的特困村。该村村民到处开荒种粮,不仅破坏了生态,粮食也没种出来。如今他们在荒山荒坡上栽树种果180多亩,村民人均纯收入一下子翻了几番。靠种植葡萄发了家的村民王德明说:“以前,我家每年收入在5000元左右,现在年收入达到了1.7万多元,房前屋后也变得郁郁葱葱,日子越过越舒心了。”
这些天,若尔盖县达扎寺镇向东村牧民夺尔基一直忙着一件事,早上起床后便背起水桶到房后的沙丘地里,为去年夏天种植的高原柳浇水。夺尔基说,以前认为财产多少取决于牧群的大小,然而,超载过牧给草原造成了致命伤害。“现在终于醒悟了,我们绝不能让沙化吞噬家园。”他说。若尔盖民间治沙队已坚持与沙漠抗争3年多,如今种出了一片红柳绿……越来越多的群众积极自觉地投身到生态环保行动中,全民参与成为阿坝州生态环保工作的新亮点。
据阿坝州环保局局长高跃进介绍,阿坝州政府从2005年开始建立了环保问责体系,组织部门也把节能降耗、生态环保作为对干部综合考评体系中的具体指标内容。2007年阿坝州又把过去“政府问责制”上升为“州委和州政府联合下发的对干部考核的问责制”,使得“问责制”更有力度。从立法、规划、环评、资金、执法等方面进行努力,政府主导让阿坝生态环保工作顺利推进。
10年来,阿坝州累计完成退耕还林还草68.3万亩,配套荒山造林封山育林44.5万亩,林地面积增长了11.98%,森林覆盖率提高了2.7个百分点。
阿坝州是长江、黄河上游的重要生态屏障,能否真正保护好生态环境一直是备受各界关注的问题。近年来,阿坝州始终把保护生态环境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首位,自1998年和1999年在全国率先启动“天保”工程、退耕还林工程之后,2007年又作出“生态立州”的战略部署,积极营造全民投身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氛围,一个“政府主导、企业支持、全民参与”的生态环保工作格局在阿坝州逐步形成,生态建设正成为阿坝强州之本。
阿坝州委、州政府认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阿坝州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是最突出的优势和最大的本钱,决不能走“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
位于汶川工业园区的潘达尔硅业公司过去粉尘盈天,周围百姓自嘲为“雾都孤儿”。而近日,笔者再来潘达尔硅业公司时,原来常见的滚滚浓烟已不见踪影。为了保护生态环境,潘达尔连上5套环保装置,不仅回收了98%的粉尘,还把其中的二氧化硅微粉变成国际市场上的抢手货,一举两得的新“淘金”传奇在当地传开。
在上环保装置初期企业因此遭受不小的经济损失,但潘达尔硅业公司副总经理熊晓清毫无怨言:“我们深知环保是我们的饭碗,如果不重视环保自己就生存不下去。为了环保,付出再大的代价我们都无怨无悔!”
1月15日,笔者来到汶川县水磨镇牛塘沟村时,村民张德全感慨:“过去一进入汛期,房前屋后淤泥堆积,要花不少时间清理,而前几个月同样遭受了几场大暴雨,泥沙却比往年明显少了许多。”他说,现在不仅生态好了,生活也好了。2001年,张德全家20亩坡耕地在退耕还林后种上了茶树,每年获利近两万元。张德全说,虽然他们家以前房屋后都是地,但日子并不好过,一遇旱涝灾害,全家生活根本没有保障。由于担心泥石流,一到汛期也不敢在家里过夜。自从种上经济林木后,他家的情况才发生了大变化,房子周围都是树,这些树不仅防止了泥石流,还生了“钱”。
茂县雅都乡通河坝村过去也是一个“吃粮靠返销,花钱靠救济”的特困村。该村村民到处开荒种粮,不仅破坏了生态,粮食也没种出来。如今他们在荒山荒坡上栽树种果180多亩,村民人均纯收入一下子翻了几番。靠种植葡萄发了家的村民王德明说:“以前,我家每年收入在5000元左右,现在年收入达到了1.7万多元,房前屋后也变得郁郁葱葱,日子越过越舒心了。”
这些天,若尔盖县达扎寺镇向东村牧民夺尔基一直忙着一件事,早上起床后便背起水桶到房后的沙丘地里,为去年夏天种植的高原柳浇水。夺尔基说,以前认为财产多少取决于牧群的大小,然而,超载过牧给草原造成了致命伤害。“现在终于醒悟了,我们绝不能让沙化吞噬家园。”他说。若尔盖民间治沙队已坚持与沙漠抗争3年多,如今种出了一片红柳绿……越来越多的群众积极自觉地投身到生态环保行动中,全民参与成为阿坝州生态环保工作的新亮点。
据阿坝州环保局局长高跃进介绍,阿坝州政府从2005年开始建立了环保问责体系,组织部门也把节能降耗、生态环保作为对干部综合考评体系中的具体指标内容。2007年阿坝州又把过去“政府问责制”上升为“州委和州政府联合下发的对干部考核的问责制”,使得“问责制”更有力度。从立法、规划、环评、资金、执法等方面进行努力,政府主导让阿坝生态环保工作顺利推进。
10年来,阿坝州累计完成退耕还林还草68.3万亩,配套荒山造林封山育林44.5万亩,林地面积增长了11.98%,森林覆盖率提高了2.7个百分点。
相关推荐
卓乃湖畔惊现白色藏羚羊 专家怀疑患“白化症”
10月18日,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在卓乃湖附近发现一只通体白色的小藏羚羊,实属罕见。 据了解,这只白色的小藏羚羊尚处于幼年,通体白色非常显眼。可可西里保护区工作人员及时拍摄保存了白色藏羚羊的录像。白色藏羚十分罕见,正常情况下,藏羚背部呈红褐色,腹部为浅...
2008-10-21 编辑:admin 5893普氏原羚超过1000只在青海湖畔形成十大种群
记者从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随着人为干扰减少,生态环境向好,上世纪80年代几乎灭绝的普氏原羚,在青海湖畔实现种群数量稳步增长。目前,普氏原羚已经在青海湖畔形成十大种群,这些种群都形成稳定的栖息地,有着各自的活动范围。近日,在2014年冬季至2015年春季最重要的一...
2015-02-27 编辑:admin 5255青海湖较去年提前8天开湖 气温偏高是主因
青海湖解冻开湖 青海湖解冻开湖 据青海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卫星遥感资料监测显示,青海湖2012年1月30日完全封冻,于3月31日开始解冻,封冻期达60天。 据悉,今年青海湖湖面从西部河流入湖口、西南岸和东南岸附近首先开裂。3月31日,记者在青海湖东南岸看到,这里的湖水已经...
2012-04-06 编辑:admin 4040海南州文联《安多魂》
《安多魂》藏汉文学季刊 海南州文联文学季刊《安多魂》,自2007年创刊以来共出版10期,刊发300余位作者不同体裁的(影视歌舞剧本、诗集、散文、小说、游记、民俗、文艺评论等)文章500余篇,近百万字。道帏多吉任《安多魂》执行主编。 《安多魂》刊发作品有:1、电影文学...
2011-08-01 编辑:admin 6619联系电话:0974-8512858
投稿邮箱:amdotibet@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