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藏东水源 惠泽沿江流域
三江一河汇流之地——昌都 摄影 陈香玉
流经昌都的澜沧江 摄影 陈香玉
昌都镇澜沧江起源地 摄影 陈香玉
近日,记者从昌都解放60周年大庆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昌都将加强水能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并以此作为西藏和昌都的长期发展战略目标和工作任务之一。
西藏拥有丰富的水能资源,昌都地处长江、澜沧江和怒江上游,作为重要的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从已经完成的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江”流域规划情况来看,仅昌都境内“三江”干流理论水能资源量就达到了4000万千瓦以上。
在开发利用水资源的同时,昌都地区通过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道路,加强了对水质、水源等方面的保护,保护与开发得到协调统一。
昌都地区行署副专员、行署新闻发言人洛松德青介绍说,昌都作为西藏重要的生态环境保护地区,环保及相关部门多年来积极组织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还草,长江上游天然林保护工程”;“中央生态效益补偿基金项目”;“重点建设造林”;“绿化”等四大工程,整体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严格环境执法监管,努力促进环境与经济协调的发展。保护好上游水资源,就是对下游流域负责。
截至去年,昌都地区建有国际级自然保护区2个,国家级森林公园1个 ,自治区级湿地自然保护区1个,天然草场面积540万公顷,湿地面积375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34.08%。
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在“三个确保”的基础上提出了第四个确保——确保西藏生态环境良好。西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工程已被确定为国家重点生态工程,昌都将推动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在重大决策过程中的落实,特别对水资源、旅游等资源开发规划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严格环境准入制度,执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即: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青海湖“海怪”传说
“海怪”在环湖土著牧民中流传了几百年。清乾隆初年编修的《西宁府新志》中具体记载称有:“青海住牧蒙古,见海中有物,牛身豹首,白质黑文,毛杂赤绿,跃浪腾波,迅如惊鹊,近岸见人,即潜入水中,不知其为何兽也”。 据说那些目睹“海怪”的牧民莫不诚惶诚恐,顶礼膜拜,娘桑祭海,敬献...
2007-11-26 编辑:admin 9134青海省公安厅通报四起“扫黑除恶”典型案例
自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青海省各级公安机关严格按照“有黑打黑、无黑除恶、无恶治乱”原则要求,周密组织,精心部署,强势出击,务求实效,扎实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在全省范围内迅速掀起扫黑除恶热潮,社会治安秩序持续向好,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不断提升,专项斗争...
2018-09-19 编辑:admin 6648念诵与祛病 藏传佛教信仰中的生命关怀
尤其在藏传佛教生命关怀中,念诵与祛病可谓信仰的一种生命价值体现,普遍流行于藏传佛教和藏区社会
2021-10-15 编辑:格日加 7083第三届"华谊杯"藏族拉伊大赛青海湖畔落幕
本届冠军毛兰尖措 本届冠军拉热 6月7日至8日,来自青海省海南、海北、海西三个初赛区的30位优秀民间歌手在青海湖畔以歌会友,唱响拉伊。经过两天的激烈比拼,来自海南的男选手毛兰尖措,女选手彭毛措、彭毛卓玛,以及来自海西的男选手德本加、李巴才让,女选手拉热等三男三女...
2013-06-13 编辑:admin 4070联系电话:0974-8512858
投稿邮箱:amdotibet@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