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源区上亿亩鼠害面积得到有效治理

作者:何伟 来源:新华社 时间:2010-10-08 09:39:00 点击数:
  三江源生态保护工程实施5年来,已完成鼠害防治任务11745万亩,广袤草原上鼠害猖獗的现象得到有效遏制。专家认为,鼠害防治仍需要探索新的治理方法,并坚持长时间连续治理。
  三江源地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源头,被誉为“中华水塔”,同时该地区也是全球生态系统最脆弱和最原始的地区之一。一项最新的调查结果表明,上世纪70年代到2004年期间,三江源地区发生退化的草地面积占草地总面积的40.1%,草地退化的整体趋势一直未曾改变。
  鼠害是三江源地区草地退化、生态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其突出表现为发生面广、点多、密度大,巨量害鼠不仅啃食草叶草根,而且掘洞翻土,造成大面积寸草不生的“黑土滩”。据调查,在鼠害最为猖獗的时期,三江源地区发生鼠害面积达9666万亩,每亩有效鼠洞达到89个,鼠害面积占三江源生态保护区的17%,这一地区50%以上的“黑土滩”都是害鼠所致。
   青海省三江源办公室专职副主任李晓南介绍说,自2005年开始,青海省大规模实施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并计划投资1.57亿元资金,采用生物毒素防治、弓箭灭鼠和招鹰架等方式治理草原鼠害,减轻其对当地生态的危害。
  “和以往不同的是,三江源地区灭鼠过程中不使用会带来二次污染的毒药,而是注重采取生物防治技术,并起到了关键性作用。”李晓南说,生物技术的最大优点是避免草地环境污染和残毒遗留,同时这种方法还能降低牧草成本,增加牧业收入。
  记者在位于三江源核心区的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采访时,看到天然草原上遍布着人工架设的招鹰架,这是一项生物灭鼠技术。当地牧民告诉记者,大约每500亩草原就安置着这样一个招鹰架,这种方法不会对鼠类天敌造成二次中毒,而且成本低廉,效果很好。
  三江源牧民通过参加鼠害防治工程也增加了家庭收入。据了解,这几年,三江源地区参与鼠害防治的牧民总人数达5万多人(次),占整个项目区劳动力总数的65%,通过投工投劳,获得经济收入近4000万元。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刘纪远说,三江源地区重点工程实施以来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对生态系统的恢复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他又指出,生态工程实施5年来,三江源地区草地退化态势虽有好转,但群落结构未见好转,草地退化治理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鼠害治理和水土保持治理等工程,仍需要探索新的治理方法,并坚持长时间连续治理。
相关推荐
  • 踏雪寻诗 带您“云游”冬日青海

    夏有蓝天白云油菜花海,冬有冰川雪峰人文风景,不同时节的青海总是能带给游客不同的体验。这个冬天,青海各地有哪些不可错过的美景?今年各地“解锁”了哪些新玩法?本报记者带您冬游大美青海。...

    2022-12-21 编辑:索南多杰 2800
  • 藏传佛教“学府”敏竹林寺维修破土动工

    开工仪式现场(图: 王淑) 有关部门领导参加奠基仪式(图: 王淑)  近日,西藏宁玛派著名寺庙敏竹林寺维修保护工程开工仪式在该寺大殿前举行。   敏竹林寺位于西藏山南地区塔巴林村,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始建于公元10世纪末,扩建并形成规模于17世纪,是久负盛名的藏传佛教...

    2011-11-02 编辑:admin 5758
  • 第二届环喜马拉雅国际市民徒步穿越会将举行

      第二届环喜马拉雅国际市民徒步穿越大会将于9月26日至10月12日举行,参与者将续写普通人徒步穿越喜马拉雅山的传奇。   2010年,首届环喜马拉雅国际徒步穿越大会带领一群普通人徒步穿越了喜马拉雅并与珠峰“亲密接触”,实现了他们的“喜马拉雅之梦&rdq...

    2011-06-16 编辑:admin 4120
  • 怀念我的父亲:黄正清

      2015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的日子,在举国同庆这一伟大胜利的时候,中央电视台播出了大型历史文献片《东方主战场》与2013年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六集文献纪录片《习仲勋》中,有不少反映黄正清将军当年为抗日做出贡献的镜头,目睹他的音容笑貌,他的身影又一次出现在我的眼前。...

    2016-04-16 编辑:admin 19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