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生态环保规划出炉

作者:吴晶晶 来源:新华网 时间:2011-06-23 10:12:00 点击数:

  记者近日从环境保护部获悉,根据我国制定的青藏高原区域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规划(2011-2030年),我国将分三个阶段实施青藏高原区域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力争到2030年实现青藏高原区域自然生态系统趋于良性循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环保部有关负责人介绍说,青藏高原区域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规划范围包括西藏、青海、四川、云南、甘肃、新疆6省(区)27个地区(市、州)179个县(市、区、行委),其地理位置特殊,自然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2001年以来,规划区域内累计退牧还草约16万平方公里,退耕还林约4200平方公里,治理水土流失面积约9000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提高0.8个百分点,主要河流、湖泊水质优良,大部分城镇大气环境质量优于国家一级标准。但由于自然环境复杂脆弱,区域产业结构不尽合理,青藏高原生态安全仍面临严峻挑战,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任务依然艰巨。
  据介绍,按照规划,青藏高原区域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目标分为三个阶段:近期(2011-2015年)将着力解决重点地区生态退化和环境污染问题,使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部分地区环境质量明显好转;中期(2016-2020年)目标是已有治理成果得到巩固,生态治理范围稳步扩大,环境污染防治力度进一步加大,使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区域生态环境总体改善,达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环境要求;远期(2021-2030年)目标是自然生态系统趋于良性循环,城乡环境清洁优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为实现这一目标,规划将青藏高原区域划分为生态安全保育区、城镇环境安全维护区、农牧业环境安全保障区和其他地区等四类环境功能区,并提出了四项主要任务:一要加强生态保护与建设,确保生态环境良好。提出以三江源、祁连山等10个重点生态功能区为重点,强化草地、湿地、森林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推进沙化土地和水土流失治理,加强土地整治和地质灾害防治,提高自然保护区管护水平;二要加强环境污染防治,解决损害人民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提出优先实施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与治理,全力保障城乡饮水安全,推进重点流域水污染和城镇大气污染防治,强化固体废物安全处置,严格辐射安全和土壤环境管理,完善农牧民聚居区环境基础设施,加强农村环境污染防治;三要提高生态环境监管和科研能力。提出建设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监测评估预警体系,加强生态环境管理执法能力建设,严格执法监督,大力开展生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和宣传教育;四要发展环境友好型产业,引导自然资源科学合理有序开发,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出加快传统农牧业生态转型,科学合理有序地开发矿产资源和水能资源,促进生态旅游健康发展,积极稳妥地推进游牧民定居工程,实施传统能源替代。

相关推荐
  • 藏族文化收藏日益专业 “雪域丹青”前景看好

      在北京,潘家园是购买、鉴赏古玩旧货、工艺品、收藏品、装饰品的绝好去处。近年来,从潘家园里低头淘宝的人群中,也常常可以看到对藏族文化有着浓厚兴趣的收藏者,从唐卡艺术到藏族手串、配饰、铜制品等佛教艺术品收藏,藏族文化收藏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沉寂到火爆,从纷繁杂乱到...

    2017-03-08 编辑:admin 4679
  • 2018青海“璀璨杯”环青海湖轮滑公开赛开幕

      8月19日,由青海省体育总会主办、青海省轮滑运动协会协办、中国轮滑协会支持的2018“璀璨杯”环青海湖轮滑公开赛开幕。比赛旨在推进全民健身工作,促进轮滑运动的发展,提高轮滑竞技水平。  据了解,此次轮滑参赛代表队有甘肃酒泉轮滑代表队、吉林省轮滑运动...

    2018-08-20 编辑:admin 7169
  • 唐蕃古道联合申遗前期研究:第二次会议举行

      为深入推进“唐蕃古道”联合申遗前期研究,助推文化事业改革发展,12月16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历史研究所和陕、甘、青、川和西藏自治区五省区社会科学院在西宁联合召开“唐蕃古道”联合申遗前期研究第二次协调工作会议。会议由青海省社会科学...

    2017-12-18 编辑:admin 5099
  • 西藏拉萨着手建设旅游创意园区“雪顿古镇”

      不久的将来拉萨市民、游客,通过横跨拉萨河的迎亲桥到南岸,将会在一个名叫“雪顿古镇”的旅游园区,赏藏地建筑风格、品味民俗文化。7月2日上午,中国西藏文化旅游创意园区“雪顿古镇”项目在拉萨奠基。   该旅游园区项目位于拉萨河南岸,投资约30-40...

    2014-07-06 编辑:admin 6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