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青海联手治理祁连山地区生态环境

作者:冯志军 来源:中国新闻网 时间:2011-11-16 09:58:00 点击数:

  为有效遏制祁连山地区生态环境退化、提高水源涵养区生态系统的稳定、确保区域水资源和生态安全,甘肃、青海两省将联手治理祁连山地区生态环境、为实施中国“两屏三带”生态屏障建设提供科技支撑。
  记者15日从甘肃省科技厅获悉,由两地共同发起的“祁连山地区生态治理技术研究及示范”项目日前正式通过可行性论证,这是甘肃、青海为保护祁连山地区生态而组织的“十二五”重点科研项目。
  近年,由于全球变暖和人为活动加剧等多种因素影响,祁连山生态环境表现出冰川退缩、雪线上移、草场退化、水土流失加重、荒漠化趋势明显,总体生态功能下降和恶化趋势不断加剧,干旱化、荒漠化等生态脆弱性问题日益严重,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矛盾突出,这将对下游河西走廊等地乃至中国西北、华北地区的生态安全构成不利影响。
  针对祁连山地区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两地将以祁连山南北麓水源涵养区生态保护与生态恢复为重点,综合集成冰雪冻土区冰冻圈环境保护、涵养水源生态系统保育等技术开展试验与示范,为有效遏制生态环境退化,提高水源涵养区生态系统的稳定和水资源的高效利用提供科技支撑和技术保障。
  此前,《国家“十二五”发展纲要》明确提出将祁连山水源涵养区生态保护和综合治理作为第11个生态保护和修复重点工程,甘肃、青海也将此列入本省“十二五”社会经济发展纲要。
  祁连山是黑河、石羊河和疏勒河三大水系56条内陆河的主要水源涵养地和集水区,储水量615亿立方米,每年涵源吐流72.6亿立方米,不仅为河西走廊逾70万公顷良田和480万人口提供生产生活用水,并维系着该地绿洲生态平衡和经济社会发展,被誉为走廊“生命线”和“母亲山”。

相关推荐
  • 青海省与海外合作研究人类高原低氧适应规律

      11月25日,记者从青海大学了解到,在科技部国际合作司近日批准的2014年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中,该校被列为“高原医学国际科技合作基地”,这标志着青海将与海外合作研究人类高原低氧适应规律。   据了解,该基地是在青海省与美国犹他州友好省州框架协议下,依托&...

    2014-11-26 编辑:admin 5478
  • 海南州共和县第一民小欢度教师节

      在全国第26个教师节来临之际,共和县第一民族寄宿制小学的校领导深入退休教师家中开展慰问活动,向为学校的发展作过重大贡献,并仍旧关注学校的教育教学事业,为学校的改革发展献计献策的全体离退休老同志致以节日的祝贺和亲切的慰问。 手捧鲜花的学生向老师送去节日的祝...

    2010-09-16 编辑:admin 4944
  • 2010年羌塘恰青旅游赛马艺术节将亮点纷呈

    百人锅庄舞表演场景  羌塘万里放欢歌,藏北儿女颂祖国。记者日前从那曲地区赛马艺术节组委会办公室了解到,为期一周的2010年羌塘恰青旅游赛马艺术节将于8月10日开始在那曲镇隆重举行。本次赛马艺术节突出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充分展示浓厚的羌塘草原风土人情,充分展示那曲...

    2010-08-05 编辑:admin 2456
  • 青海77部古籍申报第三批珍贵古籍名录

      近日,青海省古籍保护中心组织专家对全省珍贵古籍进行了认真筛选,确定《赵宽碑》等77部古籍申报第三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据介绍,此次申报的古籍既有汉文古籍,也有少数民族古籍,既有善本古籍,也有出土文献,这些汉代木简、藏族木牍的文献文物价值都很高,其中《赵宽碑》...

    2010-03-19 编辑:admin 4133